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燒烤店注銷執照后還在線上經營 浙江東陽檢察“大數據”辦案劍指“幽靈外賣”
時間:2025-03-31 16:14來源:法治日報責任編輯: 陳言

“建議加強對外賣商家的準入管理、跟蹤監督”“建議進一步推進外賣全流程尤其是后廚加工環節的陽光化”“預制菜正在逐漸成為外賣的主要原材料,建議加強預制菜流通過程的監管和臺賬檢查”……


近日,一場事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的聽證會在浙江省東陽市人民檢察院舉行,檢察機關、行政機關代表,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等參加聽證,并對行政機關就“幽靈外賣”問題是否已全面依法履職進行公開評議評估。

2024年11月,東陽市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接到舉報線索,稱外賣平臺上一家月銷量超3000單、名為“某某老師傅燒烤”和一家名為“某川燒烤店”的商家不具備相關資質仍從事網絡餐飲服務,存在嚴重食品安全隱患。

檢察官隨即展開初步調查,發現經營者黃某某、賈某某曾于2024年6月因涉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被檢察機關作不起訴處理,涉案商家將門店執照注銷并在平臺更換執照后重新上線經營,經核查發現,更換的執照同樣已經注銷。

根據《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的規定,“劣跡”商家無法再從事線上經營,為何賈某某、黃某某還能在外賣平臺上將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呢?

“外賣平臺對商家入網審核機制不嚴,且無法及時獲悉商家入網后經營資質變更或涉嫌食品安全犯罪情況,故未對其作下架處理。我們發現其中存在‘信息差’和監管漏洞。”承辦檢察官介紹,根據相關規定,納入“三小”(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店、小食雜店)登記管理的餐飲企業從事網絡餐飲服務需要辦理營業執照并載明網絡經營,非“三小”餐飲企業還需要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在外賣平臺上存在的違規經營行為,不僅不同程度地侵害了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更有可能影響網絡餐飲食品安全。

為全面整治轄區內的“幽靈外賣”問題,東陽市檢察院于2024年12月2日決定立案調查,并通過大數據建模全面排查轄區外賣商家違規從事網絡餐飲服務問題,規范網絡餐飲市場秩序。


“無堂食”“商家自配送”“無門店照片或照片造假”“無效證照”“證地不符”……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圍繞初查中發現的外賣商家經營資質缺失、公示信息虛假等重點問題,提煉“幽靈外賣”特征要素、構建研判規則。同時,調取轄區內近3年辦理工商登記、食品經營許可、納入“三小”登記管理餐飲企業(機構)數據1.9萬余條以及本地籍外賣在線商家信息3700余條,通過搭建數字模型,開展數據碰撞、比對分析。檢察官還線下實地走訪外賣平臺東陽代理機構進行核查。

經篩查,檢察機關發現轄區范圍內存在市場主體已注銷、實體門店已關閉、門面地址、照片作假等情形的“幽靈外賣”商家12家,未按規定辦理網絡經營登記手續的外賣商家超150家。

大數據模型“揪”出的是資質缺失、公示信息造假等“形式”上存在的問題,這些“幽靈”商家制作、銷售的外賣是否存在食品安全問題?

今年1月2日,依據《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浙江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店小食雜店和食品攤販管理規定》等有關規定,東陽市檢察院向行政機關制發了檢察建議,督促其履行網絡食品安全監管職責,依法查處案涉外賣商家違規經營行為,并建立長效監管機制。案件的辦理也得到了上級檢察院的關注,2月25日,金華市人民檢察院將“幽靈外賣”整治作為公益訴訟領域專項工作在全市推廣。


收到檢察建議后,行政機關高度重視,部署開展了“餐飲環節外賣商家整治提升”專項行動。2月27日,行政機關回函稱已全面履職,對案涉問題商家逐戶走訪排查、督促整改;將無堂食、單量大、自配送等外賣商家納入重點整治提升對象,實地檢查582戶次,發現并督促整改資質缺失、地址不一、環境臟亂、“陽光廚房”監控遮擋等風險隱患89處;對外賣商家系統數據查漏補缺889筆。此外,約談外賣平臺有關負責人,督促完善外賣商家入網審核機制、加強證照公示和退網商家及時下架工作。

在3月7日召開的公開聽證會上,聽證員經評議一致認為行政機關已履職到位。“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動行政機關和外賣平臺運營商之間的溝通協作,督促‘幽靈外賣’監管長效機制落地見效,切實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承辦檢察官表示。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