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近日,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尋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系列直播的首場直播,邀請多位法官、專家學者以及抗戰紀念館工作人員,帶領網友們一同走進晉察冀、晉綏、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發源地——山西,尋回血火淬煉的法治初心。
本場直播由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和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聯合主辦,陽泉市、長治市、晉中市、呂梁市等四個中級人民法院承辦,盂縣、武鄉縣、祁縣、呂梁市離石區等四個縣區人民法院參與,在最高人民法院微博、百家號,人民法院報微博、百家號、視頻號,天平陽光APP,天平陽光b站號,中國法院網快手號、抖音號等媒體平臺同步播出,全平臺觀看量破410萬,系列直播微博平臺#尋回血火淬煉的法治初心#話題閱讀量超36萬。
本場直播以山西晉中為主會場,陽泉、長治和呂梁為分會場,以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展出的“山西抗日根據地司法檔案文獻選展”為主線,通過鏡頭切換,將多個分會場進行串聯。
圖為山西抗日根據地司法檔案文獻選展主形象墻。
直播首先走進山西省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內展出的“山西抗日根據地司法檔案文獻選展”,選展主要介紹了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八路軍以四面山地為屏障,先后建立起晉察冀、晉冀魯豫、晉綏三大抗日根據地的歷史。據了解,“山西抗日根據地司法檔案文獻選展”的內容主要以抗日戰爭時期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司法檔案,以及晉察冀和晉綏抗日根據地司法文獻及輔助展品為主。這些司法檔案通過原件陳列、場景再現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現山西抗日根據地司法工作的概貌,其中就包括反映山西抗日根據地對日作戰情況的文獻檔案,反映漢奸、盜匪、煙毒、軍事、破壞堅壁清野等犯罪案件的數量和占比情況的《晉察冀邊區特種刑事案件分類統計表》,分析當時社會經濟情況變化、為政府施策提供依據的晉冀魯豫邊區太行第三專員公署三十二年度司法工作總結,以及描繪長期受地主剝削和壓榨的貧苦農民直起腰板兒與地主進行說理斗爭、要求地主減租減息情形的版畫《減租會》和以抗日根據地在公共場所召開群眾公審大會為題材創作的油畫作品《公審大會》等。
據了解,在布展初期,晉中中院曾邀請對展館史料有過深入課題研究的山西大學法學院專家進行專業指導,史永麗副教授就是其中之一。本次直播,史永麗還做客直播現場,向網友介紹選展的意義及對未來該領域研究的深遠影響。
圖為山西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史永麗(左一)正在接受主持人提問。
史永麗表示,選展既具有紅色法治文化宣傳的意義與價值,又具有進一步豐富新民主主義時期山西革命根據地法制史研究的意義與價值。據史永麗介紹,山西革命根據地的法治實踐既堅持了黨中央的統一領導,又結合了山西本地的實際情況,而且進行了許多創新性的制度探索。這些法治實踐既有革命性,又深深扎根于人民需求,體現了現代法治的民主精神,同時還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選展展出的這些珍貴司法檔案,都承載著當年中國共產黨踐行的“司法服務抗戰、司法服務人民”的紅色司法理念,通過深入研究選展中司法檔案的原始文獻,可以非常好地填補該領域研究的盲點與弱點。
百團大戰背后的司法故事
陽泉,是中國共產黨親手創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80多年前,百團大戰在陽泉打響。中國共產黨在平定境內共建立了平定(路北)、平東、平西縣三個抗日民主政府,在盂縣境內建立縣委、抗日民主政府。這些機構下設司法科或承審處,履行戰時法院職能,主要任務是反特除奸、打擊犯罪、配合八路軍開展對敵斗爭、支持人民群眾反抗日軍侵略。
1943年7月27日,平定境內“三縣”政府貫徹執行中央頒布的《太行區戰時緊急處理漢奸敵探暫行辦法》,司法科參加鋤奸小組,鏟除了漢奸分子“五?!薄?月底,平西縣司法科會同公安局,抓捕并審判漢奸、特務苗某恩等人,案件審理完畢后,呈報晉冀魯豫邊區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批準,判處死刑及其他重刑。
圖為陽泉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趙林(左二)向主持人介紹《平定、平東、平西抗日根據地檔案匯編》。
由平定縣檔案館匯編的《平定、平東、平西抗日根據地檔案匯編》中清楚地記載了“保障人權的提法”的相關文件:晉冀魯豫邊區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關于在戰時處決死刑罪犯之指示的通令(1942年6月17日)和晉冀魯豫邊區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關于執行對判處徒刑后之自新人處理辦法的通令(1942年7月11日)。
1947年5月2日,陽泉解放,中國共產黨當月在此設立首個人民政權建制市。市政府設司法處,履行新建城市的刑事、民事審判職責,也就是如今陽泉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前身。
晉綏邊區高等法院的為民司法
1942年10月,在晉綏抗日根據地最艱苦的歲月里,晉綏邊區高等法院在呂梁山深處誕生。在抗戰極為艱難的時刻,晉綏邊區高等法院為破解司法薄弱難題,鞏固和壯大晉西北革命政權,開展了一系列司法實踐。
圖為《晉綏邊區民刑事調解辦法》原文件。
1944年10月,晉綏邊區高等法院制定出臺《晉綏邊區民刑事調解辦法》,該辦法將審判與調解相結合,化解糾紛。調解雙方可邀請鄰居親友、勞動英雄、公正人士等參與調解。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了當時晉綏邊區緊張的社會秩序,使人民群眾對邊區政府的信任感不斷加強,為抗戰創造了良好的內部環境。
圖為晉綏邊區高等法院院長孫良臣畫像。
孫良臣曾任晉綏邊區高等法院院長。他針對根據地頻發的軍婚糾紛明確了“婚姻自由+法律手續”原則,在離婚判決闡釋中,他表示:“反對父母包辦,離異須依法進行”。
在一起斗毆致死被誤判為故意殺人的案件中,孫良臣拒絕“一駁了之”,堅持親赴現場調查取證。在查閱案卷后對死者死因提出質疑,審判委員會上他力主復查,最終平反冤獄。這些實踐背后是他對司法本質的深刻認識,對真相的追尋,其精神值得每一位法官學習、傳承。
抗戰時期的特種刑事犯罪
抗戰爆發后,中日民族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司法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服務抗戰大局??箲饡r期,嚴重破壞抗戰活動的犯罪被確定為特種刑事犯罪,主要包括漢奸特務,貪污腐化,行使、運銷假冀鈔,盜毀空室清野財物及毒品犯罪等。“山西抗日根據地司法檔案文獻選展”展示的晉察冀邊區特種刑事案件分類統計表(1938年-1942年)就清晰地反映了漢奸、盜匪、煙毒、軍事、破壞堅壁清野等犯罪案件的數量和占比情況。
圖為晉察冀邊區特種刑事案件分類統計表(1938年-1942年)。
抗戰初期,中國共產黨極其深刻地認識到漢奸特務危害性,并不斷進行嚴厲打擊。因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軍總部、129師司令部等150多個黨政軍學商機關團體駐扎在遼縣(現在的左權縣),使遼縣成為當時整個華北敵后抗日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因而吸引了大量的漢奸特務活動。太行區的漢奸不僅數量上多而且危害程度也都較其他區域大。
圖為《太行革命根據地史料叢書之九——公安保衛工作》(左)、漢奸郝繩武刑事判決書(中)。攝影:裴蕾
根據《晉察冀邊區特種刑事案件分類統計表》和《1943年-1945年太行區懲治特種犯罪案件統計表》,1938年-1942年,晉察冀邊區懲治漢奸案件占案件總量的89.67%;1942年,日軍開展“治安強化運動”,太行區全區漢奸案件增至2681件,1943年大批國民黨將領投敵,“國特”與“敵特”合流,全區漢奸案件又激增至7857件。經過艱苦奮戰和對漢奸罪的嚴厲打擊,1944年敵人逐漸處于劣勢,太行區漢奸案件下降為1779件。
圖為《修正懲治漢奸條例(節錄)》。
選展還展示了1938年國民政府發布的《修正懲治漢奸條例(節錄)》;抗戰勝利后對抗戰期間的漢奸進行情況統計的《左權縣著名罪惡重大之漢奸戰犯調查名冊》《榆社縣著名罪惡重大之漢奸戰犯調查名冊》《平定縣著名罪惡重大之漢奸戰犯調查名冊》;晉冀魯豫邊區于1942年8月頒布實施的《晉冀魯豫邊區漢奸財產沒收處理暫行辦法》等。
圖為貪污犯賀三全卷宗。攝影:裴蕾
此外,講解員寧國濤還圍繞貪污腐化案件,行使、運銷假冀鈔案件,盜毀空室清野財物以及毒品犯罪等其他4類特種刑事犯罪案件審判介紹了當時時代背景下相關的法律條文及相關事件,展示了當時留存下來的部分歷史文獻資料。
抗戰時期的普通刑事犯罪
1942年、1943年,華北地區連續發生了歷史上罕見的旱災、蝗災,這段時期成為了抗戰最困難的時期,也是普通刑事犯罪多發期。據《1942年-1945年太行區普通刑事統計表》《1940年-1945年晉綏邊區高等法院普通刑事統計表》,抗戰時期太行區和晉綏邊區犯罪數量最多的案件是盜竊、賭博、殺人及傷害,還有妨害風化犯罪。當時左權縣境內發生的岳冬至被村干部史虎山等四人故意傷害致死案就是著名作家趙樹理小說《小二黑結婚》的故事原型。
圖為《小二黑結婚》故事連環畫、相關案件卷宗及案件情況登記表。
如今,有關普通刑事案件的檔案材料分布在各個縣法院進行留存,武鄉縣法院檔案館內展出的《民刑事判決底稿》就收錄了許多當時的刑事和民事案件。從1944年《民刑事判決底稿》給出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1944年的武鄉縣所收的刑事案件數量遠遠多于民事案件數量。
抗戰時期的民事案件審判
山西抗日根據地司法通過調解解決民事糾紛等法律問題,遵從便民利民為民的司法原則。
1940年,買賣婚姻盛行,不同地區婚價不同,接近敵占區或工作落后區價格較高;農村普遍存在婚姻買賣包辦、早婚、婚姻目的為傳宗接代、童養媳等諸多問題。1941年-1942年,各邊區政府根據各地婚姻問題相繼頒布相關法令。晉察冀、晉冀魯豫、晉綏邊區政府都先后頒布了婚姻暫行條例和施行細則,實施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禁止早婚、保護軍婚的婚姻原則,禁止重婚、早婚、納妾、蓄婢,破除童養媳、買賣婚姻、租妻及伙同娶妻等種種婚姻陋習,極大地保護了女性群體的自身利益,為邊區男女平等的婚戀觀提供了法律保障。即便如此,邊區百姓接受婚戀自由的程度依舊不高,包辦婚姻、買賣婚姻在晉冀魯豫邊區婚姻法頒布2年多后依然盛行。寡婦改嫁困難重重,需要沖破娘家、婆家,甚至婆家宗族等束縛。
從1942年到1945年晉綏邊區高等法院土地糾紛案件的統計表(展板)可以看到有六類土地糾紛,其中較多的是回贖和買賣糾紛案件。在當時,減租減息主要是通過開展群眾運動斗爭會的形式來解決糾紛,進入司法程序的案件極少。從1939年冬天起,各個根據地開始實行減租減息,發動和組織農民抗戰,以減輕農民所受的封建剝削,提高他們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同時抗日根據地停止沒收地主土地,實行交租交息,聯合地主抗日。1938年2月,晉察冀邊區就頒布了《減租減息單行條例》,一律按照原租額減少百分之二十五進行減租減息,年利率一律不超過一分,簡稱“二五減租”。
晉綏革命根據地的法制建設
晉綏根據地的法制建設是政權建設的關鍵一環。立法上,晉西北臨時參議會及縣議會作為立法機關,廣泛吸納各階層代表,實踐了民主立法原則,提高了立法的科學性和代表性。司法體系上,則建立了具有鮮明特色的三級三審結構:晉綏邊區高等法院、專區級司法科、縣級司法處。這既保證了審判的相對獨立性和公正性,也兼顧了效率和因地制宜。
在黨中央和晉綏各級機關領導下,根據地頒布了460多部法律文件,涵蓋了國家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經濟法、司法制度等各個方面。例如,1940年3月發出的《晉西北沒收漢奸財產單行條例》就體現了政策的區分度,對被迫或動搖的漢奸與死硬分子區別對待,嚴格依法處理財產問題。晉綏根據地大力推行人民調解、人民陪審、巡回審判等制度,成效顯著。確立了三級三審(保障上訴權)、審判獨立(盡管機構設置上法院當時是政府的一個部門)、證據主義(重視證據)等原則。
“盂縣小瑞金”的法治新篇
盂縣梁家寨南岸的石家塔村是盂縣的紅色故都,被譽為“盂縣的小瑞金”,盂縣司法科的辦公舊址就在這里。
如今,盂縣法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錨定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楓橋式”人民法庭等目標,創立并推行黨建工作品牌“蒲公英計劃”,深入社區鄉村、家庭學校來宣講法律。
直播訪談現場。
參觀完選展,直播還邀請到全國人大代表、山西財經大學大中小思政教育一體化研究院院長白琦瑞,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環資庭副庭長、四級高級法官丁勇虎,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院長周雪松做客直播訪談現場,圍繞山西抗日根據地的司法工作展開了討論。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財經大學大中小思政教育一體化研究院院長白琦瑞。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財經大學大中小思政教育一體化研究院院長白琦瑞表示,根據地的司法工作,緊緊圍繞“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斗爭”的中心任務,制定和執行了符合抗戰利益的審判制度、審判方式和司法政策,體現了鮮明的政治屬性、法制屬性、人民屬性,為中國共產黨根據地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白琦瑞還從“紅色傳承引領現代法院工作”的角度出發,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她表示,山西法院可以將紅色教育納入履職培訓、設立紅色司法實踐創新項目、構建“群眾評議+專家評估”監督機制,讓紅色基因傳承實效持續深化,讓紅色文化精神轉化走深走實。
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環資庭副庭長、四級高級法官丁勇虎。
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環資庭副庭長、四級高級法官丁勇虎表示,紅色法治傳統不是靜態的歷史標本,而是新時代司法創新的源頭活水,傳承這些紅色法治遺產也應當在繼承中創新。一是制度機制上需賦予現代意義,如將紅色文化保護納入審判體系,推動專門化審理機制升級;二是在技術手段上加強傳播轉化,讓紅色司法典型案例通過短視頻、數字展覽、AI語音導覽等形式廣泛傳播;三是在理念融合上突出群眾導向,將“為群眾辦實事”的紅色初心貫穿于立案、審理、執行全過程,推動法治中國建設與紅色精神同頻共振。
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院長周雪松。
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院長周雪松表示,在當前的審判執行工作中,法院仍要堅持黨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把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維護公平正義作為司法工作的落腳點和出發點。如今,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法院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保護生態環境、服務鄉村振興等方面要發揮司法保障職能,體現司法的擔當,這就是對服務大局這一傳統的傳承。
本場直播還帶領網友走進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重溫晉西北、晉西南、綏遠大青山地區的烽火歲月;探訪祁縣法院法治文化展館,揭開“大德興飯莊”背后的歷史故事,聆聽杜者蘅、劉亞雄、杜潤生、劉秀峰、武光湯和范新三等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來到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在厚重的歷史氛圍中,深切感悟“太行精神”。
“太行精神”展板。攝影:裴蕾
從陽泉百團大戰紀念館的烽火記憶
到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的司法檔案
再到晉中選展里
泛黃的卷宗
讓廣大網友不僅看到了
抗戰時期根據地司法工作者
在槍林彈雨中守護公平正義的堅守
更讀懂了“司法為民”這四個字
穿越八十載的力量。
來源:山西高院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