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焉耆墾區(qū)公安局刑偵大隊赴外打擊組民警,押解鄒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順利返回,并第一時間展開審訊。隨著犯罪嫌疑人逐步交代違法行為,一個成員間存在親屬關系的網絡貸款詐騙犯罪團伙,正式宣告徹底被二師公安機關依法一網打盡。

“對方說他們平臺放款快、利息低,正好我最近急需用錢,就信了。結果錢沒貸出來,反而貼進去快四萬多塊錢,警察同志,我是不是被詐騙了!”
2025年1月,第二師24團群眾方先生趕到焉耆墾區(qū)公安局高橋派出所報警,稱其因輕信“網絡貸款”,被詐騙近40000元。派出所高度重視,迅速上報焉耆墾區(qū)公安局刑偵大隊,按程序受理案件并第一時間抽調民警組建專案組立案偵查。
據(jù)方先生回憶,當天他在家中接到了一個自稱某貸款平臺“客服”的電話,因為自己確實有用錢需求,便一時有些心動,隨后在“客服”和后續(xù)“工作人員”的持續(xù)電話指導下,在手機里下載安裝了一款對方指定的貸款應用程序。然而,一番操作之后,期待的貸款遲遲未到賬,而其本人反而在對方以“提升信用”“解凍賬戶”等名義的要求下,多次向對方提供的賬戶轉賬。
了解具體情況后,專案組迅速通過方先生提供線索進行循線追蹤,同時組織民警前往銀行調取方先生的轉賬流水憑證,同時依法對涉案的收款賬戶進行緊急止付和查詢,追蹤資金流向,最大限度為受害人止損。
經初步偵查發(fā)現(xiàn),該犯罪嫌疑團伙分工明確,首先通過非法渠道獲取有貸款需求的人員信息,然后由其他成員冒充正規(guī)貸款平臺的客服撥打電話,利用“低門檻、快審批、高額度”等話術精準篩選潛在受害人。一旦受害人表現(xiàn)出興趣,便誘導其下載其控制的虛假貸款APP。在受害人操作申請貸款過程中,該團伙成員便以各種精心設計的理由要求其轉賬。例如,當受害人填寫完信息后,“工作人員”會告知道:“您的銀行卡號似乎填寫有誤,導致貸款資金被凍結,需要您先繳納一筆解凍金才能放款”;或者聲稱“系統(tǒng)檢測到您的信用評分不足,需要向指定賬戶轉賬進行‘資金流水驗證’以提升信用額度”。方先生就是在對方多次以“信用不足需刷流水解凍貸款額度”為由的誘導下,一步步將錢轉入了詐騙賬戶。
摸清了該團伙的犯罪手法后,專案組進一步通過違法犯罪鏈條持續(xù)深挖研判,鎖定了一個長期盤踞在廣東省、江蘇省、貴州省等多地活動,以廣西籍人員鄒某為核心,且成員間存在親屬關系的網絡貸款詐騙犯罪團伙。
掌握基本證據(jù)后,專案組于6月初組織辦案民警橫跨4000公里遠赴廣東省開展落地打擊,并不斷獲取新線索、掌握新證據(jù),先后輾轉廣東惠州、江蘇鹽城、貴州貴陽等3省7市20余個縣持續(xù)摸排、蹲守,逐步明確了該家族團伙窩點具體位置、組織架構、人員信息和活動軌跡。在當?shù)毓矙C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之下,專案組經過研判,確認證據(jù)鏈充足后迅速開啟集中收網行動,于6月30日將以鄒某為首的涉詐家族團伙全部成員5人,一舉抓獲歸案。

專案組將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兵團后,立即組織警力展開審訊,鄒某等犯罪嫌疑人起初還試圖掙扎,但是在辦案民警前期收集的扎實證據(jù)面前,他們的心理防線逐步瓦解,最終對自己的違法犯罪行為供認不諱。專案組根據(jù)犯罪嫌疑人供述,進一步明確了該團伙的內部組織分工、具體的詐騙流程以及非法獲利的分配情況,為案件后續(xù)處理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們就是利用他們著急借錢的心理,用假平臺騙他們轉錢...”該團伙其中一名嫌疑人在交代作案過程時說道。
目前,鄒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詐騙罪,已被焉耆墾區(qū)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涉案金額挽損工作也在進一步開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