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網北京2月9日電(見習記者王躍)2020年11月,最高檢第五檢察廳對罪犯余珍偉減刑(假釋)監督案件組織召開了一場公開聽證會。這是全國檢察機關第一場減假暫案件公開聽證會,是檢察機關推動假釋制度適用、開展檢察聽證的一次積極嘗試。2021年2月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廳廳長侯亞輝在做客“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開啟人民檢察事業新征程”最高檢廳長網絡訪談時表示,通過公開聽證推動依法積極適用假釋具有引領意義,既能展現假釋制度的優勢,對公眾也是一堂很好的法治教育課,更有利于將服刑人員改造成守法公民,更好地回歸社會服務社會。
侯亞輝說,在減假暫案件辦理過程中開展聽證活動,有助于充分保障群眾對案件辦理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有效防范“高墻內”的暗箱操作,在公開聽證工作中形成對刑罰執行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的制約監督,避免使減假暫成為“有錢人”“有權人”提前出獄的“特權通道”,以公開促公正。
以公開促公正不是說說而已,為讓刑罰執行更加透明公正,最高檢積極邀請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深度參與和監督刑事執行檢察工作。侯亞輝介紹說,2020年,最高檢在對省內監獄交叉巡回檢察開展督導和跨省監獄交叉巡回檢察中,共邀請了7位全國人大代表全程參與并監督;在對余珍偉減刑(假釋)監督案件公開聽證中,也邀請了1位全國人大代表參加聽證。各地檢察機關在組織監獄交叉巡回檢察等工作中,都積極主動邀請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參加,自覺接受監督。
“我們還積極向社會宣傳刑事執行檢察職能和成果。定期向社會發布刑事執行檢察工作業務數據,接受各界監督;借力《巡回檢察組》的熱播和有關采訪,提高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的社會知名度和認可度。”侯亞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