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北京的同事們在辦案中深入交流,收獲頗豐。”近日,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檢察機關第三批業務骨干結束在京交流鍛煉回到赤峰,與大家分享了學習經歷和感悟。
為深入貫徹最高檢《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隊伍建設的意見》,落實“京津冀+晉蒙”檢察聯動協作交流座談會精神,2024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檢察院與北京市檢察院第三分院、北京市昌平區檢察院簽署互促共建協議,以人員交流鍛煉項目為牽引,合作推進黨建與業務融合、業務協作、資源共享等多項工作,匯聚服務保障區域協同發展的檢察合力。
雙向奔赴互促共建
北京與赤峰兩地山水相近、人緣相親,具有開展檢察協作的良好基礎。北京市檢察院第三分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黃寶躍表示,兩地檢察機關開展互促共建工作,既是服務保障區域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深化京蒙檢察協作的生動實踐,要主動將檢察工作一體化融入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和祖國北疆長治久安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2025年3月,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右旗檢察院檢察人員參加北京市平谷區檢察院開展的普法宣傳活動。
根據互促共建機制,赤峰市檢察機關定期選派優秀年輕檢察人員前往北京市檢察院第三分院及密云區、平谷區、昌平區檢察院等開展交流鍛煉,通過參與案件辦理、業務研討、黨建共建等活動,加強交流,增進了解,學習首都檢察先進理念和有益經驗。目前,赤峰市檢察機關已有三批42人赴京參與交流鍛煉。
與此同時,北京市檢察院第三分院、昌平區檢察院、朝陽區檢察院、懷柔區檢察院、密云區檢察院先后派人到赤峰市檢察院、阿魯科爾沁旗檢察院、翁牛特旗檢察院、寧城縣檢察院,圍繞“大數據+檢察”監督模式、輕罪治理及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等工作開展業務交流。
人員往來逐漸頻繁、工作交流日益密切,兩地檢察機關共同關心的話題也越來越多。從“數字檢察工作未來發展方向是什么”“能夠合作開展理論研究的課題有哪些”,到“黨建與業務怎樣進一步有機融合”“檢察文化建設如何保持創新性”,雙方合作空間持續拓展。
全域聯動深化交流協作
兩地檢察機關之間的廣泛話題和密集互動,充分展現出跨區域檢察交流協作的巨大潛力和光明前景。同時,在工作推進過程中,如何變潛力為實力、化前景為實景,有效助力檢察隊伍建設,服務保障區域協同發展?
兩地檢察機關用兩個“全域聯動”給出答案。北京市昌平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劉慧介紹道:“我們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建、攜手共贏的原則,通過全地域聯動、全領域聯動,實現兩地檢察機關資源共享、文化共建、動力共生、業務共進。”
據了解,全地域聯動就是北京市檢察院第三分院及密云區、平谷區、昌平區檢察院等全力做好支持保障工作,拓展交流鍛煉參與范圍。北京市檢察院第三分院及密云區、平谷區、昌平區等檢察院和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檢察院及其所轄12個基層檢察院共同參與,不同地域的檢察履職經驗和各具特色的工作方法匯聚融合,為兩地檢察機關深度交流打下堅實基礎。
全領域聯動就是在選派赴京交流鍛煉人員過程中,最大程度豐富派出人員構成和接收崗位構成。派出隊伍中既有基層檢察院領導班子成員,也有負責隊伍建設的政工人員;接收崗位既有從事具體案件辦理的業務科室,也有管理檢察政務的行政部門。來自不同部門、負責各項工作的檢察人員共同參與,實現交流范圍的最大化。
在這兩個“全域聯動”的有效助推下,互促共建工作扎實推進,先后形成調研報告、工作啟示等各類成果轉化材料30余篇,匯總數字檢察、隊伍建設等各類經驗材料30余份,發布宣傳稿件12篇,為兩地檢察機關協同一體履職、深化落實“京津冀+晉蒙”檢察聯動協作機制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
近30年協作成效顯著
隨著兩地檢察機關互促共建工作進入“常態化、制度化、精準化”新階段,黨建與業務融合、教育培訓互促、業務協作共進等各項工作成果逐步顯現。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檢察院與北京市檢察院第三分院、昌平區檢察院合作創建“同心聯動星炬賦能”黨建與業務融合品牌,成立赴京交流鍛煉人員臨時黨支部,積極組織、聯合開展主題黨日、經驗交流等各項活動,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有效發揮,互促共建工作更具活力。
在赴京交流鍛煉期間,赤峰市檢察人員積極參與各項工作,協助辦理各類案件300余件,參與出庭公訴、提訊200余次。返回赤峰后,檢察人員積極分享培訓經驗,力求交流再傳導、全覆蓋。
北京市檢察機關積極推動優秀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在赤峰地區應用,助力赤峰市檢察機關提升法律監督工作質效,通過模型發現監督線索800余條,目前已成案60余件。
“近30年的京蒙協作讓北京和赤峰緊緊聯系在一起,真摯深厚的情誼使我們成為伙伴和親戚。希望兩地檢察機關持續深化互促共建機制,攜手推動人才交流等各項工作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赤峰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陳雪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