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謝了!要是沒有雙陽區人民法院幫忙,我這小本生意早就因資金鏈斷裂倒閉了!”近日,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文玉鹿產品經銷處店主考姐在收到鹿產品收購商老李拖欠的最后一筆貨款后,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這一抹笑容背后,離不開長春市雙陽區人民法院全體干警夜以繼日的辛勤努力。為不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雙陽區鹿產業發展行穩致遠,從受理案件的那一刻起,承辦法官便在辦公室里挑燈夜戰,反復商討執行方案。
經調查,在確認老李確實存在資金緊張、無法按時支付貨款的難題后,辦案人員一致認為調解是最好的解決辦法。為此,承辦法官多次約見老李,耐心傾聽他訴說,了解他的難處,并向其剖析法律責任與商業信譽的重要性。同時,向考姐說明了老李的實際狀況,努力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點。
“不按時支付貨款,確實是我不對。但你讓我一次性付清,我真的沒有那么多錢。”承辦法官把事實和法律責任跟老李講清、講透后,老李慚愧地說。
“這筆貨款不到賬,我進貨、發工資都成問題。”聽到老李這么說,考姐眼眶泛紅,無奈道,“你總得給我一個說法,讓我心里有個底,知道這錢你到底打算怎么還。”
“分三期還清行不?你放心,我一定努力周轉資金,每期按時還款!”老李言辭懇切地說。
此后的日子里,老李果然說到做到,在雙陽區人民法院的幫助下,積極聯系合作伙伴,拓展業務渠道,定期按時還款,這才有了前面的一幕。
“小案件”看似平凡,卻與民生福祉緊密相連。長春市雙陽區有著300多年的養鹿歷史,享有“中國梅花鹿之鄉”的美譽,鹿產業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隨著雙陽區鹿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類似糾紛時有發生。
為保障鹿產業有序發展,雙陽區人民法院積極延伸司法觸角,通過全面提供“啄木鳥式”法律服務、創新構建“法庭+行業協會”多元解紛模式、建立建成“優化營商環境法官工作站”等工作舉措,已然成為鹿產業有效防范法律風險、妥善化解經營糾紛不可或缺的司法后盾。
此前,上海黃浦區梅花鹿養殖戶通過抖音平臺在長春市雙陽區某養殖戶處購買了30頭母鹿、10頭公鹿。買家預付了2萬元定金后,發現鹿的品種不符合要求,想退款,遭到賣家拒絕。雙方僵持不下,買家無奈訴至雙陽區人民法院。
立案后,承辦法官考慮到原告人在外地,為節約其訴訟成本,便聯系雙方進行線上庭前調解。經了解得知,雙方交付梅花鹿的時間與品種均為口頭約定,且雙方均無證據。為促進糾紛高效化解,承辦法官邀請長春市雙陽區青年鹿業協會調解員參與調解工作。經過法官和調解員的多次調解,雙方最終達成了和解。
長春市雙陽區人民法院將持續構建“預防在前、調解優先、訴訟斷后”的全鏈條服務體系,保障企業合法權益,切實讓企業家安心創業、放心投資、專心經營,為鹿產業發展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