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法理組團”筑防線 “溫情共治”紓民憂 湖北咸安創新治理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
時間:2025-05-14 14:24來源:湖北長安網責任編輯: 陳言

“叮!”5月6日晚11點,湖北咸寧市咸安區綜治中心網絡平臺彈出一條新消息:“感謝官埠橋派出所饒警官、唐警官!被拖欠的3萬元工資到賬了!”市民朱女士的致謝信瞬間點亮值班大廳屏幕。

此刻,浮山街道警務室內,市民黃先生的“云端點贊”同步抵達:“唐警官公正熱情耐心,解決了我的實際問題,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區,致電表揚!”

今年以來,咸安綜治中心平臺已收到22條這樣的“云端點贊”。數據顯示,全區矛盾糾紛化解率100%,群眾滿意度達97.3%。從“指尖”到“心間”的距離,正丈量著咸安基層治理從“物理整合”向“化學融合”的深刻躍遷。

服務下沉,做精源頭預防

“漏水陽臺也能當教材?民警現場教我們怎么用《民法典》維權!”咸安區馬橋鎮泉某庭小區業主王先生感慨。

針對開發商與業主矛盾激增問題,馬橋派出所將調解陣地前移至居民樓下,聯合社區組建“診療團隊”,用“消失的綠化帶”“開裂的外墻磚”等真實案例解析法律條款。

民警手把手教授微信聊天記錄固定證據、公共車位依法維權等技能,讓業主直呼“過激維權可能違法,有糾紛就該找綜治中心”。2024年該小區房屋質量糾紛95%在社區化解,“法律門診”成為源頭治理的鮮活樣本。

“去年以來,我們啟動常態坐診+動態巡診+聯合會診的‘三診機制’,分級化解常態化矛盾糾紛,每周二、四在綜治中心開設‘法律門診’,由駐點民警坐班,針對日常糾紛等常見問題提供‘即來即辦’服務!”咸安區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來,咸安公安已對20起涉及多部門的復雜糾紛啟動會商機制,成功化解某小區200戶業主集體訴訟重大風險。

多元共治,做實矛盾化解

去年7月凌晨,雙溪橋鎮暴雨中一輛涉水車輛釀成乘客溺亡悲劇。

面對家屬“賠償難”與肇事方“無力賠”的僵局,咸安區公安局打出“法治+共治”組合拳:刑事立案亮底線、靶向普法破心結、多元聯動兜住底。

針對賠償能力與訴求落差等核心問題,咸安公安統籌治安、法制、派出所等警種力量,聯合屬地政府多次召開案情研判會,就關鍵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在咸安區綜治中心調解現場,公安機關發揮“穿針引線”關鍵作用。法制大隊民警協同法學會專家駐點綜治中心,用10起類案判決引導家屬預期,向肇事方親屬展示交通肇事罪量刑標準。協調銀保監、民政等5部門現場答疑,開辟司法救助金申領綠色通道。

“民警既講透了法理,又守住了人情。”這場情法交融的調解中,公安機關穿針引線促成三方和解,家屬多番致謝。

依托“情指行”系統,咸安公安建立起矛盾糾紛“紅橙黃”三色預警響應機制,協同司法、民政、人社等部門建立會商機制,針對交通事故、勞資糾紛等6類高發矛盾,聯合出臺《操作指引》,2024年以來通過預警會商機制提前介入矛盾糾紛117起,化解率達94.7%。

機制創新,做強長效治理

“李大姐一嗓子,露天KTV音量降了八成!”永安派出所“陽光義警隊”首日上崗即顯威力。

這支由民警、社區大媽組成的隊伍,采取“治安巡邏+柔性治理”雙軌模式:夜巡組排查7處老舊車棚消防隱患,宣教組發放反詐手冊200余份,用“鄰里情話”化解廣場舞噪音糾紛5起。

支撐鮮活實踐的是一套機制創新。咸安公安始終踐行“派出所主防”理念,深入探索“專業警務+群眾路線”的融合機制,積極建設“社區民警+村輔+社區干部+治安積極分子”的警務團隊,將消防檢查、散裝汽油溯源管理等專業警務與群防群治有機結合,涌現出“浮山義警”“陽光義警隊”等一批特色警務團隊。

在陽光社區,義警隊對轄區加油站開展“滅火器有效期+消防通道暢通”雙核查;在商業街區,“移動宣傳站”與“平安護航”行動形成治安防控雙保險;針對近期頻發的拉車門盜竊案,隊員們街邊逐戶檢查車輛是否鎖閉,對未關車窗汽車車主當面提醒,將隱患消除在案發前……

浮山派出所“警民共治會客廳”、黃畈社區“桂鄉管家”等品牌遍地開花,推動90%以上矛盾在社區終結。金桂社區送來“警民共鑄和諧家園”錦旗時,社區書記對浮山派出所民警豎起大拇指:“刑事警情降27%,這就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結的果!”

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全區盜竊警情同比下降23%,群眾安全感測評達98.6%。

從“法律門診”源頭截流,到“三步走”破局重大矛盾,再到義警隊激活長效治理,咸安公安用“預防—化解—鞏固”的全鏈條實踐,書寫了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基層答卷。服務有溫度、法治有力度、共治有精度,這正是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生動注腳。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