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網北京2月3日電(見習記者劉亭亭)2月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廳廳長元明做客“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開啟人民檢察事業新征程”最高檢廳長網絡訪談,介紹毒品犯罪案件辦理情況。
“過去一年,檢察機關批捕起訴的毒品犯罪案件數量下降,禁毒工作穩中有進、趨勢向好、成效顯現。但是毒品犯罪案件總量仍在高位徘徊,全國毒情形勢依然嚴峻。”元明表示,特別是隨著交通運輸、物流產業和網絡信息媒體的飛速發展,毒品犯罪形態演變呈現多樣化、復雜化,境內和境外毒品問題、傳統和新型毒品危害、網上和網下毒品犯罪相互交織。
那么,毒品犯罪又呈現出哪些新特征?
毒品犯罪手段不斷翻新。元明告訴記者,“互聯網+物流”的制販毒活動突出。犯罪分子通過互聯網發布涉毒信息,傳授制毒技術,銷售購買毒品,通過網絡物色運毒“馬仔”或物流進行寄遞,再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甚至虛擬貨幣支付毒資,實現人貨分離、人錢分離,隱蔽性較強,調查取證和法律適用難點多。
新型毒品花樣百出。元明列舉了“藍精靈”“開心水”“郵票”等新類型毒品,種類之多、流行傳播之快、濫用危害之大,遠遠超出傳統毒品。一些毒品還披上了“零食”“飲料”的外衣,迷惑性極強,令人防不勝防,不僅增加偵查難度,還極易誘導少年兒童。
犯罪結構日益多元?!熬硟韧夥缸飯F伙勾連問題凸顯。毒販從過去單純的以販養吸轉向雇傭、指使或者利用他人販賣毒品來達到獲利目的,跨區域販毒、團伙販毒成為新動向?!痹髡f,一些販毒團伙通過海運、國際快遞、人體攜帶等方式將毒品走私至境內,再由境內的團伙組織分別實施運輸、分銷、保管毒資等行為,形成制、販、運全產業鏈條。
針對毒品犯罪新形勢,檢察機關又如何精準打擊?
“對重大疑難復雜毒品犯罪案件,做好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工作,穩步提升退回補充偵查、自行補充偵查工作質效?!痹魇紫葟臋z察機關依法履行批捕、起訴職責說起,依法履行不批捕、不起訴職能,嚴格審查運用證據,對毒品犯罪案件證據收集方面存在的問題不姑息不遷就,防止“帶病”起訴。
從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角度,元明告訴記者,重罪檢察部門加強立案監督、偵查監督,糾正漏捕漏罪漏犯,監督公安機關全面收集和固定證據,推動偵查由“抓人破案”向“證據定案”轉變。強化審判監督,提升毒品犯罪案件的刑事抗訴質效,一批因裁判認定事實、適用法律錯誤導致量刑畸輕甚至無罪的案件得到依法糾正。
元明結合毒品犯罪是典型的逐利型犯罪這一特點,介紹了檢察機關對涉毒資產的查繳工作。他說,對毒品犯罪打財斷血,摧毀其經濟基礎尤為重要。加大涉毒洗錢犯罪查處力度,提高涉毒資產審查認定的能力和水平,加強與公安、法院、反洗錢部門的協作配合,共同研究建立反洗錢資金監測模式。
在禁毒綜合治理方面,元明舉例說,江蘇、四川、內蒙古等省級檢察機關向省級郵政管理部門發出檢察建議,與郵政管理部門共同發力,開展寄遞毒品專項整治工作,確保嚴打、管理、預防整體推進;召開最高檢“6.26”禁毒主題新聞發布會,還通過以案說法、微電影、短視頻等方式集中開展禁毒宣傳教育,營造禁毒人民戰爭的濃厚氛圍;定期發布辦案數據和典型案例,總結毒品犯罪特點和發展態勢,警示社會公眾,震懾毒品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