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巧用案例庫“富礦”化解6年紛爭
時間:2025-07-05 13:13來源:長安評論責任編輯: 陳言

黑龍江省鶴崗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二庭的法官在辦理的一起信用卡盜刷糾紛中,以人民法院案例庫入庫案例為依托,最終讓雙方握手言和,6年紛爭得以化解。

信用卡異地被盜刷

2018年10月,鶴崗市的黃女士突然收到了“銀行”短信,顯示她的信用卡因欠費被鎖定,需要手動辦理信譽恢復。隨后一個自稱是銀行工作人員的陌生電話打了進來,表示征信黑名單可以恢復,但需要黃女士告知短信驗證碼。黃女士沒有多想就將手機驗證碼告知了對方。這時黃女士突然警覺了起來,匆忙掛斷了電話,可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黃女士近萬元金額轉瞬被盜刷了。

針對信用卡被盜刷責任誰來承擔,黃女士和銀行發生了爭執。多次協商無果,遂將銀行訴至法院,要求銀行償還被盜刷的本金及利息。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信用卡支付的三筆錢款均是通過輸入短信驗證碼授權支付的無卡支付方式,判決駁回了黃女士的訴訟請求。黃女士不服一審判決,申請上訴及申訴后,均未獲得支持。

后期,黃女士針對盜刷信用卡征信問題及恢復使用問題又多次起訴該銀行,銀行也因追討本金及利息起訴了黃女士。雙方你來我往先后對簿公堂9次,期間耗費大量精力、物力,疲憊不堪。

巧用案例庫“富礦”點亮調解明燈

這筆費用由誰承擔、如何承擔是化解糾紛的關鍵。為了找到雙方都滿意解決方案,承辦法官找到“案例庫”這個“富礦”,通過類案檢索后果然發現“潘某訴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某支行借記卡糾紛案”情節與本案極為相似,均存在持卡人泄露身份識別信息、交易驗證信息,導致其銀行賬戶資金被網絡盜刷。


于是法官帶著案例首先找到雙方先行調解,由于雙方矛盾較深,黃女士表示調解可以,但銀行一定要負主要責任。銀行工作人員表示不同意調解,要求對方支付全部的本金和利息。

見到銀行的態度如此強硬,法官決定帶著入庫案例再次約見銀行負責人。


該入庫案例認為,銀行對其開展的電子銀行業務未盡到不低于柜面業務的安全保障義務,是資金被網絡盜刷的原因之一,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并且隨著2021年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銀行卡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出臺,對于信用卡利息收取及被盜刷責任承擔具有明確規定。經勸解,銀行方面有所松動。

最終,經過多次主持調解,并用入庫案例向雙方當事人進行釋法說理,當事人雙方自愿達成和解協議。當天黃女士就將自己承擔的部分存入該信用卡賬戶。至此,因信用卡被盜刷所產生的6年9起訴訟案件,因案例庫的智慧賦能終得圓滿化解。

定分止爭的實踐啟示

法官依托入庫案例的精準導航,將抽象法律條文轉化為鮮活裁判圖譜,讓“同案同判”從制度承諾變為可視化的司法實踐。更通過“入庫案例+司法解釋”的雙輪驅動,在責任劃分的模糊地帶筑起裁判共識的坐標。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