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西藏自治區那曲市班戈縣人民法院青龍東嘎法庭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理念,聚焦“三個便于”“三個服務”“三個優化”,以推行法庭“輪駐”機制為依托,主動融入“黨委領導、多元參與”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積極探索“矛盾不上交”舉措,實現訴訟服務更加貼近群眾、矛盾化解更加協同共治、風險防控更加靠前精準、審判實效更加多元輻射,在基層“泥土”根植法治“沃土”,賦能“輪駐”1+1>2聚合效應,推動“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工作走深走實。
破解“案多人少”瓶頸 將行動“指尖”變“腳力”
去年以來,班戈法院黨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本著“沉下去、俯下身”的工作原則,班子成員立足法庭職能定位,先后深入青龍東嘎法庭實地調研,“以布局合理化、功能實效化、工作特色化”為發展方向,群策群力研究部署,制定《基層法庭輪流派駐實施辦法》,組建“輪駐”法庭團隊,推行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聘用人員“四要素·雙組合”模式,輪流在法庭駐點,期間以巡回方式的“隨即響應”與定期在崗的“服務不斷”相結合,開展常態化矛盾糾紛隱患排查、點對點法律咨詢解答、訂單式法治宣傳服務,做到真駐真學真干,不當“走讀式干部”“掛名干部”,作為錘煉作風、增強本領的重要途徑,實現干警身入心至,實干“煉金”,有效緩解人案矛盾,做實法庭實質運作。
探索“融合路徑”模式 讓質效“并進”變“雙升”
“輪駐”法庭團隊堅持以“法庭”為重心,認真落實“抓前端、治未病”,與入駐法庭警務室、檢察室、司法所共享信息,深化司法協作,凝聚政法力量形成工作合力。落實“羌‘三顧九步’工作法”,傳承“羌”調解理念,利用“羌”調解室溫馨、和諧的調解氛圍,與綜治辦、人民調解員、鄉賢、村“兩委”等社會綜治力量充分融合,形成多元調解合力,發揮好專業指導作用,激活基層組織解紛潛能?!拜嗰v”干警充分發揮調解優勢,順利幫調涉旅游新村建設征地糾紛等矛盾,解開群眾“心疙瘩”,及時妥善處置糾紛,使得向前促進糾紛源頭化解,向后促進糾紛實質化解,推動自身角色從“小法庭”向“大平臺”轉變,推動轄區案件受理量同比下降20%,其中民事案件下降12%,涉訴信訪案件下降8%,群眾滿意度100%。
深耕“一竿到底”服務 為群眾“作為”變“勇為”
青龍東嘎法庭緊扣履職之要,聚焦鄉村宜居宜業,社會和諧和睦,創新打造圣象天門旅游法庭,依托車載科技流動法庭延伸服務半徑,拓寬服務渠道。在“實”字上抓細化,“快”字上做文章,“便”字上下功夫,“解”字上求實效,通過巡回審判、巡回宣傳等方式為游客提供高效快捷的司法服務,同時積極探索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推進綠色發展提供司法保障。
不斷夯實駐村鄉鎮社會治理工作基層基礎,幫助建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堅持與村“兩委”、人民調解員等基層綜治力量有效融合,通過走村入戶察民情、傳黨音、聚民心,夯實戰斗堡壘?;怼胺ㄖ沃v師”將法言法語溫情輸出,讓司法力量提前介入群眾小事、難事、急事,以黨員示范引領,推進政治建黨,強化源頭治理,推動黨建業務融合共建,讓群眾就近就便解決煩心事、糟心事,讓法治之光照亮草原牧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