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兩名“小孩哥”的舉動引發眾多網友怒贊表揚“厲害了小孩哥”,同時也有網友調侃“建議獎勵語文黃岡一份”,究竟是咋回事?
4月8日,富順縣板橋鎮某小學的小偉和小勇上學途中意外發現一株可疑植物。“我們在田地旁看到一株花朵為紫紅色的植株,第一反應就是在學校禁毒宣傳課上見過的罌粟……”小偉說因為罌粟和虞美人相似,兩人也不敢肯定。
晚上回去后,小勇找出了學校發的禁毒知識手冊和手冊中罌粟的圖片進行對比,“核對后,我發現這株紫紅色花的特征與手冊上描述的罌粟一樣,花苞是卵狀,莖上光滑無毛,也比一般的花要粗壯。”于是,在第二天上學的路上,兩人果斷報了警。“警察叔叔,我們在這里發現了毒品(lì)粟!”報警的時候“小孩哥”讀錯了字但警方成功“秒懂”。
富順縣板橋派出所接到110報警中心的指令后民警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經確認,該植株確實為野生罌粟民警隨即將其全部鏟除、直接銷毀同時排查了周邊有無其他植株。
“兩個小孩為了確保罌粟植株不被轉移,一直在現場等候,上學都遲到了。”事后民警專程把兩人送回學校,并在班里公開表揚發現罌粟后沉著冷靜。
確認后第一時間報警網友紛紛為“小孩哥”點贊:“膽大心細,好樣的!”“禁毒意識深入人心”!
“因為這個事我倆火了,同學們都喊我們‘禁毒小英雄’!”4月16日,小偉和小勇高興地說道。
板橋派出所民警表示:“孩子的識毒、防毒、拒毒意識很強,也給大家樹立了很好的榜樣。當前氣溫逐漸回暖,正是罌粟生長旺盛的季節,大家如果發現野生罌粟或非法種植罌粟的,應立即向公安機關舉報。”該民警也表示,孩子能夠迅速認出毒品,和學校扎實的科普教育分不開。
據悉,目前,富順全縣已建成79所中小學禁毒微基地和1所縣級禁毒教育基地,通過VR體驗、仿真毒品展示、互動問答等形式,讓學生直觀了解毒品危害。
文中“小偉”和“小勇”均為化名
(歐陽一銘 郭建民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公安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