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文運之盛,甲于河西!”沙漠腹地的教育名縣,這樣為莘莘學子撐法治傘、護求學路
時間:2024-11-18 19:47來源:武威市委政法委責任編輯:李鴿

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的甘肅省民勤縣,是遏制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合圍、防止河西走廊東部地區沙漠化的重要生態屏障。

這里又是一塊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土地。早在2800多年以前,這里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創造了著名的“沙井文化”。明清時人才輩出,“賢良接踵,科第蟬聯,文運之盛,甲于河西”,“士民子弟求學之風盛行,競相奪魁之氣不衰”。

一代代民勤人薪火相傳,用理想和信念夯基、靠拼搏和奉獻壘臺,厚植教育情懷、涵養教育精神,鑄就了民勤“甘肅教育名縣”的美譽。

民勤縣將預防治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作為深化“三抓三促”行動和主動創穩行動的重要內容,在預防上下功夫,在治理上求突破,用心用情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2023年甘肅省預防治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現場會在民勤縣召開。2024年6月,民勤縣實驗中學在全省工作推進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

“一處基地”鑄牢法治教育“根據地”

民勤縣在實驗中學打造甘肅省第一批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民勤縣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高標準建設思政、法治、禁毒、民族團結等主題展廳,組織全縣中小學生定期參觀學習。創建省級德育工作“六星校”1所、“五星校”2所,“四星校”5所,“甘肅省依法治校示范校”4所,持續開展普法、學法活動,教育學生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兩大平臺”深耕家校聯動“責任田”

民勤縣搭建家校交流互動平臺和家長交流互動平臺,定期舉行“校園開放日”活動,開通“智慧校園”信息平臺,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動態,及時掌握異常情況并第一時間介入。組建社區“家長學校”7個,組建家長委員會57個,舉行家長委員會座談會、家庭教育講座等活動120余場次,引導家長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

“三項教育”夯實校園育人“主陣地”

民勤縣通過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宣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進一步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識和維權意識,提升預防侵害和風險抵御能力,努力為其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全縣創建市級研學實踐基地9個,結合研學活動創新開展“行走的思政課”“場館里的思政課”,引導青少年筑牢理想信念。全縣各學校法治副校長全面履職,落實開學“法治第一課”“放假后一課”,常態化開展普法和安全教育,協助教育懲戒,保護學生權益。推行“法治副班主任”和“法治副班長”機制,將法治教育融入學校和學生日常管理。在全縣各學校推廣“135”普法微行動(每天晨讀法律知識1分鐘,集會前安全培訓3分鐘,周五放學前安全教育5分鐘),定期開展特色普法教育“十個一”活動,教育引導青少年爭做遵紀守法好公民。在中小學設立心理咨詢室、情緒疏導室,配備心理健康教師,建立“一生一檔”,針對性、精準性、跟蹤式開展心理疏導。

“四項舉措”織密社會協同“防護網”

民勤縣結合平安細胞工程創建,推廣實驗中學“1247N”平安校園創建經驗,“1”體系(“書記—校長—處室—級組—班主任—教師”五級網格化管理體系)織密管理“責任網”,“2”平臺(視頻遠程監控系統、一鍵式緊急報警系統)撐起校園“平安傘”,“4”隊伍(黨建隊伍、管理隊伍、教師隊伍、學生隊伍)守護學生“成長路”,“7”鏈條(制度化的安全管理、具體化的安全責任、多樣化的安全教育、系統化的安全監管、細節化的食品安全、標準化的消防安全、常態化的交通安全)擰緊日常“安全閥”,“N”細胞(每一個學生作為一個細胞)匯集平安“大能量”,校園安防建設實現“4個100%”(中小學幼兒園封閉化管理達標率、專職保安員配備率、一鍵式緊急報警和視頻監控系統配備達標率、“護學崗”設置)。

發揮教育、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動作用,強化校園周邊安全監管。在縣公安局設立未成年人“一站式”辦案中心,依法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實施“結對幫扶·愛心民勤”工程,對108名特殊困難家庭未成年人進行人文關懷、精神關愛、紓困解難。建成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組建“愛心媽媽”團隊,推行“愛心媽媽+困境女童+菜單服務”幫扶模式,周末和節假日對全縣132名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提供關愛幫教服務。打造“未成年人愛心教育驛站”,將近200名留守兒童納入服務視線,開展課后輔導、心理疏導、社會實踐活動,合力為未成年人撐起法治藍天。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