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強化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 做到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
時間:2025-04-08 16:40來源:河南長安網責任編輯: 安羽

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

強化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

做到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簡稱綜治中心)是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的重要平臺,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載體。近年來,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化組織領導,突出科技賦能,注重平臺建設,狠抓機制創新,積極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戰化運行,對人民群眾訴求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讓人民群眾化解矛盾糾紛“最多跑一地”,走出了一條具有淮陽特色的社會治理之路,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圖片

△該區綜治中心工作人員為來訪群眾提供服務

錨定高標準

搭建平臺強引擎

淮陽區委、區政府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運行”的理念,建設了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的區綜治中心。中心整合相關部門職能、工作力量和信息資源,下設接待受理、矛盾糾紛調處、訴訟服務、檢察服務、公共法律服務、心理指導服務等10個功能中心,19家承擔社會治理職能的單位入駐,打造了集矛盾糾紛化解、社會治安防控、公共法律服務、網格化管理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治理平臺,實現各類治理要素的集中匯聚和協同運作,讓群眾進一扇門、辦多樣事。同時,該中心設立人大代表工作站、政協“有事好商量”工作室,40余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此輪流值班,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參與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履行監督議政職責。

在淮陽區綜治中心,記者看到,該中心內還配備了高清公共視頻系統、視頻會議系統、智能分析平臺等先進的信息化設備,利用網絡科技技術,打造了科技法庭、在線調解室等,為高效開展社會治理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同時,通過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明確各進駐單位工作職責、工作流程和考核標準,確保人民群眾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

圖片

△周口市淮陽區政協委員李晶在綜治中心政協“有事好商量”工作室接待來訪群眾

打好組合拳

化解矛盾促和諧

“我本來想著打官司才能解決嘞,沒想到這兒恁快都給處理好了,還沒花一分錢!”近日,淮陽區居民張先生帶著一面繡著“真情調解暖民心依法調解暖百姓”字樣的錦旗來到淮陽區綜治中心,對工作人員高效處理自己與某醫院的醫患糾紛表示感謝。在該起糾紛中,淮陽區綜治中心了解情況后,立即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及衛生健康委等相關單位人員組成調解團隊,通過“背靠背”“典型引路”等方法為醫患雙方“開具藥方”,最終成功化解了該起醫療糾紛。

據介紹,淮陽區整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資源,建立了多元化矛盾糾紛調解機制。淮陽區綜治中心整合人民調解委員會、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如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室、醫患糾紛調解室、交通事故糾紛調解室等,針對不同類型的矛盾糾紛,提供專業化調解服務。同時,該中心組建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法官、律師、心理咨詢師、部門調解能手組成的調解隊伍,深入鄉村、社區,義務為基層調解棘手的情感、債務、宅基地等糾紛。

此外,該區還通過定期培訓、案例研討、經驗交流等方式,不斷提升調解員的業務水平和調解能力。在調解過程中,堅持“法、理、情”相結合,充分尊重當事人意愿,運用多種調解方法,促使矛盾糾紛得到有效化解。2024年以來,淮陽區各級調解組織共受理調解矛盾糾紛3918件,調解成功率達到99.7%,有效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周口市淮陽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主任王治坤同法官、律師為來訪群眾調處家庭矛盾糾紛

精耕責任田

織密網格保平安

“大姨,最近身體咋樣?上次幫你帶的藥,吃完了嗎?”2月26日,淮陽區朱集鄉西王莊村第二網格網格員張玉茹開展日常走訪工作。走訪中,張玉茹通過與群眾交流,了解群眾所需,收集群眾意見,宣傳各項便民利民政策,普及防詐、防騙等知識。

據介紹,按照市委“三聯三化”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統一部署,淮陽區科學劃分2073個城鄉網格,116個專屬網格,確保基層治理“一網無遺”。在網格力量配備上,全面落實“一長一警兩員”制度。484名政法干部、干警任網格政法聯絡員,479名包村干部擔任網格指導員,347名駐村民(輔)警包村入戶;同時,選配專(兼)職網格員2068名,吸納退休黨員、志愿者等9743人入格分包聯戶。

“網格員作為基層治理的‘觸角’,承擔著信息采集、矛盾排查、治安巡防、便民服務等多項職責。”據淮陽區綜治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為全面提升網格員工作效能,區綜治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培訓體系,定期組織網格員開展業務培訓,內容涵蓋法律法規、矛盾調解技巧、信息系統操作等方面;同時,實施“選、督、獎、罰”四字訣網格化服務管理辦法和“四到八訪兩報告”工作法,依托信息化平臺,為網格員配備了移動終端,實現了信息的實時采集、上傳和處理。網格員通過日常巡查,及時發現并上報各類問題隱患,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此外,淮陽區還積極推動網格與其他基層治理力量的融合,建立了“網格+警務”“網格+調解”“網格+志愿服務”等工作模式,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3月19日,該區柳湖街道宛丘社區第七網格員董潔在日常巡查中發現老舊小區消防通道被雜物堵塞,立即通過“網格通”App拍照上傳系統,相關部門迅速響應,清理雜物,消除了安全隱患。

2024年以來,該區網格員通過“網格通”App共采集上報各類信息14.7萬條,群眾通過“周到辦”App上報986件,辦結率99.9%,群眾滿意率96.5%,為維護基層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聚焦高效能

科技賦能強支撐

“在指揮調度中心,可以清晰看到全區水情、火情等各類數據信息,如果出現風險隱患,系統將自動報警,便于推送有關部門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據淮陽區綜治中心信息平臺負責人介紹,依托綜治信息系統,該區匯集全區智慧公安、智慧城管、智慧水利、智慧農業、智慧環保等各類數據,打造具備監測、研判、預警和緊急狀態下的遠程調度、指揮等功能的一體化指揮平臺,實現了“一網統攬八方事”。同時,該區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手段,對各類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剖析,及時洞察社會治理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及風險隱患,為科學決策提供有力依據。

此外,該區還開發推廣了訴前調解小程序,當事人遭遇簡單且爭議不大的矛盾糾紛時,掃描小程序二維碼填寫糾紛信息,綜治中心接收后,迅速協調相關職能部門與當事人對接,開展專業調解,提高了群眾對社會治理工作的滿意度。全面推進19個鄉鎮(街道)社會治理指揮中心和各村級社會治理研判室建設運行,構建起“區—鄉—村—網格”四級穿透指揮體系,在防汛救災、秸稈禁燒、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周口市淮陽區社會治理指揮調度中心工作人員正在運用一體化指揮平臺轉辦各類事項

堅持促聯動

匯聚治理“眾能量”

淮陽區綜治中心著力加強入駐單位及平安建設成員單位的協作配合,構建“黨建+一中心N平臺”社會治理體系。該中心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對各入駐單位工作人員的管理,通過會商研判、交流轉辦等方式加強各部門的協作配合。各單位主動參與綜治中心建設運行,形成了強大的工作合力。據介紹,該區制定了55大類338小項信息平臺上報事項清單,建立了“網格管理員—鄉級—區級”的三級流轉和處置機制,使90%以上問題在基層得到了化解;同時,通過大數據預警分析,推動信訪量同比下降32%。

“社會治理是社會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我們通過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強化了平臺支撐和牽引能力,推動了基層社會治理從‘控事穩局’向‘深耕善治’的有效轉型,為推進基層高效能治理注入了強大動力。”淮陽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春華表示,將通過持續探索創新,謀劃更多特色應用,為群眾提供“最多跑一地”的高效服務,更加高效便捷地服務群眾、化解矛盾,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加碼”“升溫”。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