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她為128名孩子爭取到撫養費,為130多名無人贍養的老人找到歸宿——記山西省永濟市城西街道人民調解
時間:2025-03-28 09:59來源:山西長安網責任編輯: 李鴿

2024年12月30日,山西省永濟市城西街道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城西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專職人民調解員陳潼蘭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北京參加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和其他受表彰代表一起受到了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并合影留念。

“這是一種無上的光榮,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弊鳛樯轿魇〈沓鱿@次表彰大會并獲得“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稱號,陳潼蘭感到無比榮幸與自豪,在她看來,這不僅是對她個人的肯定,更是對廣大基層人民調解員的認可。

2014年,陳潼蘭自城西街道辦事處退休后,便來到城西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擔任專職人民調解員,這一干就是11年。十余年來,她深入街頭巷尾、田間地頭,傾情調處各類矛盾糾紛,用一言一行守護了萬家燈火祥和。


發揮余熱,用忠誠為民解憂

“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边@是陳潼蘭在為基層調解員培訓時經常引用的一句話。正是懷揣著這樣的一份追求,陳潼蘭在退休后沒有選擇享受舒適的養老生活,而是再次投入新的事業中,選擇在調解領域中發光發熱。

剛做調解工作時,陳潼蘭覺得調解就是說和一下,憑著自己多年的基層工作經驗,一定能夠輕松勝任。但漸漸地,她發現每一起糾紛背后都藏著復雜的情感糾葛,牽扯著不同的利益紛爭,有著不為人知的背后故事。

“要調好糾紛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彪m是位退休老人,但陳潼蘭對調解工作沒有絲毫懈怠,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不懂法律,她就學;當事人不理解,她就勸。為了讓調解工作更加精進,她不斷在調解過程中揣摩研習,從總結中汲取經驗,并總結出了做好人民調解的“七字訣”和“五心”工作法,即牢記一個“勤”,克服一個“畏”,不忘一個“訪”,緊扣一個“法”,講清一個“理”,突出一個“情”,圍繞一個“和”;對待調解工作有“信心”,對當事人有“耐心”,調解案情要“細心”,對待弱者要“熱心”,解決矛盾有“愛心”。這些都是她做調解工作的法寶。

作為一名有著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陳潼蘭始終堅守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十多年來她為群眾解決各類矛盾糾紛980多起,調解成功率達98%,先后讓100多個瀕臨破碎的家庭重歸于好,為128名孩子爭取到撫養費,為130多名無人贍養的老人找到了歸宿,為260余名農民工討回了工錢。

2021年,陳潼蘭所在的城西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被司法部授予“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陳潼蘭個人也先后被授予“山西省一級人民調解員”“山西省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最美運城人(閑事大媽)”等榮譽稱號。2022年7月,陳潼蘭當選為永濟市人民調解協會副會長。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如今,只要一提起陳潼蘭,熟悉的人都會伸出大拇指說:“那是一個熱心為民、主持公道的好黨員、好干部”。

百折不撓,用汗水澆灌收獲

糾紛調解中,陳潼蘭既有調解成功的喜悅和自豪,也有遇到困難時的無奈與煩惱。每一場糾紛調解的背后都滲透著她辛勤的汗水,不管遇到多大阻力,她都咬牙堅持。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60多歲的陳潼蘭依然奔跑在最基層社區,出現在一個又一個調解現場。為了平息糾紛,她經常騎著“小電驢”,一出門就是一整天,回來時已是深夜;為了促成調解協議的簽訂履行,她不惜跑斷腿、磨破嘴,不分白天黑夜奔走在當事人中間。

一起涉及780戶業主的物業糾紛至今讓陳潼蘭印象深刻。

永濟市某物業公司2018年起入駐某廠4個家屬院生活區,負責其物業管理工作。起初,這780戶業主的物業費用全都由廠部承擔,后來因政策原因開始由住戶個人承擔。這種轉變讓很多業主不適應,也引發了不滿。在物業公司的催促下,僅有400戶業主交納了物業費用,還有380戶拒絕交納。幾年過后,物業公司因經營困難只好退出該小區。可還有380戶業主欠交物業費的問題怎么解決?無奈之下,物業公司將380戶業主訴至法院。由于涉及業主人數眾多,法院將糾紛分流到3個調委會進行調解。

陳潼蘭因此分到了100多戶業主的調解任務。接到任務后,她先是打電話聯系業主,了解大致的拒交原因。一連4個電話就得到了4個不同的理由,例如車碰壞了沒人管,下水道堵了沒人修,地下室進水沒人排,電動車丟了沒人找等,都不肯交物業費。

面對這起棘手的糾紛,陳潼蘭下定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她決定采用分批分期的辦法,將這100個業主分成10組,逐個擊破。

在與第一組業主溝通時,陳潼蘭提前做了很多功課。如何將其中的道理詮釋清楚?如何用恰當的語言讓業主容易接受?這些都是陳潼蘭考慮的問題。

得知王某在小區威望高、群眾基礎好,陳潼蘭首先聯系了他。王某聽后很是抗拒,聲稱沒交費的業主多的是,自己憑何要交?

陳潼蘭苦口婆心地講起了道理:“沒交物業費的業主是有,可也有一半多的業主交了。交不交費是由法律規定的,不是由大家的意見決定的。如果為了這一兩千塊錢對簿公堂,既浪費時間,還花費精力,不值當!您是老前輩了,在這兒生活了這么多年,您也不想看到因為物業費攪亂了大家的生活吧!”

同時,陳潼蘭和其他調解員一起向物業公司爭取了優惠政策,如果能一次交清,可以免除兩個月的物業費。陳潼蘭幫王某算了一筆賬,如果現在交費,兩套房子可以少交700多元。王某聽后,終于答應了。在王某的宣傳和帶動下,陳潼蘭僅用了20多天,就順利解決了80多戶未交物業費的問題,收回拖欠金額20多萬元。

傾心調解,用愛心換取真心

多年與老百姓打交道的工作經歷,讓陳潼蘭深懂老百姓的想法,了解老百姓的冷暖。她把對群眾的關心與熱愛,傾注在每一起糾紛調解中。在群眾最無助的時候,她就像一束暖陽,照亮群眾的心田。

2023年8月的一天,轄區介峪口村劉某向陳潼蘭哭訴,她丈夫在展某工程隊打工的2萬元工錢,不知要了多少回,至今沒有收回。前一段時間她丈夫查出肝癌晚期,想住院治療卻苦于沒錢。

了解情況后,陳潼蘭深知這2萬塊錢對于這個家庭意味著什么。她立即撥通了展某的電話,非常嚴肅地告訴他,再多的理由都沒有治病救人的理由大,勸其下午5點前先送5000元讓病人住院解決燃眉之急。展某立即籌借1萬元,于當天下午送到患者家中。

當天下午,陳潼蘭早早在當事人家中等候。當展某親眼見到劉某家中的困境后內心深受觸動,陳潼蘭見勢一番講情說理,展某最終承諾剩余的1萬元月底前全部付清。拿到錢后,劉某感動地拉著陳潼蘭的手說:“姐,你真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們全家謝謝你!”

“調解應該是柔軟、有溫度的,要真正做到有溫度的調解,就必須設身處地地考慮當事人的所需所求,掌握當事人的心理特點,對癥下藥,才能以誠心換取當事人的真心。”陳潼蘭說。

2020年12月,李某找到陳潼蘭,稱其女兒十年前遭遇車禍死亡,當時法院判決肇事司機吳某賠償28萬元。如今十年過去了,卻一共拿回不到5萬元的賠償款,于是,李某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找到陳潼蘭調解。聽完李某訴說女兒死亡的經過,陳潼蘭非常同情李某的遭遇,決定幫助李某。

陳潼蘭聯系到了吳某,經詢問,吳某因此事坐了兩年牢,出獄后媳婦和他離了婚,父母年齡都大了,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確實沒有能力支付賠償款。

面對兩家的不容易,如何既做到不偏不倚,又能不失人情。一方面陳潼蘭勸解吳某:“你們兩家都不容易,但也請你將心比心,對方失去了至親,二老如今生活舉步維艱。這個錢,于法于理,是你該給的;于情,你若不給,真的能心安嗎?你還年輕,一切都可從頭再來?!绷硪环矫?,考慮到兩家家庭的實際情況,陳潼蘭也勸李某適當作出讓步。

在陳潼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解下,最終打動了吳某,表示愿意將自家的車賣掉,再向親戚朋友湊湊錢,盡最大力量賠償。同時,李某也愿意作出讓步,減少賠償數額。一樁長達十年的“恩怨”就此了結。

“人生如書,重要的不是長度,而是內容的豐富度。作為一名老黨員,退休后能夠為社會和群眾做些有用的事情,我感到十分自豪。”收獲了至高榮譽的陳潼蘭,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和希望。

來源:山西司法微信公眾號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