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是著名的革命圣地,今年以來,西柏坡紀念館游人如織,往來路上車水馬龍,眾多黨員、干部、游客從全國各地來到這里,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不少游客注意到,西柏坡紀念館的相關陳列展覽中充滿了法治元素。
作為全國首批法治宣傳教育基地,西柏坡紀念館將紅色資源與法治元素有機銜接,使游客通過聽解說、看展覽、看演出,接受深刻生動的法治教育,讓紅色法治文化入腦入心。
加大法治歷史挖掘研究力度
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全國土地會議在西柏坡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于同年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公布實施。
《中國土地法大綱》是一個在全國徹底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的綱領性文件,極大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不僅對保證解放戰爭勝利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還為新中國成立后的土地立法和土改運動提供了歷史經驗。
黨中央在西柏坡時期,除頒布實施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外,還起草了共同綱領及婚姻法等法律法規草案,成立了華北人民政府并制定頒布了200多項法令、法規、通則等,開創了依法行政的先河。因此,西柏坡有“新中國從這里走來”和“依法治國從這里啟航”的美譽。
近年來,西柏坡紀念館加大對法治歷史的研究力度,完成了省級課題《西柏坡時期法治思想研究》,推出《西柏坡時期法治探索與研究》《西柏坡:依法治國從這里啟航》等多篇有影響力的紅色法治文化研究文章。這些研究成果不僅對西柏坡豐富的法治文化內涵進行了深入挖掘,也為西柏坡紀念館推進紅色法治文化宣傳教育奠定了基礎。
豐富教育資源創新宣傳形式
西柏坡時期,黨中央建立健全了請示報告制度、黨委會制度、各級黨代會制度等黨內條規,邁出了依規治黨、從嚴治黨的新步伐。
西柏坡紀念館不僅組織召開了“西柏坡時期黨的紀律、規矩及法治建設”主題研討會,還根據相關史實資料建設完善了“廉政館”,陳列展覽數百幅照片和百余件文物,增加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規章制度內容,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廉政建設史,進一步強化規矩意識、法治意識,為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警示教育開辟了專門場所。
除了廉政館外,西柏坡紀念館在法治宣傳教育方面,還打造建設主題陳列館和安全教育館,建設了法治文化公園、領袖風范園、青少年文明園,形成“三館”“三園”的法治陣地。
2018年6月,西柏坡紀念館精心編排的《西柏坡:依法治國從這里啟航法治故事匯》正式拉開帷幕。該館發揮講解員藝術團的優勢,采用講述、歌曲、小品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展示了黨中央在西柏坡醞釀起草《中國土地法大綱》、開展土地改革運動的歷史、婚姻法的出臺以及黨中央進京“趕考”留給后人的珍貴啟示。
近年來,西柏坡紀念館不斷優化法治故事匯節目內容,同時打造《依法治國從這里啟航》情景報告劇,始終將紅色法治文化貫穿其中,將文藝演出與法治宣傳密切結合,讓群眾在觀看演出中感悟紅色精神、增強法治意識。截至目前,該演出已在全國各地巡演300多場,受教觀眾達50多萬人次。
西柏坡紀念館還制作了《西柏坡依法治國從這里啟航》專題展覽,在西柏坡國家安全教育館展覽中新增國家安全法和反間諜法等有關國家安全方面的展覽內容。在河北省司法廳的組織推動下,該館制作《奠定依法治國的基石——西柏坡時期黨的法治建設回顧展》,先后赴天津、福建等地展出,實現了優勢資源向外輸出,將紅色法治文化推向全國,受到各地觀眾的普遍贊譽。
講好法治故事打造法宣陣地
“滹沱河兩岸密密的村莊,一個接連一個。趙小煙的家就住在離河20里的南鄉村……”71年前,家住石家莊藁城的農村女青年趙小煙積極要求婚姻自主,下鄉干部進村宣傳婚姻法,對干涉阻撓趙小煙自主戀愛結婚的封建家長和當地落后干部進行批評教育,最終趙小煙在法律的保護下完婚,成為石家莊的“劉巧兒”。
在石家莊市司法局、石家莊市普法辦和西柏坡紀念館聯合制作的法治宣傳材料中,記載了這個《趙小煙結婚》的故事,故事的背后正是婚姻法第一次從法律上確立了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為新中國婦女解放和婚姻自由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1948年9月,黨中央在西柏坡召開解放區婦女工作會議,將起草婚姻法提高到新中國制度建設的高度,并將這項工作交給了中央婦委。經過幾個月的緊張編寫,歷經41次修改后,婚姻法草稿在當地幾間簡陋的土坯房里誕生,并于1950年5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成為新中國成立后頒布的第一部法律。
依托西柏坡豐富的紅色法治文化資源,西柏坡紀念館一方面夯實基礎建設,把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融入景區基礎建設,一方面不斷豐富教育資源,講好法治故事,傳播紅色法治文化。
制作憲法宣誓墻,更新燈桿宣傳牌,完善法治宣傳展箱……為了讓游客更好地體會紅色法治文化,石家莊市司法局和西柏坡紀念館共同設計建造了西柏坡法治文化公園,以圖片、雕塑等形式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和西柏坡精神。
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組織開展“國家安全進校園”“國家安全課堂”等系列活動;以“國際博物館日”為契機,宣傳普及文物保護法和博物館條例;開展文物故事宣講活動,頌揚老一輩革命家艱苦樸素、身體力行踐行“兩個務必”的崇高精神;在幫扶村建設法治文化長廊,強化農村法治文化建設……如今,西柏坡紀念館工作人員不斷走出館外,把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建設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流動陣地。
“西柏坡紅色法治歷史是黨史學習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西柏坡紀念館加強紅色法治文化宣傳,對正確認識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堅定不移推行法治建設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河北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