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嚴懲車檢造假,守護藍天白云!最高法發布人民法院依法審理涉機動車環境監管典型案例
時間:2025-07-15 10:57來源:最高人民法院責任編輯: 安羽

機動車尾氣是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其中的氮氧化物、顆粒物等污染物超標準排放,會嚴重影響空氣質量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大力推進多污染物協同減排。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打擊相關違法犯罪活動,依法審理涉機動車環境監管案件,依法保護人民群眾環境權益,促推大氣污染預防和治理,為改善空氣質量、守護藍天白云提供了堅實的司法保障。

為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和指引作用,展現人民法院守護大氣環境、助力藍天保衛戰的堅定決心,引導公眾增強環保意識,促使機動車檢測行業合法合規經營,助推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此次發布3件人民法院依法審理涉機動車環境監管典型案例。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包括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各1件,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堅持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是把控機動車尾氣達標排放的重要關口,其出具的檢驗報告是判斷機動車排放是否符合環保標準的直接依據。機動車檢驗機構弄虛作假、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從環境的保護者變為環境污染的放任者,人民法院依法應當予以嚴厲打擊,以維護機動車排放檢驗活動的公正性和嚴肅性。案例一某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陳某某等人,購買OBD模擬器和尾氣排放作弊軟件,為400余輛機動車出具虛假證明文件,且該公司在二年內曾因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受過兩次以上行政處罰,情節嚴重。人民法院依法以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對該公司判處罰金三十萬元,對相關責任人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將有力震懾機動車排放檢驗行業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的違法犯罪亂象。

二是全面追究破壞生態行為人的法律責任。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任何對生態環境造成損害的違法行為,都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案例二,李某拆除租賃車輛的三元催化器并更換劣質產品出售牟利,某汽車租賃部明知上述車輛排氣裝置不合格仍放任其上路行駛,二者行為均對大氣環境造成損害。人民法院在依法追究李某刑事責任的基礎上,又在民事公益訴訟中以調解方式引導某汽車租賃部和李某主動承擔所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費用,確保受損生態環境得到全面及時修復,充分體現了“環境有價、損害擔責”原則,彰顯了司法對生態環境的全方位保護。

三是支持和保障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嚴格執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規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等對涉機動車環境監管領域的違法行為負有查處職責。案例三,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某檢測公司違規出具虛假機動車排放檢驗報告的行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的處罰。某檢測公司未如期繳納罰款和違法所得,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遂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人民法院裁定準予強制執行,依法支持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檢驗機構出具虛假排放檢驗報告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維護了生態環境執法活動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有利于推動形成多方協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人民法院依法審理涉機動車環境監管典型案例

目錄

案例1:湖南省新化縣某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陳某某等人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案

案例2: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檢察院訴龍游某汽車租賃服務部、李某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

案例3:湖北省襄陽市生態環境局申請強制執行行政處罰決定案

案例1

湖南省新化縣某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陳某某等人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案

——依法追究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及相關行為人提供虛假機動車排放檢驗報告的刑事責任

【基本案情】

被告人陳某某系湖南省新化縣某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檢測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總經理,被告人陳某、黃某某系該公司管理人員。2022年12月起,為提升公司效益,陳某某聯系購買OBD(車載自動診斷系統)模擬器,并安排陳某購買尾氣排放作弊軟件安裝在環檢電腦上。通過使用OBD模擬器代替真實的車輛診斷儀進行檢測,以及通過尾氣排放作弊軟件減少尾氣收集比例等手段,某檢測公司使400余輛本應無法通過尾氣排放檢測的車輛通過檢測,并出具了檢測合格的證明文件。經查,某檢測公司在二年內曾因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受過兩次以上行政處罰。經鑒定,按照大氣污染虛擬治理成本評估方法對生態環境損害量化計算,某檢測公司此次應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16萬余元。某檢測公司已在審理期間全額繳納上述賠償金。

【裁判結果】

湖南省新化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單位某檢測公司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情節嚴重,構成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被告人陳某某作為該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被告人陳某、黃某某作為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亦構成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被告人黃某某系累犯,依法應當從重處罰。綜合考量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及悔罪表現等因素,對被告單位某檢測公司判處罰金人民幣三十萬元,對被告人陳某某、陳某、黃某某分別判處一年六個月至八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對被告人陳某某、陳某適用緩刑。宣判后,被告單位、各被告人均未提出上訴,該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典型意義】

本案系人民法院依法嚴懲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出具虛假排放檢驗報告違法犯罪行為的典型案例。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作為機動車合規達標排放的“守門人”,對于推動移動污染源減排、實現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案中,被告單位某檢測公司通過使用OBD模擬器以及作弊軟件等手段,使無法通過尾氣排放檢測的車輛通過檢測,并出具虛假的排放檢驗報告。人民法院依法追究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及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將有力打擊機動車檢驗行業違法犯罪亂象,凈化第三方環保服務市場秩序,充分彰顯人民法院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堅定決心。

案例2

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檢察院訴龍游某汽車租賃服務部、李某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

——依法追究造成排氣裝置不合格及放任相關機動車上路導致大氣污染行為的民事責任

【基本案情】

2022年3月至5月期間,李某先后從龍游某汽車租賃服務部(以下簡稱某汽車租賃部)租賃12輛小轎車,在其自營的汽修店中更換劣質三元催化器后,將車輛歸還并將原車三元催化器出售牟利。某汽車租賃部發現上述車輛三元催化器被改裝后,遂向公安機關報案,但并未停用涉案車輛。立案后,公安機關發現涉案車輛仍用于對外租賃,立即督促某汽車租賃部對涉案車輛進行排氣污染物檢測并整修。2023年8月,浙江省龍游縣人民法院以盜竊罪判處李某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經鑒定,涉案車輛行駛過程中超標排放的氮氧化物量合計為227.115Kg,造成生態環境損害共計6928元。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檢察院遂以某汽車租賃部、李某為被告提起本案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二被告共同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費用。

【裁判結果】

浙江省衢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李某作為汽修個體戶,以拆除、改裝機動車排氣污染控制裝置的隱蔽手段牟取非法利益,某汽車租賃部在明知涉案車輛行駛中排放的尾氣可能造成大氣污染的情況下,仍放任涉案車輛繼續上路行駛,兩者對造成大氣污染、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依法均應承擔侵權責任。案件審理過程中,人民法院核實整修后的涉案車輛機動車排氣污染物檢測報告,已全部合格。后經人民法院調解,各方當事人自愿達成調解協議,由某汽車租賃部、李某分別承擔本案生態環境損害費用的一半,現已主動履行完畢。經依法公告等程序,人民法院對前述調解協議予以確認。

【典型意義】

本案系人民法院依法追究造成排氣污染控制裝置不合格以及放任相關機動車上路行駛導致大氣污染行為民事責任的典型案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移動源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最新數據顯示,全國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氮氧化物總排放量的34%以上,機動車尾氣已經成為當前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本案中,人民法院在依法追究李某刑事責任后,又在民事公益訴訟中以調解方式引導某汽車租賃部和李某主動承擔所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費用,這不僅是對機動車修理、租賃等相關行業必須依法依規經營、合規達標排放的嚴厲警示,更彰顯了以最嚴密法治助力移動源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鮮明司法態度。

案例3

湖北省襄陽市生態環境局申請強制執行行政處罰決定案

——依法支持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處罰檢驗機構出具虛假排放檢驗報告的違法行為

【基本案情】

2023年10月17日,湖北省襄陽市生態環境局(以下簡稱襄陽市生態環境局)發現某檢測公司未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生態環境標準機動車排放定期檢驗規范》(HJ1237-2021)的規定進行檢驗,存在對5輛機動車出具虛假機動車排放檢驗報告的行為。2023年10月27日,襄陽市生態環境局對某檢測公司作出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和行政處罰事先(聽證)告知書。2023年12月25日,襄陽市生態環境局對某檢測公司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10萬元。后某檢測公司未繳納罰款和違法所得,襄陽市生態環境局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裁判結果】

湖南省襄陽市樊城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某檢測公司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違法出具虛假機動車排放檢驗報告,襄陽市生態環境局作出的行政處罰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某檢測公司未履行處罰決定所確定的義務,襄陽市生態環境局在法定期限內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人民法院裁定準予強制執行。該裁定已生效,某檢測公司依法全額繳納了罰沒款,現已執行完畢。

【典型意義】

本案系人民法院在非訴執行案件中依法支持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處罰檢驗機構出具虛假排放檢驗報告違法行為的典型案例。機動車檢驗機構如果不按照規定對機動車排放進行檢驗,甚至出具虛假的排放檢驗報告,將嚴重擾亂機動車排放檢驗市場秩序,影響機動車污染防治效果。本案中,人民法院通過司法裁判方式作出準予強制執行的裁判結果,依法支持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的行政處罰決定,有效遏制了檢驗機構出具虛假排放檢驗報告等違法行為,實現了借助司法強制力強化“數據造假必受罰”的違法預期效果,是環境司法參與環境治理的生動體現。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