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鞏固深化“基本解決執行難”成果,健全完善解決執行難長效機制?
“堅持黨委堅強領導,各地各部門共同努力,社會各界支持配合,法院履職盡責,合力攻堅,推進執行難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推動我省‘切實解決執行難’工作實現新突破。”2023年陜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會議和陜西省“切實解決執行難”府院聯動工作推進會議指明了方向、開具了良方。
有方向就有動力源,有良方就能解難題。陜西法院以聯動執行“骨頭案”,創新方法“降增量”,科技支撐“快車道”,給出破解執行難題“最優解”。
今年1至9月,全省法院新收各類執行案件(含恢復執行和保全案件)29.55萬件,下降12.65%,多項指標列全國前列,其中執行到位率71.01%,同比上升23.58個百分點,提升效果最為明顯。
經過一年多實踐,陜西法院執行改革創新舉措經歷了考驗,上交了一份亮麗的答卷。
聚合力:聯動執行“骨頭案”
2018年開始,陜西法院堅持系統觀念、問題導向,連續開展“三秦颶風”執行專項行動,各級法院落實要求,統籌推進、掛圖作戰、攻堅克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種好自己的“責任田”,一案一策精準執行,迅速兌現了人民群眾的勝訴權益。
5年間,執結涉民生案件13.88萬件,執行到位金額68.9億元,司法救助2693人4881.4萬元。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陜西法院也發現,因為多種因素影響,仍會有少數案件長期不能有效推進,成為一批“骨頭案”。
2023年6月,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各中院探索推進交叉執行,以最強的力量、最強的措施堅決啃下“硬骨頭”。
“我撕毀法院文書不對,當時情緒過激了,請給我一些時間認真消化。”在原告姜某訴被告張某排除妨害一案中,張某沒有上訴,也不履行執行義務,當執行法官出示法律文書強制執行時,情緒激動當場撕毀法律文書,甚至在被行政拘留后,仍不履行義務。今年1月17日,該案被移交給渭南市華州區人民法院。華州區法院執行局局長彌繼峰拿到案件卷宗,看到張某在看守所還在使用緩兵之計時,不由皺了皺眉,這明顯又是一個“骨頭案”。
他立即組織案情分析會,大家對案情進行細致分析和討論后,一致認為有信心啃下“硬骨頭”。
承辦法官先后三次與張某面談未果后,口頭發出限期遷出執行通知。張某仍無視,拒不履行搬遷義務,案件進展甚微。
無奈下,承辦法官決定升級執行強度,4月24日,在張某住所地張貼強制遷出公告。
“法院欺負人哩,看誰敢動我的房子,我就是死也要死在我屋里!”面對張某過激行為,承辦法官果斷對其進行強制傳喚。在長達2個小時釋法明理后,張某表示:“再給我一個月的準備時間,我到時候自行搬出。”
一個月后,張某故態復萌,執行團隊決定改變思路。
7月30日,在張某又一次拒絕履行義務的情況下,華州區法院對其作出司法拘留15日的決定。拘留期限屆滿前一天,彌繼峰前往拘留所對張某釋法明理,見其不為所動,遂表示準備向公安機關移送其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資料,并向其介紹了該罪名量刑標準和受刑事處罰后可能受到的影響。
“我這下想通了,我坐牢了叫娃今后咋活人哩,我愿意配合法院立即搬遷。”在強大的政策威懾下,張某終于開始配合執行。
“我們已經幫助你找好房子了,姜某也同意給你解決一年的房租。”聽到執行法官的安排,張某陷入了深深的內疚:“感謝法官的付出,以前是我行為莽撞,給大家帶來了太多麻煩。”
彌繼峰趁熱打鐵將張某從拘留所提押至涉案房屋前,在渭南市公證處工作人員見證下,幫助張某搬離涉案房屋,遷入租賃房予以安頓,至此該案件順利執結。
實施交叉執行,在提高執行工作效率的同時,還在法院之間形成有力監督,有效地防止了權力、關系、人情等因素干擾,對濫用執行權乃至執行腐敗等問題起到遏制作用。截至目前,陜西法院共交叉執行案件3735件,取得實質進展或執結案件1143件,執行到位金額10.68億元。
挖潛力:創新方法“降增量”
一張蓋了法院公章的A4紙,在不影響債權債務關系情況下,為銀行核銷不良債務提速百倍,寫下陜西探索優化金融營商環境的新注腳。
“今天辦理了10份金融不良債權核銷預查證明,以前要走半年的程序,現在一天就能搞定。”7月25日,走出漢中市漢臺區人民法院大門,中國農業銀行漢臺區支行資產保全部陳經理對工作效率的提升非常滿意。
長久以來,陳經理最頭疼的就是處置客戶銀行信用卡逾期還款核銷,首先需要到人民法院起訴,勝訴后再申請執行,執行法官窮盡核查手段確認該客戶確實無力償還后,作出終結本次執行裁定,拿到終本裁定書,監管部門才能為該銀行依規核銷呆賬。
這樣一套流程,往往需要走近一年,最快也要半年。
今年3月26日,陳經理接到一個好消息,陜西高院在漢臺區法院等部分法院試點推行“核銷預查證明制度”,試點法院在受理2人以下自然人借款人、標的額30萬元以下的無擔保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信用卡糾紛時,經金融機構申請,法院經審查就可以直接開具“預查證明”。
“程序簡化幅度這么大!開始我以為是謠傳,就沒相信,后來還專門到漢臺區法院求證。”陳經理對記者表示。
自試點以來,陜西法院開具《金融不良債權核銷預查證明》共計2262份。
“實踐證明,核銷預查證明制度既有效避免了同一債務人不必要的訴訟和執行重復立案,又大大縮短了處理不良債務的周期和成本。”漢臺區法院民二庭庭長胡喆表示。
同時,遠在商洛市丹鳳縣,劉某等4名村民也在陜西高院推進的一項執行工作改革中獲益。
劉某等4人遭遇包工頭惡意欠薪,無奈之下訴至丹鳳縣人民法院庾嶺人民法庭,今年6月,法庭作出裁決支持村民。隨后,辦案法官又化身執行法官,和村干部一起上門做包工頭工作,當天就讓劉某等人拿到勞務費。
該案之所以能高效執結,要得益于陜西法院在人民法庭推進的“審執結合”新模式,該模式借助人民法庭熟悉審判、深入基層的便利條件,真正做到審判兼顧執行、執行熟悉審判,不但減輕了當事人負擔,還提高了執行效率。據悉,陜西省已有93個人民法庭實現“審執結合”,累計辦理執行案件641件,執行到位金額6449.5萬元。
今年以來,陜西法院還通過在全省法院審判系統嵌入“關于不履行生效裁判法律后果告知書”,建立風險提示和執前督促工作機制,將執行工作納入考核,提高干警工作積極性等方式進行內部挖潛,打出一套從源頭破解執行難工作的組合拳。今年1至6月,陜西法院新收執行案件降幅居全國前五位。
添動力:科技支撐“快車道”
“您好,請問您辦理什么業務?”
“您的業務請到3號窗口辦理。”
“來之前,我還愁摸不清門路、找不到人。沒想到來之后,不到半個小時,事情就辦好了。”7月29日,當事人張某對榆林市榆陽區人民法院工作人員的工作非常滿意,臉上一掃之前的陰霾,笑容輕松。
張某稱贊的是榆陽區法院一站式執行事務服務中心,在這里,寬敞明亮的空間、干凈整潔的環境讓他感覺舒適,工作人員細致貼心的服務讓他更是倍感舒心。
據介紹,該中心2023年初在全省率先建成,置身其中可以深刻感覺到科技感滿滿、信息化十足。“智慧查控執行員”系統,實現24小時自助批量查詢、批量凍結、續封等全流程服務;電子卷宗“智能中間庫”能夠對紙質卷宗全流程跟蹤管理、推動執行辦公辦案實現無紙化;“線上”法拍案件執行財產處置協作機制,有效解決了法拍房屋的快速定向詢價難題;與十余家協助單位建立的線上聯動協作機制,有效解決了自動查控被執行人不動產、車輛、公積金難題;“執行110”工作機制,讓干警24小時在線隨時出動……信息化為執行工作插上了高科技翅膀。
“自從榆陽區法院執行事務服務中心建成后,執行立案、信息查詢、線索舉報、案款發放等服務事項可以‘一條龍’辦理,辦事效率有了很大提升,也為我們節約了時間,真的很方便。”一位姓丁的律師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立案感受。
據統計,執行事務服務中心自運行以來,已累計接待當事人5.1萬人次;幫助當事人查詢案件執行情況2.6萬件;為當事人收轉材料856件;代收發執行款項近11億元,極大地提高了辦案質效,較同期相比平均結案天數減少9天。
為進一步加強執行事務集約化、流程化管理,打造一站式高效便捷執行全流程服務體系,今年,神木市人民法院執行事務服務中心迭代升級,2.0版本正式投入使用。事務服務中心以“程序集約、執行提速、來訪速接”為核心,設立執前督促、初次接待等服務窗口,采取柜臺上、會談式的開放辦公方式,真正做到“進門有引導、問詢有回音、訴求有反饋”。
“一站式執行事務服務改革,是落實司法為民、司法便民的一項重要舉措。”陜西高院執行局綜合處副處長黨彬表示,榆陽區法院、神木法院組建執行事務服務中心的成功經驗為全省法院提供了很好的范本,通過突出執行事務服務中心的便民、利民,不但打通了當事人與人民法院之間的雙向溝通渠道,提升了執行效率,還極大提高了人民群眾對執行工作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