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社會治理成效好不好,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是最直觀的。“小區的治安管理非常到位,很少發生治安案件。”已在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黃海城市花園生活了7年的居民李敏芳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她所在的小區是萊山區遠近聞名的現代化國際大社區,共有3500多戶居民,小區的管理井然有序。
煙臺市是全國唯一一個榮獲“八連冠”、五捧“長安杯”的地級市
在煙臺市的廣場公園、街頭巷尾,居民們有說有笑,小孩子嬉戲玩耍。祥和的生活,折射出群眾對治安環境的滿意與放心。
近年來,煙臺市扎實推進市域社會治理、法治建設等各項政法工作,在優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服務群眾等方面更加精細精準,為建設“萬億之城”注入平安動能。
建設平安煙臺護航“萬億城市”高質量發展
今年6月初,有聯防聯控隊員反映,一海鮮市場有新鮮螃蟹出售,疑似休漁期非法捕撈海產品。煙臺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立即開展綜合研判。6月20日1時30分,民警發現一艘快艇駛入芝罘海域后,一輛掛外省牌照廂式貨車和一輛面包車駛入碼頭,隨即果斷出擊,一舉查獲作案車輛2輛、非法捕撈漁獲物4800余斤,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這是煙臺公安依托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快速反應的一個縮影。
煙臺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在漁港巡邏走訪
煙臺市將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定位為平安“一號工程”,黨政一體化推進,搭建海域封控大網和“三環、四橫、五縱”治安防控識別圈,依托自主研發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實戰應用平臺,實現治安防控資源的高度集約、一體應用、一鍵調動。目前,煙臺市公安局已實現1800萬個基礎要素實時采集,通過深化“警網融合”,組建10萬人的協同共治共同體,實現基層治理的科學化、精準化、智能化。
8月10日、11日,萊州市一小區連續兩輛電動三輪車被盜。12日,在煙臺市公安局盜搶刑事案件每日調度會議上,值班局長調度了解后要求萊州市公安局刑偵大隊聯合屬地派出所偵破。經進一步走訪調查,民警次日鎖定嫌疑人身份。8月14日,涉嫌盜竊的陳某、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的程某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偵防小案件,撬動大平安。煙臺市公安局在全力抓好大案要案集中攻堅同時,緊盯民生小案,建立盜搶案件每日調度機制,堅持刑偵主導,突出警種協同,對侵財警情實施全量、全時、全域盯案,力爭“朝發夕破”,提升群眾安全感。
今年以來,全市聚焦維護公共安全,扎實開展了系列嚴打整治行動,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嚴厲打擊黃賭毒、盜搶騙、食藥環等違法犯罪行為。市公安局出臺了《加強惡性案件風險防范工作意見》,深入開展“云劍·2024”夏季攻勢和電信網絡詐騙集群戰役、農村地區治安防控、交通事故預防、消防隱患整治等系列行動,全市八類案件、電詐案件發案數分別同比下降44%、26.1%,處置涉詐預警信息18.25萬條,止付涉案資金76.83億元,凍結涉案資金4.12億元,為群眾避免和挽回損失8.28億元。
創新社會治理“調”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路徑
“謝謝調解員老師,讓您費心了。”這樣樸實的感謝話語,幾乎每天都能從蓬萊區“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調解室傳出。
走進蓬萊區“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這里調解室、速裁室、審判庭一應俱全。“解決糾紛不一定‘到法院’,訴源治理同樣不能等案件‘到法院’。”蓬萊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以來,依托三級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一批涉老舊小區改造、土地承包、排妨拆遷、群體性欠薪等矛盾糾紛,通過聯席會商在訴前得以化解。
萊陽市龍門社區“家園議事會”
而在萊陽市龍門社區,居民通過“家園議事會”平臺,可以第一時間在線反映和討論相關問題。在線下,社區每月初定期舉行“圓桌議事會”“老黨員議事會”“馬扎議事會”等社區協商議事會議,就線上不能解決的社區問題進行協商、研究、解決。“現在居民有啥事不再張嘴發牢騷了,而是主動到社區居委會解決。”社區工作人員介紹,通過共商共議化解基層矛盾糾紛,讓“有話就說、有困難就幫、有事就議”成為常態,真正做到了聽民聲、議民事、解民憂、聚民心。
將矛盾消弭于未然,將風險化解于無形,是社會治理的目標要求。煙臺堅持預防在前、調解優先、運用法治、就地解決,建立“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1+N”工作體系,打造“一站式”集中化解陣地,統籌指導和推動矛調工作,形成了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煙臺的生動實踐。
堅持調解優先,煙臺不斷健全調解組織、壯大調解隊伍、完善調解機制、做優調解品牌。市法院加強法官指導調解工作,持續擦亮“握手煙和”品牌;市公安局會同司法局創新建立了“三所聯動”“警民速調”等工作機制,推動矛盾糾紛源頭發現、超前化解;市司法局指導成立了16個市級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市委政法委會同稅務、政法部門在全省率先建立社會保險費投訴舉報聯合處理中心,健全了調解隊伍等級評定體系,涌現出全國模范人民調委會12個、調解員27名。今年以來,全市累計調處各類矛盾糾紛9.8萬余起、成功率99%。
做實“多網融合”打通社會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網格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小單元,網格員是第一時間發現矛盾隱患的重要力量。自從網格化實體化運作以來,煙臺市全面推進綜治中心、社管平臺、網格化服務管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四位一體建設,推動矛盾糾紛從被動解決到主動發現、從運動式整治到常態化服務轉變。
走進福山區城市運行中心指揮大廳,一塊長18米,寬3.7米的數據大屏上,實時滾動顯示著網格員上報的民生問題發生地點、詳情及辦理經過。福山區圍繞“一屏觀全城、一網管全域”的工作目標,研發黨建引領“全域全科”網格化管理服務平臺和“福山網格”APP。截至目前,平臺已接入6個系統,涵蓋140萬余項基礎數據,并連接了6979個視頻監控設備,確保區內每個小區、樓棟、人員,特別是重點關注群體,都納入網格管理。
福山區“全域全科”網格化管理服務平臺
“從選址到擴建,多虧了網格員幫我們想辦法、解難題,網格員們真正做到了將企業的事看成自家的事。得益于此,我們正致力于提升產量、擴大產能,力求實現新的突破與發展。”提及企業專職網格員,煙臺茂源食品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連連稱贊。該公司因生產規模持續擴大,原有廠房已難以滿足需求。受場地高壓線限制,企業面臨擴產困境,擴建工作一度停滯。網格員魯云政得知此情況后,主動與企業對接,深入生產車間實地調研,迅速向相關部門反饋意見,并多次與電力部門協調溝通,最終確定了高壓線路搬遷的方案,使企業擴建項目得以順利推進。
今年以來,煙臺市出臺了《煙臺市網格化服務管理體制改革意見》及10個配套文件,持續放大新時代“楓橋經驗”城市版示范效應,全面推進“精網微格”工程,健全“網格+公共服務”治理體系。目前,全市共劃分網格1.49萬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1.49萬人、網格助理員6萬余人,4.7萬余名樓棟長,對全市700多萬常住人口定期進行走訪、實時更新數據,進而打通社區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將可能激化的矛盾消弭于無形。
以法搭橋助企探尋法治營商“最優解”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今年以來,煙臺市聚焦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錨定執法、司法、守法全鏈條統籌發力,著力打造營商環境優越、法治護航有力的厚商之城。
“法官的授課針對性很強,圍繞工程建設、購銷合同這些我們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常見糾紛進行了深入淺出地講解,非常解渴!”近日,在認真聽完法律宣講后,裕龍島石化產業園區王經理高興地說。

龍口市人民法院在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宣講
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是山東有史以來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工業項目,作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的標志性工程,工程建設、物資采購招標、員工管理……無一不是產業園區建設初期的關鍵環節。
自從2023年4月龍口市人民法院在這里設立法官工作站后,定期的“送法進企業”活動已經成為常態。
市場主體是經濟發展的力量載體,市場主體的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務的腳步就要跟進到哪里。圍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全市政法部門不斷創新能動履職舉措,打好高效解紛、善意執行、精準服務等法治護航企業發展“組合拳”。
煙臺法院圍繞企業破產等十大領域建立府院聯動機制,持續強化多元解紛,訴前成功化解糾紛4.5萬件,審結各類涉企糾紛2萬余件,執結拖欠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案件3200余件。檢察機關深入開展“檢察護企”專項活動,辦理涉自貿區犯罪案件335件443人、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15件31人,非法集資、洗錢等犯罪案件61件69人,挽回損失1100余萬元。公安機關嚴厲打擊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規范使用刑事強制措施,加強涉企案件涉案財物處置審核監督,在全省率先推行公安機關“一拍共享、一照通用”改革,群眾平均辦證時間由15分鐘縮短到5分鐘。司法行政機關持續完善涉企法律服務體系,組織開展“千名律師進企業”活動,服務企業1300余家,提供法律咨詢2300余次,提出法律指導建議1042個……
社會和諧穩定、百姓安居樂業是政之所向、民之所望。煙臺市將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持續深入推進平安煙臺建設,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煙臺,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李瓏 蓋鵬 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