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文旅融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四川正以戰略視野書寫“詩與遠方”的新篇章。四川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聚焦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這一時代命題,為擦亮“天府之國、熊貓家園、古蜀文明、安逸四川”金名片謀篇布局。在這幅壯闊的文旅畫卷中,平安是最厚重的底色——從雪山草地的巡邏民警到千年大佛旁的守護者,四川公安以“守護文明根脈”的使命擔當,構建起文旅經濟的安全屏障。
清晨6點,天光微亮,樂山大佛景區凌云山道上已響起腳步聲。樂山市公安局樂山大佛風景名勝區分局大佛派出所負責人張翼和同事開始了一天最早的巡邏。他們的手電光掃過崖壁,在積雨后的青苔上稍作停留——“這段路雨后易滑,要加強防滑措施。”張翼在本子上記下待辦事項。此時,三江匯流處泛起晨霧,71米高的千年大佛在霧中若隱若現,仿佛與這群守護者默契對望。
這樣的場景,在樂山大佛景區已持續7600多個日夜。自2004年景區公安分局(以下簡稱分局)成立以來,這支平均年齡38歲的隊伍,用科技與溫情為這座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構筑起立體化防護網。2024年,景區游客量突破78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一年以來,分局共為游客提供各類咨詢服務2.5萬余次,尋回走失游客182人次,收到游客表揚信32封、錦旗38面,獲得中外游客一致好評。
近年來,分局用科技賦能與人文關懷相結合的現代警務模式,讓樂山大佛煥發永恒魅力。
智慧守護
給千年大佛穿上“科技盔甲”
“請穿藍條紋襯衫的游客注意,你已靠近護欄危險區域?!苯衲晡逡患倨?,大佛九曲棧道旁突然響起的擴音器提醒,讓正探身拍照的成都游客張先生驚出一身冷汗。民警在群眾中來回穿梭,通過手上的擴音器不時提醒游客“請大家注意安全、看好小朋友、保管好隨身物品”。
樂山公安堅決守住暴恐事件“零發生”的底線,加強對重點人員、重點群體的情報信息收集、風險評估和預警,全力推進反恐“一化三體系”建設,推動管委會增設高清監控480路,建成重點人員風險防控預警系統和電子圍欄熱點采集系統,管委會購票實名制系統數據已接入公安內網,針對景區防控管控的DeepSeek大模型應用系統正在建設中,預計國慶節前投入使用。
“大佛的守護需要‘千里眼’和‘順風耳’?!狈志智橹钢行拿窬T乂展示著情指中心大屏:480路高清攝像頭實時監控,電子圍欄自動捕捉異常熱點,實名購票系統與公安數據聯網碰撞分析。“就像給大佛穿了件隱形的防護服。”在山頂執勤的張翼說道。
溫情警務
“旅游警察”為游客保駕護航
“警察同志,我媽媽不知道走哪里去了!”2024年10月3日15時,青海游客樊某壽著急地報了警。樊某壽稱,他的母親樊某菊在景區內走失,母親不識字,又不接電話,他非常著急。接警后,分局烏尤派出所值班民警立即通知九曲棧道出口、東方佛都后棧道出口、南門出口、東門出口值勤民警注意查找,找到樊某壽了解詳細情況。
由于樊某菊是主動出走,不接電話,也不回應景區廣播,民警們只能在人山人海的景區一遍一遍地毯式搜尋,但四五個小時過去了,也沒發現她的蹤跡。
最后,監控組民警通過回放景區監控,發現樊某菊大約在17時左右從東門離開景區。19時30分左右,民警最終在樂山岷江二橋橋頭一酒店處將樊某菊找到。
樊某壽和父親見到母親時,樊某菊只是流淚,一言不發。見到如此場景,民警趕緊將一家人拉坐在旁邊會議室,耐心疏導。最終,母子二人重歸于好。樊某壽向民警一再表達感謝之后,帶著父母離開了。
這樣的故事比比皆是:民警為外國游客緊急辦理臨時身份證明,讓誤丟護照的一家人如期登機;“公-法-僧”矛盾糾紛調解隊用佛教典故化解商戶糾紛,當事雙方最終在彌勒殿前握手言和。
淬火礪劍
用腳步與汗水鍛造鐵軍
7月3日,凌晨2點的大佛派出所值班室里,民警范國民往腳踝上貼膏藥——因為連續值守落下了腱鞘炎。桌上攤開的工作日記,夾著他孩子畫的“爸爸和大佛”簡筆畫。
“我們既要當‘佛系’服務者,更要做‘硬核’守護者。”分局政工室負責人鄧皓文說道,今年以來,12名民輔警因快速處置險情獲戰時表彰。
夜幕降臨,大佛在燈光中重現莊嚴。民警宋威完成最后一輪巡查,耳機里傳來指揮中心通報:“今日接待游客1.7萬人次,零刑事警情,五起求助已全部處置,找回走失小孩1人。”江風吹過他的警徽,與大佛佛髻上的星光一同閃爍。正如分局民警們的那句誓言:“你凝視千年眾生,我們守護此刻安寧?!?/p>
樂山大佛的巖壁上有1051個發髻,恰似民警的1051種守護方式。當科技賦能遇上人文關懷,當鐵紀嚴規融入佛理禪意,這座千年古跡見證的,正是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巴蜀大地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