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肇慶大旺公安城區派出所高效排風險解糾紛除隱患
時間:2025-08-09 10:09來源:肇慶政法、南方日報責任編輯: 安羽

“剛上班三天就被你們找到了……”廣東省肇慶市公安局大旺分局城區派出所民警的突然出現,讓涉案近200萬元、被兩地追逃的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劉某滿臉驚愕。這得益于城區派出所為服務企業招工“背調”廣泛使用的“社區排雷”智能模型。如今,這雙“科技眼”已成為精準鎖定犯罪嫌疑人的利器。此案的高效處置,正是該所深耕“警企融合”治理模式、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注腳。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工業科技新城的守護者,這個僅有27名民警、39名輔警的城區派出所,依托“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模式,創新構建“警企融合”治理體系,織就聯防聯控、矛盾聯調、服務聯動的平安網絡,先后4次榮立集體三等功、“全省優秀公安基層單位”,2023年躋身“全省五星公安派出所”,2025年獲評“全國一級公安派出所”。

科技鑄盾感知風險于未發

“四川省儀隴警方網上追逃人員鄧某在轄區活動!”去年國慶假期,一條來自大旺分局大數據實戰中心的指令打破了平靜。辦案民警立即啟動“社區排雷”模型,迅速鎖定其藏身于某建筑項目工地。網格巡邏民警聞令而動,僅用兩小時便將鄧某抓獲。經查,鄧某系危險駕駛罪監外執行期間不服收監而潛逃,4天后被順利移交四川警方。

民警在大型活動現場執勤。

“社區排雷”模型的核心在于聯動企業,定期獲取新入職員工名冊,實現人員精準管控。2024年以來,依托該模型已成功抓獲在逃人員36名,將風險隱患化解于前端。

這背后,是城區派出所科技賦能下平安防線的全面升級。60個集“門禁+視頻+人臉識別”于一體的智感安防小區構成智慧平臺,深度融合打擊破案、流動人口管理、重點防護等數據分析模塊。2023年以來,平臺精準預警風險2850起,助力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308名,街面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52.3%,科技力量正轉化為觸手可及的安全感。

聯動為橋化解矛盾于微瀾

“他們倆打起來了!”今年3月的一個傍晚,轄區某物流園警企聯防隊員向派出所通報一起糾紛,民警迅速趕赴現場。原來,盧先生與同事因工作發生沖突,處警路上民警指導廠區保安、生產、人事等負責人一同先行前往企業“和諧室”開展聯合調解。經警企共同工作,盧先生與同事就賠償達成一致,廠方也就管理不恰當之處做出調整,糾紛圓滿解決。

在派出所推動下,29家重點企業、醫院設立了“和諧室”,由保安、人事骨干組建專業調解小隊,派出所全程指導規范流程。2023年以來,“和諧室”就地化解勞資、工傷等內部糾紛78起,源頭化解率超98%,涉企糾紛類警情斷崖式下降90%,真正做到“小事不出廠區”。社區民警定期入企開展“風險體檢”,從合同審查到安全生產隱患,手把手指導企業規避風險。今年5月,民警帶著反詐手冊和案例視頻走進高校,一堂生動的反詐講座讓“兼職刷單”“校園貸”等騙局無處遁形。

共治網絡從企業延伸到社區。15個大型小區的189名黨員骨干、熱心樓長、社區律師組成“身邊人”調解組,依托“紅色物業”平臺,以“拉家常”“茶桌調解”等溫情方式化解鄰里糾紛。從租賃車位爭執當場和解,到押金糾紛握手言歡,2023年以來,“身邊人”成功化解糾紛221起,成功率超95%,居民滿意度達100%。

面對復雜矛盾,“1+1+N”聯動化解機制高效運轉:派出所作為“首站”穩控現場、固定證據;對需多部門協同的糾紛,通過110指揮平臺快速派單處置;區綜治中心后端協同相關單位化解,形成治理閉環。2023年至今,該機制成功調處涉企案件442宗,妥善處置敏感事件70余起,轄區多年來民轉刑、刑轉命案件“零發生”。

調解組以“拉家常”“茶桌調解”等溫情方式化解鄰里糾紛。

服務暖心丈量民生于細微

“真神速!4小時就破案了!”今年4月,某快遞站工作人員在“平安先鋒”聯防群里為警方點贊。原來,該站發現一取件人以“未收貨”為由申請賠償后立即消失,聯防群內信息迅速反饋,民警馬上追蹤,詐騙嫌疑人莫某應聲落網。

這背后是“鐵腳板”走出的服務零距離。城區派出所構建“一中心三鏈九格”黨建網絡,所領導、社區民警100%進入街道、居委班子。2023年以來,牽頭化解重大風險隱患21起,涉警類重復信訪量同比下降85%。173名“平安先鋒騎手”、141名“智慧停車義務巡邏隊”成員化身“移動感知單元”,2023年以來上報風險隱患線索346條,助力民警在警情發生前化解矛盾82起。

民輔警今年春節假期在轄區走訪,與小朋友交流。

今年4月,一名外賣騎手與店主沖突欲持刀相向,同在店內的“先鋒騎手”立即通報,民警5分鐘趕到化險為夷,變“被動響應”為“主動感知”。

45人的機動志愿服務隊中,10名骨干駐守校園安保一線,成立以來校園及周邊學生安全事故“零發案”。近兩年提供線索86條,協助抓獲嫌疑人103名,參與巡邏超500人次。24小時便民自助辦證廳、社區企業線上聯絡群的“24小時響應”,讓群眾咨詢“秒回”、問題“快辦”,年均線上響應需求300余次,解決率達98%。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