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您咋來了?快進屋!”
“這不剛過完中秋節,我算著日子,孩子該滿月了!有一些孩子穿小的衣服和尿不濕給你們帶來了!”
在老宋熱情的招呼聲中,法官進了屋。
家里收拾得整齊利落,一個中年婦女坐在床上,眼神飄忽不定,襁褓里的孩子睡得香甜。這是天津市薊州區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宋某某的家。
法官與這家人的牽絆,源自老宋聽完庭審后的一個請求:“法官,我兒能晚幾天再進去嗎?我知道他犯了錯,就該受國家的教育。我兒媳婦再過兩天就該生了,實在是沒有人管。”
原來,被告人宋某某的妻子張某有智力殘疾,雙方婚后育有一子,張某再次懷孕八月有余。宋某某的母親也已去世,家中只有父親老宋照顧左右。
“兒子被逮了,家里斷了來項,兒媳婦前些天肚子疼,住院保胎的錢還是到處借的……”老宋邊說邊抹眼淚。
作為一名法官,又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實在無法對老宋反映的問題置之不理,況且被告人的情緒狀態確實不太穩定。她想為這家人做點什么,但被告人的服刑時間無法延期,自己的力量又實在微薄。
認真思索后,法官向薊州區法院婦聯、薊州區婦聯二屆執委劉香凝工作室進行了匯報,希望能夠得到更多支持。
持續深化劉香凝工作室在維護婦女兒童權益方面普法、維權等作用,是薊州區法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舉措之一。此外,薊州區法院還積極匯聚各方力量,與區婦聯共建婚姻家庭糾紛聯絡站,并指導各鄉鎮婦聯建立婦女兒童維權聯系點。
事不宜遲。法院第一時間將這家人的情況與區婦聯、宋某某戶口所在地鎮政府進行了溝通。在工作室的指導下,法官也與維權聯系點取得聯系,第二天一大早就與婦聯同志一起到了宋某某戶口所在地的村委會。“張某快生了,現在她丈夫又被判了刑,希望村里能夠多關注!”法官向村委會進行了提示。村委會表示,將抓緊按程序辦理低保和相關救助事宜。
這家人的境況牽動著所有人的心。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還為他們申請到了一筆救助款。
“法官,孩子生啦,母子平安!低保也辦下來啦!”沒過多久,法官接到了老宋打來的電話。被告人得知相關情況后,當即表示息訴服判,“今后我一定痛改前非、認真改造,做個遵紀守法的好人!”
看著一切皆好,法官放心地辭別而去。
案子審結時正值仲夏。從炎炎夏日到初秋微涼,一切未變,又一切已變。孩子是不幸的,爸爸無法見證他的出生;他又是幸運的,得到了很多人的愛。在愛里長大的小孩,終將給予這個世界最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