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每一滴渭河水都在讀懂生態平安密碼
時間:2025-05-16 16:49來源:陜西警方責任編輯: 李鴿

渭河之畔,碧波蕩漾,蘆葦隨風搖曳,水鳥翩躚起舞。作為西安城北的“生態屏障”,這條滋養古城的母親河,正被一群特殊的“生態衛士”細心守護——陜西省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草灘派出所創新打造“生態警務”模式,用主動警務織密護河網絡,讓渭河的水更清、景更美、生態更安全。

第一招:立體巡查+暖心守護

隱患消除在萌芽,安全護在群眾心

“停!馬上從淺水區上來,這里有暗漩渦!”5月初的傍晚,渭河巡查隊民警隔著喇叭緊急勸阻河道里野泳的年輕人。正值汛期,看似平靜的水面下暗藏危險,民警迅速涉水將3人帶至安全區域,現場化身“安全講師”科普野泳危害。

這支由民警、輔警組成的“渭河生態巡查隊”,每天都會聯合生態環境、水利部門開展巡查。他們有套獨特的“水陸空”立體巡查法:

地面:徒步巡查灘涂濕地,重點排查非法捕撈、傾倒垃圾等行為

空中:無人機搭載熱成像設備24小時巡航,讓隱蔽區域“無所遁形”

聯動:建立“汛期安全預警機制”,針對夏季納涼高峰設置警示牌、救生圈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開展聯合巡查120余次,查處涉生態違法行為23起,勸阻野泳、垂釣等危險行為40余起。巡查隊員說:“我們不僅要護河,更要護好來河邊的每一個人。”


第二招:科技賦能+志愿聯動

候鳥有了“安全驛站”,智能防控顯神威

3月的渭河濕地,數萬只候鳥在此停歇。巡查隊員通過無人機監測發現灘涂有可疑光點,立即聯動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布控,現場查獲非法捕鳥網2張,解救3只野生鸕鶿。“現在有了‘天眼’,可疑人員剛靠近保護區,系統就會自動預警。”所長許朝睿指著監控屏幕說。

草灘派出所的“科技護河”有兩把刷子:一把是智能監控系統,在重點區域布設20余處高清攝像頭,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實時監測水面漂浮物、違規船只、非法傾倒,另外一把就是風險熱力圖,可以依托公安大數據分析歷年案件高發時段、區域,精準部署巡邏警力。

更暖心的是,他們聯合林業部門組建“候鳥守護志愿隊”,發動周邊村民、環保志愿者參與巡護。今年累計開展候鳥保護專項巡查40余次,開展“愛鳥護飛”宣傳活動12場,救助受傷候鳥17只,讓渭河成為候鳥遷徙的“安心驛站”。


第三招:警民攜手+全民參與

1.2萬群眾變身“生態衛士”,共治防線越筑越牢

“李大爺,發現有人往河里倒垃圾記得撥打這個24小時熱線!”民警小張在社區宣講會上遞出聯絡卡。如今在渭河沿岸,像李大爺這樣的“編外巡查員”已有300多人,他們組成“渭河生態衛士”聯盟,通過微信小程序實時上報線索。

派出所的“共治密碼”很簡單:?設立10個生態警務聯絡點,開通微信、電話雙渠道舉報平臺;?每月開展“保護母親河”主題活動,進學校、企業、社區宣講生態保護知識;?開發“渭河生態通”小程序,群眾可實時查看巡查動態、參與護河打卡。

截至5月,派出所今年已收到群眾有效線索18條,開展宣傳活動30余場,覆蓋1.2萬余人。“現在老百姓看到可疑情況比我們還著急,全民護河的氛圍越來越濃了!”社區民警笑著說。


護河不止步!下一站:生態警務2.0

從“被動處警”到“主動預防”,草灘派出所的生態警務實踐印證了一個道理:護河,既要靠“硬核”科技,更要靠“暖心”共治。

正如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負責人所說:“渭河生態保護沒有終點,我們將繼續探索‘生態+警務+民生’融合模式,讓這條千年古河永遠碧波蕩漾”。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