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你們加班加點,不僅幫我追回了貨款,還現場交付了減速機,解決了我的后顧之憂。”近日,山東淄博博山法院開發區(域城)法庭成功調解并現場督促履行了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
老王與老李為業務合作伙伴。2020年,老王開始從老李處購買減速機,加工后對外銷售。老王在加工過程中發現質量問題會及時通知老李退貨,雙方不定期結算貨款。2023年下半年,由于業務不景氣,老王決定中止合作,但其與老李在核對減速機退貨數量及貨款金額時發生分歧。后來,老李以老王拖欠貨款5萬元為由訴至法院,老王則以減速機存在質量問題為由提出反訴,要求對質量問題進行鑒定,退貨退款并賠償損失。
法官助理于雪君先后兩次到老王的廠房查看涉案減速機情況,現場制作勘驗筆錄,同時向雙方釋明鑒定程序會增加訴訟的時間成本、經濟成本,勸導雙方積極協商化解糾紛,并提出三種調解方案供當事人參考。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由老王向老李支付貨款35000元,并將7臺減速機退還給老李。為一次性解決糾紛,法官助理于雪君趁熱打鐵組織雙方進行現場交付。
在清點設備時,老王提出其中一臺減速機上蓋早已被老李拉回,只能交付6臺完整減速機和1臺不含上蓋的減速機。而老李堅決否認已拉回減速機上蓋,認為雙方已經達成調解協議確定退回7臺減速機,現在老王又臨時反悔,屬于不講誠信,因此情緒十分激動。此時天色已黑,雙方卻爭執不下,拒絕履行調解書確定的法律義務。
面對這一突發情況,法官孫雪萍和法官助理于雪君分別與老王、老李進行溝通,建議雙方協商其他交付方案。最終,雙方同意用相同重量的生鐵補足缺失的減速機上蓋。等到7臺減速機全部裝好車,老王又支付了老李35000元,錢貨兩清,已經是晚上八點了。這場持續六個小時的調解,終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孫雪萍和于雪君的臉上也露出了開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