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新疆推動反恐維穩法治化常態化 天山南北奏響高質量發展新樂章
時間:2025-07-09 13:28來源:法治日報、新疆平安網責任編輯: 陳言

“阿達西(維吾爾語:朋友),這個是薄皮核桃,那個是無花果干,還有各種葡萄干,好吃得很,隨便嘗……”在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的二道橋國際大巴扎(維吾爾語:集市)內,從事干果生意的商戶阿里木江·阿布都拉,熱情地向游客們介紹當地特產,多位游客邊嘗邊拍照留影。

這是《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走進二道橋國際大巴扎看到的一幕,也是新疆旅游業欣欣向榮的一個縮影。

旅游業是社會穩定形勢的“晴雨表”。數據顯示,2024年,新疆累計接待游客突破3億人次,同比增長約14%;2025年6月6日至10日,新疆全區共接待游客1120.52萬人次,同比增長7.55%,游客花費112.51億元,同比增長5.72%。

法治春風撲面而來,天山南北安瀾潤澤。近年來,新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總體國家安全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推動反恐維穩法治化常態化,堅持法治新疆、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化解社會矛盾糾紛能力不斷增強,法律服務體系日益完善,普法宣傳氛圍愈發濃厚,治安環境不斷優化,社會大局持續穩定長期穩定,群眾生活更加舒心幸福。

圖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瓦提縣人民法院旅游巡回法庭的法官在該縣刀郎部落景區向游客和景區服務商家開展普法宣傳。

治安防控體系更加完善

6月16日早晨,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錦繡小學,送孩子到校的家長們,看到在校園周邊來回巡邏的警車,感到非常安心。

博州各級公安機關結合轄區社會治安形勢和區域特點,依托“車巡+步巡+視巡+犬巡+定點執勤”五巡聯動,落實“1、3、5分鐘”快速反應機制,不斷提高巡邏頻率,最大限度屯警街面、顯性用警,全面擠壓違法犯罪活動空間,筑牢公共安全屏障。2024年,博州刑事案件發案數同比下降21.8%。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在國家更加安全、社會更加有序、治理更加有效、人民更加滿意上持續用力,把平安中國建設推向更高水平。

新疆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始終把維護社會穩定擺在首位,扎實推進反恐維穩法治化常態化,保持依法嚴打高壓態勢,全面強化反恐防暴,因地制宜優化措施,持續強化邊境防控,完善風險管控機制,牢牢守住了不發生暴恐案事件的底線,社會和諧穩定的局面更加鞏固。

與此同時,新疆全面提高社會面整體防控水平,強化街面巡防巡控,實行“五巡聯動”和公安武警、兵地軍地聯勤聯巡,完善重點部位和人員密集場所防控模式,將檢查站、警務站、警務室連點成線織網,最大限度防范、過濾風險;完善維穩力量下沉基層工作機制,推動維穩工作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向規范精細常態專業轉變,依法嚴厲打擊突出違法犯罪,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更加完善。

關鍵少數發揮頭雁效應

“全區各地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以述法為契機,層層壓實法治建設責任,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開創全面依法治疆工作新局面。”2025年1月17日,時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馬興瑞在主持召開自治區專題述法工作會議時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領導干部在推進依法治國方面肩負著重要責任,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

從2022年起,新疆組織召開14個地州市和各部門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活動,形成常態化機制,壓實各級領導法治責任,發揮領導干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示范引領作用。

2024年,新疆阜康市舉行的兩場現場直播述法活動中,26個單位主要負責人走進直播間述法,同時組織135名各單位服務對象現場聽取并評議,直播間觀看人數達1萬余人次;組織16個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向全市85個村社的村居民述法,共有6600余名村居民聽取報告;共收集線上調查問卷1152份,滿意度達98%。

一場場專題述法評議會,既是黨政主要負責人推進履行法治建設責任人職責的一次次經驗分享和實踐交流,更是新疆全面推進依法治疆、加快法治政府建設的縮影。

據自治區黨委全面依法治疆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22年5月9日新疆首期“法治講堂·逢九必講”開講以來,每月9日、19日、29日,自治區都會舉辦法治培訓活動,邀請全國知名專家學者,組織全疆各級領導干部、國家工作人員等同上一堂法治課。

一項項務實舉措,旨在強化和提升新疆各級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領導干部厲行法治、依法辦事的“頭雁效應”正在凸顯,“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的示范作用更加顯著。

矛盾化解“最多跑一地”

“過去解決糾紛要跑七八個部門,現在進一扇門就能解決所有問題。”近日,在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農民工劉師傅僅用15天便追回了被拖欠的工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治建設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

2024年年底以來,新疆以“試點先行、整體推進、全面達標”為路徑,高標準推進縣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截至目前,全區96個縣級綜治中心已全部建成,實現規范化建設、專業化運作、實體化運行。

新疆各地結合實際,把縣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作為推進平安新疆建設的重要抓手,著力打造“一站式”解決群眾矛盾訴求的新平臺,提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能力,發揮綜治中心在維護社會安定中的重要作用。

“新疆綜治中心建設緊緊圍繞‘最多跑一地’這一目標來規劃設計和建設實施,行政審批中心(市民中心)為老百姓辦事,綜治中心解決老百姓訴求。一個中心管發展,一個中心管安全,用好這兩個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就有了實質性的載體和平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陳明國說。

各地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盡最大可能將司法訴訟以外的糾紛解決機制集中起來,包括調解、仲裁、行政裁決等解紛機制,特別是對勞動爭議、交通事故、物業糾紛、醫患糾紛等高頻次信訪訴求事項,全部集中到綜治中心現場解決糾紛。

目前,新疆縣級綜治中心基本實現公檢法司和人社、醫療等部門常駐,各類解紛機制全覆蓋,全區98%以上的矛盾糾紛在縣級綜治中心化解。數據顯示,新疆縣級綜治中心日均化解矛盾糾紛300余起,化解成功率同比上升三分之一,信訪量同比下降五分之二。

提升普法依法治理質效

2025年6月11日,在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烏魯木齊片區,絲綢之路經濟帶法務區涉外律師服務室,值班公益律師正在耐心地為前來咨詢的企業和個人解答涉外法律問題。

據烏魯木齊市司法局負責人介紹,絲綢之路經濟帶法務區涵蓋商事爭端解決、仲裁等六大板塊,邀請涉外律師47名、司法鑒定和公證方面專家各40名、涉外仲裁員42名組建涉外法律服務隊伍,為企業在國際貿易、投資、并購等領域提供專業化涉外法律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從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認識做好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建設同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要求相適應的涉外法治體系和能力,為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營造有利法治條件和外部環境。

去年以來,新疆推出系列務實舉措,加快建設同高水平開放相適應的法治體系、提供優質涉外法治服務,健全法治研究和法治實踐對接合作機制,培育集聚涉外法務機構和法治人才,持續深化法治國際交流合作,加快提升涉外法律服務水平,努力打造“立足新疆、面向國內、輻射‘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服務高地,有力支撐服務法治新疆建設和區域高質量發展。

目前,新疆已形成以絲綢之路經濟帶法務區為核心,烏魯木齊片區國際陸港區“一站式爭端解決中心”、喀什片區“法智谷”、霍爾果斯驛路國際法務區為補充的各具特色、功能互補、協同創新的涉外法律服務新格局。

法律不能只寫在紙上,更重要的是刻進群眾的心里。

近年來,新疆深化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廣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創新構建“線上+線下”普法工作格局。

前不久,一位新疆交警的普法視頻走紅網絡,相關視頻全網播放量超過2億次。視頻中的主角名叫吐拉丁·伊米他,來自喀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他魔性的演繹和別樣的普法方式,讓不少網友直呼:“這么可愛的普法,記住了!”

“普法者放下身段、融入‘網感’,‘你說我聽’式的單向普法灌輸才能變成吸引眼球的‘雙向奔赴’。”新疆交警普法宣傳工作負責人說。

新疆積極打造“法潤天山·國旗下普法”平臺,全疆各地(州、市)以每周一升國旗為契機,由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或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法律明白人”等具有一定法治素養和宣講特長的人員,通過“小切口”案例以身邊事說法,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激發群眾學習興趣,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2024年,新疆開展“國旗下普法”活動40余萬場次,受益群眾520余萬人次。

自治區婦聯組建13292支“石榴花”宣講隊,依托婦女之家、家庭教育指導站,將普法觸角延伸到廣大婦女、兒童和家庭;昌吉回族自治州將“法治夜市”擺進小吃街;哈密市在人員密集場所設立11個“警察小店”,開展預防警務主動式宣傳,成為群眾心中的“安全驛站”……在新疆,精準高效的普法宣傳教育,正逐步讓法治成為全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畢德國說:“如今,在新疆,法治精神宛如一顆富有生命力的石榴籽,孕育、開花、結果。‘聚法治之力,筑發展之基’成為群眾共識,良好的法治環境已成為新疆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增速劑’。”

(記者:潘從武)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