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繚繞的鄉間集市上,叫賣聲里混進了“法言法語”,青菜糧油攤旁竟擺起了法律咨詢“小攤位”——這不是普通的趕集日,而是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司法局“普法趕集”活動!
為深入貫徹“八五”普法規劃,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學到法律知識、享受到法律服務,山丹縣司法局充分依托各鄉鎮傳統集市(趕集日)人流量大、覆蓋范圍廣、群眾參與度高的優勢,以“法治護航美好生活——普法趕集進萬家”為主題,在各鄉鎮全覆蓋開展“普法趕集”活動,讓法治伴著柴米油鹽的溫度,融進鄉村生活的脈搏。
建強先鋒隊伍
讓專業服務“沉下去”
“大姐,這是民法典里關于婚姻家庭的宣傳冊,您看看,遇到鄰里矛盾、家庭糾紛都能用得上……”在山丹縣老軍鄉的集市上,“普法趕集”先鋒隊的工作人員正忙著向趕集群眾遞發宣傳資料,用接地氣的方言講解法律知識。這是山丹縣司法局創新開展“普法趕集”活動的生動場景,如今,這樣的畫面已成為當地各鄉鎮集市上的一道固定風景線。這一變化源于縣司法局組建的“普法趕集”先鋒隊。整合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治宣傳員、司法所工作人員等專業力量,在每月各鄉鎮的趕集日,設立便民服務臺,提供免費法律咨詢等服務。針對困難群眾,先鋒隊還主動對接需求,精準提供法律援助,讓法律服務真正扎根基層、惠及民生。
常態長效推進
讓法治陣地“活起來”
“每月的趕集日,司法所的同志準來,我們都習慣了在買東西時順便學學法。”常來趕集的李大姐指著攤位旁的法治宣傳展板說。為了讓普法融入群眾日常生活,各司法所聯合鄉鎮綜治中心、派出所等部門,組建本土化“普法趕集”小分隊,結合各鄉鎮趕集日規律,每月常態化“普法趕集”活動。集市入口的宣傳橫幅、主干道的普法展板、攤位周邊的法治手冊……法治元素與集市場景深度融合,讓群眾在買菜、聊天的間隙就能接觸法律知識,讓昔日的集市變成了流動的“法治課堂”。
精準供給內容
讓法治意識“扎下根”
“以前想咨詢法律問題,得專門跑到縣城,現在趕集時就能找律師問清楚,太方便了!”剛咨詢完土地流轉問題的村民王大叔笑著說。活動中,工作人員和律師精選本縣本鄉鎮發生的婚姻糾紛、電信詐騙、農民工討薪等典型案例,用“土話”“方言”現場解讀,通過還原案情、解析法律條文,讓群眾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從憲法到民法典,從社會治理到民生保障,宣傳內容緊扣群眾需求;從法律咨詢點到“以案釋法”宣講,形式貼近群眾習慣,引導群眾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
如今,“普法趕集”已成為山丹縣司法局打通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通過建強隊伍、常態推進、精準服務,法治春風正沿著鄉間集市的脈絡,吹進千家萬戶,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法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