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在“白云熱線”開設21周年之際,山東省聊城市人民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暨“白云熱線”喬遷新址。新址地處聊城市主城區交通便利地段,秉持便民、暖民宗旨,設置三個服務窗口和五個功能室,增設七處便民設施,“一站式”受理、辦理群眾訴求。全國模范檢察官白云、念以新定期到該中心值班,通過打造層進式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扎扎實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訴求。
“新時期‘白云熱線’的工作,與時俱進地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落到了實處,充分彰顯了聊城市檢察院司法為民的檢察情懷。”全國最美基層干部、全國三八紅旗手杜立芝對“白云熱線”給予高度評價。
推進源頭化解,促成矛盾就地解決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僅僅注重及時解決當前矛盾糾紛,還要注重修復因矛盾糾紛受損的社會關系,最大程度地彰顯‘以和為貴’的傳統文化價值。”聊城市院檢委會委員郭玉紅在檢察官聯席會討論如何在本地開展訴源治理工作時提出思路。
“把法治文明送到每家每戶,盼望每家都平安,這就是我們的心,請你們先把我們的心意收下。”一聲赤誠熱情的招呼,開啟了“白云熱線”新村法治行的第一站。
“新村法治行”是“白云熱線”為向前一步引領民風、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融合聊城市院“服務鄉村振興檢察聯絡員制度”優勢開展的活動。這一活動選取轄區內矛盾糾紛發生率偏高的鄉鎮、社區為主要宣傳點,兩級檢察院領導帶領業務部門骨干,白云檢察官及熱線干警走進鄉村大集擺攤設點宣傳檢察職能,解讀法律法規,接受法律咨詢,發放“司法明白紙”,推動解決群眾反映的具體問題,弘揚“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矛盾化解靠法”的法治理念。
為進一步服務人民,“白云熱線”常態化開展領導包案辦理案件。其中,聊城市院賈富彬檢察長包案的徐某控告案,當面聽取相關人員訴求,發現該案影響便民市場多名進城務工人員正常生產經營,通過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提前介入,引導偵查,依法批準逮捕四名犯罪嫌疑人,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深化反向審視,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最高檢提出‘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檢察機關監督糾正了一批原審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存在錯誤的案件,彰顯了檢察機關的法治擔當。”聊城市院“白云熱線”負責人稱,嚴格落實2023年以來最高檢部署的反向審視工作,不斷以務實的舉措彰顯檢察機關自我加壓、自我革命的精神。
2024年1月,7名群眾對親屬因涉案被逮捕不服,來“白云熱線”申請監督,希望檢察官在審查起訴環節階段糾錯正偏。東昌府區院分管“白云熱線”的副檢察長在拿到各種新證據后,組織業務骨干召開檢察官聯席會共同探討案件定性,實事求是將涉案起訴罪名由詐騙罪變更為虛假廣告罪,力促業務部門規范司法,相關群眾予以認可。
今年“檢護民生”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白云熱線”更是將刑事申訴“每案必審”做穩做實,將反向審視融入全面查找涉民生案件辦理中的薄弱環節,及時提出監督糾正意見,協同推動更高質效的檢察為民履職。
以念某強不服附帶民事判決的案件為例,該案于2020年6月判決生效,念某強作為被害人對民事賠償責任不服提出申訴。聊城市院控申部門經細致審查全案證據材料,耐心接待申訴人,實地查看涉案車輛并發現存在套牌等問題,及時引導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取證,認定本案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致附帶民事訴訟賠償責任分配不當,損害了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合法權益。
通過啟動檢法聯動,2023年5月11日,該案得以再審并實現執行回轉,針對原案在證據實質性審查、附帶民事訴訟監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向刑事檢察部門制發《反向審視提醒函》,既維護了群眾合法訴訟權益,又明確了一類案件的司法認定標準,該案入選最高檢反向審視專刊。
強化貫通協作,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
“市委政法委已經把‘白云熱線’負責人納入紅色首席專家庫,充分發揮檢察機關在法律工作上的專業性。市縣兩級政法委不斷為‘白云熱線’開展工作提供保障,把‘白云熱線’業務骨干納入矛盾調解專家人才庫,為群眾提供家門口、面對面、心貼心的法律服務,提升集成化解實效。”聊城市委政法委在“白云熱線”成立20周年座談會上提出,為推動案結事了,整合資源力量。這是“白云熱線”堅持法律監督與服務中心工作同頻共振、同向發力,推動府檢聯動的一個生動實踐。
“白云熱線”主動融入黨委政府社會治理,助推“一站式”矛調中心建設。“白云熱線”與信訪、人社、民政等部門會簽《關于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檢調對接機制的實施意見》,基層院全部入駐當地矛調中心,以常駐或輪值的方式參與調處工作。平臺搭建以來,先后有10名熱線干警參與化解19起案件,其中涉民生案件8件。
“白云熱線”構建多元化救助體系,實現社會組織協同救助。與鄉村振興局、婦聯等部門會簽工作意見,攜手建立司法救助聯席會議制度;與工商聯、慈善總會等部門在線索發現、綜合幫扶領域加大合作力度,有效打通“救助”與“扶貧”渠道。
高唐縣院創新打造“司法救助+涉訴援助”工作模式,成立涉訴援助協會,聯合鄉村振興局為救助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提供技能培訓,實現“造血式”幫扶,使檢察工作更公平、更直接惠及人民群眾。張某就是其中的一名制度受益人。
高唐縣院在辦案中敏銳的發現張某的家庭面臨的急迫困難,經審查后決定開展兩級院聯合救助,為張某開展就業培訓,提供工作崗位,家庭困難得到有效緩解。“白云熱線”所做的不止于此,專程邀請心理專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全國人大代表竇延麗對張某夫妻開展心理疏導,通過與張某妻子多次談心,郁結的情緒得以宣泄。夫妻二人辦理了復婚手續,重歸于好。
“法律的守護者,人民的貼心人”,張某夫妻送來的錦旗上金燦燦的映著十二個大字。這是他們對檢察工作的評價,也是聊城控申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