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這位法官說:“干執行,就是要人心換人心!”【慶七一 敬英模】
時間:2025-07-03 09:50來源:中央政法委長安劍責任編輯: 安羽

圖片

人物介紹

鮑衛忠,原云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2021年,在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去世,被追授為“全國模范法官”“時代楷模”“中國好人”。

2023年7月,中央政法委印發通知,號召全國政法機關和全體政法干警認真學習鮑衛忠同志的先進事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擔當作為、團結奮進,全面推進新時代新征程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

圖片

(制圖:張澤中)

鮑衛忠的抽屜里,有一個記事本。

里面記錄著他承辦的案件中,還沒有還清案款的被執行人,他們的電話、住址等信息。

這些,很多是靠鮑衛忠一步一步走來、一字一句聽來、一點一滴積累的。


鮑衛忠的人生片段,不動聲色,催人淚下,值得你用手機“橫屏”看到最后。

作為干執行的法官,鮑衛忠辦公室的文件柜上,總有著密密麻麻的便利貼。

同事陳美紅說:“佤山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都在這里。”

圖片

鮑衛忠文件柜上的便利貼

“干執行,就是要人心換人心!”

大部分案件,執行起來并不一帆風順。

鮑衛忠的辦案密碼樸實無華:“干執行,就是要人心換人心!”記事本,就是為此準備的。

鮑衛忠說,“我要不時去看看他們,給他們鼓勵、給他們幫助,也給他們督促。”

后來,去得多了,他便把本上的信息背了下來。

記事本,也漸漸被遺忘在抽屜里。

他還有個習慣:每一次執行返程時,都會順道去一兩個被執行人的家里看看,幾年如一日。

也正因為這種持久而綿密的堅持,很多當時沒有償還能力的被執行人,后來都還清了債務。

時間回到2013年,滄源縣某鎮中學的兩名學生,因為口角發生了沖突,一人將另一人的眼睛打傷。

案情并不復雜,因打人者是未成年中學生,法院判決賠償款由他的父母支付。

執行案件,被分到了鮑衛忠的手里。

圖片

鮑衛忠在案件辦理中邀請人民檢察院派員到現場監督執行

然而,鮑衛忠調查后發現:被執行人家里也是一貧如洗,并且為了供孩子上學,還背上了不少債務。

打人者,雖然學習成績一般,但平時的品行并沒有惡劣到難以改正的程度。

“一定要做些什么!”該案件雖然終結本次執行程序了,但鮑衛忠心里知道,他的工作還遠遠沒有結束。

此后的每年春節前后,或是外出執行路過時,鮑衛忠都會去趟那個中學生的家里,送些米面,鼓勵孩子好好讀書。

然而,在孩子年滿18歲后,有那么兩三年,鮑衛忠卻沒有再見到那個孩子。

“孩子是不是在有意躲了?”鮑衛忠的同事有的不禁懷疑。

但聊起此事,鮑衛忠總是笑笑,不以為然。

送走了申請人,他鄭重打了個勾

直到有一天,一名年輕人敲開了鮑衛忠辦公室的門。

“鮑法官,讓你久等了!”這名年輕人邊說,邊從手提袋里拿出一沓人民幣。

鮑衛忠打量著這名皮膚黝黑的小伙子,感覺有些熟悉,一時又想不起來。

“鮑法官,我是初中時打傷同學眼睛的那個學生,這兩年我在外打工,把賠償款攢夠了。”

原來,他這幾年沒有回家,是為了節省路費。當他攢夠賠償款的第一時間,就回來找鮑衛忠。

然而,另一個麻煩事接踵而至——那個被打傷的孩子,已經更換了電話、搬了家,杳然失去了聯系。

圖片

鮑衛忠作為承辦法官到被執行人家中開展財產情況調查

鮑衛忠翻遍了所有卷宗,還是石沉大海。

“那就上門打聽去!”申請人的出租房、學校......在一次次的嘗試后,鮑衛忠終于打聽到了申請人的老家,并委托當地執行法官去打聽。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周后,鮑衛忠終于拿到了申請人所在的村委會電話。

“鮑法官,這個案子我們自己都忘了!”當申請人最終拿到賠償款,臉上的驚喜令人久久難忘。

“把錢收好,趕快回家吧,路上注意安全!”

送走了他,鮑衛忠拿出記事本,翻到屬于這個案件的一頁,鄭重打了個勾。

“佤山的村村寨寨就是我們的辦公室”

云南省滄源縣是以佤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鮑衛忠是土生土長的佤族干部。

扎根祖國邊疆24年,他總是很忙。

圖片

鮑衛忠同志與佤族群眾溝通交流

鮑衛忠坦言,幾乎每一個執行法官,都會遇到“執行不能”的案子。但他總會嘗試各種辦法,盡力減少申請人的損失。

幾年前,因為感情糾葛,某村的一名單身村民將同村一名婦女砍傷。

但因沒有查詢到他的財產,鮑衛忠決定,去他家里“實地調查一下”。

當時的書記員陳美紅,至今記得:

“被執行人住在山里,那時還沒有通柏油路,一路蜿蜒崎嶇。一邊是高山,一邊是懸崖。”

車子走在半路,下起了雨。車子爆胎了,一棵小腿粗的樹,被狂風和泥石打翻,橫在路上。

鮑衛忠再也沒有上車。

這最后幾公里,是他一路砍、一路指揮車子、躲著塌方走完的。

圖片

鮑衛忠和同事一起清理倒在路上的樹枝

幾十公里的路,他們走了近六個小時。真正見到被執行人的那一刻,鮑衛忠也“傻眼”了——

他生活在兩間毛坯房里。簡陋的家具,擺放得非常凌亂。床頭上,還立著一些藥品。他身體有些佝僂,顯示出與年齡不符的蒼老,他病了。

與此同時,申請人的情況也不容等待:被砍傷的后遺癥,加上自身的疾病,早已讓她捉襟見肘。

鮑衛忠當即決定啟動司法救助程序。

當事人不知道怎么辦,鮑衛忠知道。

當事人不會寫材料,鮑衛忠寫。

當事人不知道往哪交,鮑衛忠跑腿。

辦完手續后,鮑衛忠又帶著被執行人去了醫院,開回來一大包藥,還給他們留了錢。回單位時,已是深夜。

2021年10月21日,鮑衛忠倒在辦公桌旁。在ICU搶救了兩天,他終究沒能跑贏死神。

次月,司法救助金批下來了,五萬元,在當地算高的。申請人不善言辭,拿到錢的時候,鮑衛忠已去世一個多月。

她哭紅了眼,只一個勁兒地說“謝謝”。


用沙畫記錄的鮑衛忠,他真的成為了“像父親那樣的人”

“人心就像一桿秤,你若真心為群眾,老百姓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上。”這是鮑衛忠的原話。

鮑衛忠走后,妻子周紅有時會抱著孩子們,翻看鮑衛忠留下的相冊。相冊里,有一張他在毛主席紀念堂的照片。

想爸爸時,孩子們會說:“想去北京,去爸爸去過的地方。”

圖片

鮑衛忠在毛主席紀念堂前的照片

沒人能數清鮑衛忠一生到底走了多少路,因為他總在不停地行走。他走過的總長度,連在一起,早已遠遠超過從滄源到祖國心臟的距離。

鮑衛忠走后,陳美紅總是記得,雨中走訪那天,兩人出發前的對話。

她問:“我們為什么總是翻山越嶺找當事人?”

鮑衛忠告訴她:“佤山的村村寨寨就是我們的辦公室。”

鮑衛忠去世后,當地少數民族群眾用一組“非遺”傣族剪紙作品,表達著對他的敬意——

圖片

《一心為民》

圖片

《公道正派》

圖片

《無私奉獻》

圖片

《忠于信仰》

圖片

《人民法官》

向這位“時代楷模”,致敬!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