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強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
確保新疆社會大局持續穩定長期穩定
陳明國
綜治中心是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的重要平臺,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載體。新疆認真貫徹落實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現場會精神,把縣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作為推進平安建設的重要抓手,著力打造成一站式解決群眾矛盾訴求的新平臺,提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能力,確保新疆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一、圍繞“一個目標”,讓人民群眾反映訴求、解決糾紛“最多跑一地”
目標是奮斗方向,問題是時代聲音。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是我們黨在各項改革實踐中始終秉持的重要工作方法。過去,基層存在矛盾糾紛調解部門設置分散、未能有效形成合力等情況,導致群眾反映訴求、解決糾紛“多頭跑”“反復跑”,化解矛盾糾紛的質效不高。2024年以來,中央政法委鮮明提出大力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確保人民群眾反映訴求、解決糾紛“最多跑一地”。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開創性意義,是社會治理領域的重大創新。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的主要目標是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和解決訴求“最多跑一地”的問題,新疆綜治中心建設緊緊圍繞這個目標規劃設計、建設實施。一個縣建設兩個中心,一個是政務服務中心(或市民中心)為老百姓辦事,一個是綜治中心解決老百姓訴求,政府機關與老百姓打交道的事,一個中心管發展,一個中心管安全,成為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實質性的載體和平臺。目前,新疆96個縣(市、區)已全部建成“兩個中心”,實現規范化建設、專業化運作、實體化運行。
二、實行“兩個集中”,最大限度匯聚解紛力量資源
縣一級在我國社會治理體系中處于十分關鍵的位置,要實現“讓人民群眾反映和解決訴求最多跑一地”,縣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十分重要,要實行“兩個集中”,做到人民群眾每一項訴求在一個地方都有人受理、依法辦理。一是集中所有信訪接待窗口。將信訪局、各職能單位信訪接待窗口全部集中,在綜治中心為信訪局開設綜合信訪平臺,為職能單位開設信訪接待窗口,原單位不再保留信訪接待室或信訪窗口,確保人民群眾反映的各類訴求在綜治中心都有人受理接待。目前,新疆縣級綜治中心已實現信訪局100%入駐、承擔信訪接待的職能部門100%入駐。二是盡力集中糾紛解決機制。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根據綜治中心條件,逐步實施,盡力集中包括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公證、法律援助、司法鑒定等除司法訴訟以外的解紛機制,特別是對勞動爭議、交通事故、物業糾紛、醫患糾紛、草場糾紛等高頻次信訪訴求事項,全部優先集中到綜治中心現場解決糾紛。目前,新疆縣級綜治中心基本實現法、檢、公、司常駐和人社、住建、衛健等部門輪駐,整合322個調解組織、116家仲裁機構入駐,實現各類解紛機制全覆蓋。
三、落實“五項要求”,推進綜治中心科學規范運行
縣級綜治中心要最大限度發揮作用,必須落實便民、依法、規范、統一、集約“五項要求”。一是便民。民之所向,政之所行,以人民為中心是做好綜治中心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縣級綜治中心是聯系服務群眾的綜合性服務平臺,要建在老百姓容易找、交通便利的地方,為辦事群眾提供免費車位、公共衛生間、殘疾人接送等便民服務。二是依法。法治社會并不是沒有矛盾糾紛的社會,而是矛盾糾紛出現后都能依法解決。綜治中心受理解決矛盾糾紛要依法依規進行,由相關部門依照法定職能辦理。綜治中心為各部門搭建集中統一平臺,提供受理解決糾紛的場地,但原來的辦理程序不變,綜治中心不包辦代替。各職能部門在綜治中心設置窗口負責接辦和預防處置,案件分析、行政審批等內部工作還在原單位“后臺”,各職能部門在綜治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員與派駐單位隸屬關系不變,業務工作接受原單位指導管理。三是規范。新疆著力在綜治中心規范化運行上下功夫,推動牌子掛起來、平臺搭起來、部門駐進來、機制建起來,實現“有牌子、有場所、有力量、有機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標。健全完善綜治中心從導引臺到辦結反饋的一整套制度規范和工作操作流程,落實“統一受理、分類流轉、依法辦理、督辦落實”工作機制。全量受理群眾反映的各類訴求,在先行調解的基礎上,將相關訴求分類導入法治化路線圖,全程跟蹤化解,形成“統一受理—信息匯聚—分類流轉—執行處置—結果反饋—督辦落實”工作閉環。對窮盡法律手段后仍然不能解決的矛盾糾紛,由綜治中心制發“工作提示函”“風險預警函”,逐一明確后續負責化解、穩控工作的責任單位,嚴防發生個人極端案件。四是統一。統一建立綜治中心信息化平臺,依托現有的“社會治理綜合服務平臺”進行完善升級,各地不再另建、新建信息平臺。在平臺中全量匯聚各級綜治中心受理和解決的各類矛盾糾紛,每個矛盾糾紛統一編碼、準確錄入、有序分流,做到信息互通、數據共享,實現化解糾紛全疆“一張網”,為研判形勢、科學決策提供支撐。堅持線下辦和網上辦相結合,縣級綜治中心全部建有視頻調解室,建立全量全域矛盾糾紛調處專家庫,群眾可在線“點對點”選擇專家,通過遠程視頻實現“云端解紛”。五是集約。聚焦綜治中心主責主業,強化黨委政法委統籌、協調、監督、指導作用,做到“綜治中心搭臺、入駐部門唱戲”。綜治中心參照政務服務中心模式運行,由黨委政法委牽頭負責,統一物業管理、日常運維和安保服務等,負責協調涉及各部門之間的資源力量調配、重大矛盾糾紛解決等問題,以及矛盾糾紛受理辦理的督辦和人員的日常管理考評。通過綜治中心規范化管理,實現受理辦理群眾訴求的行政資源高效集成和協同發展。
四、強化“四個保障”,凝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合力
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戰化運行,必須要有足夠的保障條件和群眾參與。一是黨政重視支持。自治區黨委高度重視,區黨委主要領導主持召開常委會聽取匯報、專題研究、專項部署。縣(市)委書記高度認同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普遍認為綜治中心是化解社會矛盾的重要平臺,能夠產生集合效應,節約行政成本。縣級黨委政府在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中最大程度給予人財物的保障。二是部門協同配合。縣級信訪局全部與綜治中心聯署辦公。新疆法院推動各基層法院選派法官和司法人員等組成訴訟服務團隊進駐綜治中心,開展指導調解、訴調對接以及司法確認等工作。新疆司法廳統一確定進入綜治中心工作事項清單,推動司法行政業務與綜治中心工作有機融合。新疆檢察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部署推進本系統力量積極入駐,推動解紛機制有效銜接,提升矛盾糾紛化解質效。三是強化統籌推動。新疆各級黨委政法委發揮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督辦落實作用,把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明確時間表、任務圖,加快全部完成縣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的任務。四是加強宣傳引導。運用各類媒體持續加大綜治中心的宣傳推廣力度,讓老百姓知道綜治中心是什么、在哪里、能解決什么問題。各職能部門加強引導,把反映訴求的老百姓引導到綜治中心去,讓人民群眾逐步養成有矛盾訴求就到綜治中心的思想認同和行為習慣,讓“有矛盾糾紛到綜治中心”成為全社會的廣泛共識。
作者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