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消失的路”回來了!民警解開四方三年“疙瘩賬”
時間:2025-04-28 11:07來源:兵團長安網責任編輯: 安羽

城市的街頭巷尾,鄉村的田野山間,4月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一株株梭梭草在風沙中倔強生長,金銀川派出所的民警們走進田間地頭,以法律為尺、以情理為度,用耐心與智慧撥開矛盾的迷霧,讓"楓橋經驗"在大漠深處綻放出溫暖的法治之花。

戈壁春遲警情暖

2025年4月19日,一面"心系百姓情通萬家"的錦旗被送到兵團第一師金銀川墾區公安局金銀川派出所十九連警務室。養殖戶徐某握著民警的手說:"三年了,我的牛終于能走正道了!"這場因一條被占道路引發的四方糾紛,在民警的巧妙調解下,成為“楓橋經驗”在兵團基層的鮮活注腳。

“牛沒路走,人沒路退”的僵局

“徐家的牛踩我棉花地四次!”“他們占公家路種樹還有理了?”2025年4月初的一天,十九連警務室民警在走訪時,被養殖戶徐某和棉農彭某同時拉住訴苦,想請警察幫忙主持正義。

原來,三年前連隊居民聶某、曾某將道路一側靠近自家屋子的道路“瓜分”——一個種棉花,一個栽蘋果樹,還扎起了柵欄。這直接切斷了徐某正常放牧的必經之路,牛群被迫繞行彭某棉田,四年累計引發4次棉田啃食糾紛,賠償金累到2100元。

“樹苗成本沒補償”“我賠錢還挨罵”“公家的路誰都能占”……四方見面就吵,連隊多次調解無果,但是唯獨沒想起找警察來解一解這個難題。

民警當“尺子”量出公平線

2025年4月10日,民警張宜梁和輔警汪家峰走訪連隊居民得知,這個“隱形炸彈”是4家人的恩怨,3年來連隊費盡心思,可總有人因為個人原因退出調解。如今有兩家人想請民警主持公道,這是一個解決的機會。警務室立即和連隊兩委了解情況,并會同司法所立即啟動了“聯調”機制。

4月12日,警務室再次進行了鄰里走訪并進行了占地核查。民警張宜梁帶著卷尺下地,一量嚇一跳:被占區域足足有108平方米!調出連隊規劃圖,白紙黑字標著這是公共道路。聶家的棉花地超出界限6米,曾家的蘋果樹也占了道。

4月13日,民警來到在地里干活的幾家地頭上,分開勸說。“老聶啊,您家大田棉花種得那么好,為這幾平米壞了名聲值不值?”民警掰著指頭算賬。

在曾家地頭,民警則換了個算法:“要打官司的話,樹得自己掏錢移,現在連隊能給240元是最優解。”在徐家地頭民警表達了體諒但還是批評道:“罵人違法!有理也得講法。”最后帶著徐某來到彭某地頭表示:“路通了后,牛絕對不再走您家地頭。”

4月15日,隨著連長微信轉賬的“叮咚”聲,四方簽字和解。連隊鏟車轟隆隆開進地,半天工夫就把占道作物清理得干干凈凈,新立的“公共區域禁占”警示牌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徐某的牛群在恢復的道路上悠閑走過,帶起的塵土掛在了民警們的衣服上,笑容同時掛在了警民的臉上。在戈壁灘邊的這片田野里,比種樹更難的是種“和氣”,一師公安用法律當水,拿政策做肥,靠人心松土,“新時代楓橋經驗"正像抗旱的梭梭草那樣,把根越扎越深。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