湖北省孝感市各級綜治中心把群眾需求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滿意作為標尺,探索“周末不打烊”服務,通過精準感知需求、創新服務場景、健全制度保障,傾力打造“服務無休、響應無阻、滿意無界”的基層治理新范式。
聚焦精準響應,構建“全天候”需求感知體系
暢通渠道,織密民意“情報網”。周末,綜治中心堅持開放實體窗口,同時確保線上平臺暢通運行,“三個戶戶”“我在群眾身邊”行動、“12345熱線”、網格員巡查等渠道持續在線。黨員干部、網格員利用周末入戶走訪,收集社情民意。自“周末不打烊”推行以來,周末收集群眾訴求占比約60%,摸排矛盾糾紛線索占比約20%,有效填補了非工作日信息盲區,使“末梢感知”更加靈敏。
動態研判,繪準需求“晴雨表”。綜治中心建立周末會商制度,對周末收集的各類信息進行初步篩選、分類和緊急程度判定,梳理共性問題和潛在風險,建立“周末民情臺賬”。對涉及安全穩定、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的急難事項,即時啟動響應程序。
快速分流,架設響應“高速路”。依托綜治中心信息平臺,建立周末“訴求直通車”機制。對于一般咨詢類事項,當場解答或引導;對需流轉辦理的事項,第一時間派發至相關職能部門或屬地鄉鎮(街道),明確辦理時限要求,全程跟蹤督辦。
創新服務供給,打造“多元化”周末治理場景
需求對接,開設綜治“大超市”。結合近期群眾訴求分析,在周末開設“綜治服務超市”,聯動公安、司法、人社、民政、衛健等部門,實行法律服務、政策咨詢、困難幫扶、心理疏導等“一站式”集成辦理或預受理。推行“即辦+預約”模式,對可即辦事項當場辦結,對需工作日審核的事項提前收件、預約辦理。
下沉,組建調解“流動哨”。組織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金牌調解員等專業團隊,周末輪流到各綜治中心坐班或預約下沉,針對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經濟糾紛等,提供專業調解和法律服務。設立“周末調解專場”,對跨部門、跨層級的復雜矛盾進行聯合會診、聯合調處,顯著提高了調解時效性和成功率,解決了周末“難約人、沒有人”的問題。
服務延伸,推行便民“開放日”。利用周末居民閑暇時間,組織“平安志愿者”“法律明白人”“五老人員”等力量,參觀綜治中心功能設置和設施設備,開展平安建設宣傳、文明勸導等志愿活動。開設“周末法治微課堂”“心理沙龍”“安全體驗角”等互動式宣教項目,吸引居民參與,提升綜治中心知曉率,培養群眾“有矛盾糾紛只到綜治中心”的意識。
強化制度保障,筑牢“長效化”運行支撐根基
健全機制,明確權責“邊界線”。研究制定綜治中心“周末不打烊”服務工作規范,清晰界定綜治中心統籌協調職責、入駐部門協同責任、鄉鎮(街道)屬地責任;明確周末在崗人員崗位職責、服務流程,完善應急處突預案,確保周末群眾來訪“有人接待、有人受理、有人處置”,實現周末服務與工作日無縫銜接、同質高效。
優化保障,充實一線“生力軍”。科學配置周末工作力量,建立“專職人員+輪崗干部+專業力量+志愿者”的多元化周末服務隊伍。落實人員待遇保障,專職人員、輪崗干部落實輪休補休和就餐補貼,專業力量實行“一案一補”,志愿者以積分換物資。開設“周末業務大課堂”,強化業務培訓,確保周末在崗人員政策熟、業務精、服務優。
嚴格管理,用好績效“指揮棒”。理順入駐人員管理機制,建立周末服務電子臺賬,詳細記錄事項受理、流轉、辦理、反饋、評價全過程。通過現場巡查、隨機暗訪、電話回訪、平臺數據抓取等方式,檢查周末工作人員在崗情況及工作狀況。將“周末不打烊”服務質效與績效考核掛鉤,倒逼服務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