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督辦的‘6·16’特大跨省銷售偽劣種子案目前已移交給海南省檢察院,檢察機關正在對該案審查起訴。”10月18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公安局“6·16”專案組辦案民警張秀冰介紹,白沙警方克服重重困難,通過跨區警務協作,一舉搗毀常年以黑龍江省尚志市某種業育種中心為掩護制售假毛豆種子的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查獲一批在售無標簽假毛豆種子,查明了流向9省市(區)的假種子渠道。
白沙公安局辦案民警將抓獲的犯罪嫌疑人從黑龍江押解回海南白沙
線索移送
種植戶毛豆絕收
2022年6月16日,白沙公安局接到白沙綜合行政執法局移送線索:周某林等人涉嫌制售假毛豆種子,導致豆農受到較大經濟損失。
線索顯示,在臨高和儋州從事毛豆種植的賈某和鄧某,于2021年11月份前后,在白沙邦溪鎮從周某林手上購買了數千斤的毛豆種子,先后播種在自己承包的田地里。
2022年2月前后,到了毛豆成熟期,他們發現成果的毛豆外殼碩大,但豆子很小,無法出售。
“我們有多年的毛豆種植經驗,當時看到成熟的毛豆果,感覺不妙,認為應該是種子出了問題。”鄧某告訴記者,為了減少損失,他嘗試著摘了一些毛豆到市場出售,結果市場不認可,根本賣不出去,導致他當年種植的毛豆血本無歸。為了弄清情況,他們找到了周某林。
“在周某林的毛豆地里,我們發現他種的毛豆與我們種出來的一樣。”賈某說,周某林當時承認種子有問題,稱已經聯系了種子公司,并表示一定給他們一個結果。2022年6月,鄧某等人在等待周某林無果后,向白沙綜合行政執法局舉報。
海南省公安廳、省農業廳聯合白沙公安局,在黑龍江尚志市公安局、農業農村局配合下的抓捕現場,圖中為嫌疑人指認假冒偽劣種子
立案偵查
14名種植戶毛豆受損
“我們接到綜治執法局移送的線索后,經立案偵查,認為可能還有其他毛豆種植戶購買了同樣的種子。”張秀冰介紹,于是他們進行了走訪。
“我們根據相關線索,以白沙為軸,向四周展開了走訪,10天時間走訪了8個市縣。”辦案民警符少軍介紹,他們在白沙黎族自治縣、儋州市、臨高縣、昌江黎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等5個市縣,發現有14名毛豆種植戶購買了同樣的種子,播種面積達1900多畝,都存在成果期無收成的情況。
因該案涉及的豆農多,涉及的農田面積大,且涉種子案件,在白沙屬首例。為維護豆農合法權益,保護好營商環境,白沙副縣長、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郭玉斌抽調精干警力成立“6·16”專案組,自己任組長,時任分管副局長洪佐兒任副組長,以“搗窩點、打團伙、摧網絡”的工作思路展開偵查。
固定證據
聯系相關部門進行鑒定
“本案的重點是先確定豆農們使用種子的真假,也就是說,種子的真假是本案定性的依據,也是鑒定豆農受損的核算依據。”張秀冰介紹,可惜案件線索移交時,最佳的取證時機已消失,使辦案工作陷入被動局面。
據了解,毛豆在海南種植最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地區,每年的10月至12月是播種期,第二年的1月至4月是采摘期。
“該案線索移交時間是2022年6月。豆農們向相關部門舉報時,他們種植的毛豆地都一片荒蕪了,無法找到成熟后的毛豆成果,也無法估計豆農的損失。”符少軍說,還好他們走訪時,在5個市縣的豆農那里提取了部分遺留的涉案毛豆種子。
為了弄清楚毛豆種子的真假,以及豆農的經濟損失,警方聯系白沙檢察院,警檢聯動強化調查,固定證據,提升案件質量。專案組民警走訪農業相關部門,找到種子專家、農學專家指導,尋找種子鑒定機構進行種子鑒定,聯系氣象、統計等部門,讓他們提供相關的數據及技術支持,核算豆農經濟損失等。
2022年10月18日,經相關種子質量分子檢測中心鑒定,14名種植戶種植的涉案毛豆種子以非種子冒充種子、以劣質種子冒充優質品種種子,包裝袋上無標簽、無產地、無質量指標、無檢疫證明編號、無種子生產及經營許可證編號或審定公號等,且發芽率不合格,被認定為假種子。
同時,專案組在調查中查出,14名豆農總計購買了39000余斤假種子,僅假種子(不計種植后的損失)就造成豆農直接經濟損失約80萬元。
順藤摸瓜
一份協議揪出販售假種子鏈
“確認毛豆種子是假種子后,我們根據掌握的線索,依法傳喚涉案嫌疑人周某林,但發現他已經離開海南。”張秀冰介紹,在偵查中,他們發現周某林與賈某簽訂的一份手寫《協議》,也就是在這份協議里,發現周某林所售種子的來源。
“這份協議是2022年3月17日簽訂的。當時我種的第一批毛豆成果后,發現與之前種的毛豆不一樣,我為此找到周某林,他讓我給他4個月左右的時間,便于追究種子公司的責任,然后按照每畝地2500元給我賠償,于是雙方簽訂了這份協議。”賈某說,周某林簽完協議后,還煞有介事地稱自己聘請了2名律師,已經找到了種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準備到法院起訴。然而,3個月過去后,當聯系不到周某林時,他才意識到可能被騙了。
專案組根據協議和周某林與豆農之間的來往情況,理清了案件的來龍去脈。
2021年11月初,到了毛豆種植季節,豆農卻買不到毛豆種子。當他們正在犯愁時,聽說白沙邦溪鎮周某林有種子出售,于是就聯系到周某林。在與周某林交往中,知道周某林在當地種植毛豆小有名氣,也種了100多畝毛豆,同時,周某林又向豆農介紹了劉某恒。劉某恒稱自己是黑龍江一種子公司的技術員,毛豆種子的質量很好。
豆農出于急需,也出于對周某林的信任,口口相傳中,14名豆農在周某林處購買了4.5萬斤毛豆種子。
豆農們滿懷期待地種下毛豆種子后,沒想到在收獲的季節大失所望,幾乎顆粒無收。
專案組經偵查,一條販售種子的鏈條清晰地呈現了出來。
2021年10月初,周某林認識劉某恒后,從劉某恒處獲取了毛豆種子,并加價出售給海南5市縣的豆農。而劉某恒的種子來源于黑龍江省哈爾濱龐某寶經營的一家種業育種中心。
溯源挖根
跨省追捕抓獲5人
“我們通過線索摸到涉假種子源頭后,經偵查,發現龐某寶經營的種子公司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尚志市,并獲知其經營的種子中并不包含毛豆種子,也就是說,涉案的龐某寶沒有銷售毛豆種子的資質。”張秀冰說,他們在偵查中發現,龐某寶的種子公司其實是一個家庭作坊。其與父親、妻子低價購進毛豆后,經再次包裝,以毛豆種子出售。
“省公安廳治安總隊、旅游與環境資源警察總隊和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派出精干力量與我們一同遠赴黑龍江并肩作戰,使案件取得實質性突破。”符少軍介紹,專案組以網上通緝和現場抓捕相結合的方式,先后3次到黑龍江實施抓捕。
2022年9月12日,在黑龍江哈爾濱市賓縣公安局的配合下,周某林落網;同年11月23日,劉某恒在黑龍江省嫩江市被抓獲。
白沙公安局在黑龍江省賓縣公安局配合下,抓獲出逃嫌疑人周某林,圖為機場押解辦理交接手續
2023年4月13日,在省公安廳統一指揮下,在屬地公安機關、屬地農業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專案組精準調度、精準布警、精準出擊,在黑龍江省尚志市一種業育種中心抓獲了龐某寶等3名犯罪嫌疑人,現場查獲一批在售無標簽假毛豆種子及包裝材料等。
5名犯罪嫌疑人落網后,專案組經過進一步深挖,成功將嫌疑人售往北京、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山西、內蒙古、云南、河南等9省市(區)的種子渠道“挖出”。
目前,該案已移送海南省檢察院審查起訴。(記者宋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