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讓平安和法治帶來的幸福感觸手可及!山東全力護航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5-04-28 15:15來源:山東長安網責任編輯: 安羽

一朵大氣明艷的牡丹花要變成群眾的“致富花”,需要多少環節?根入藥、籽榨油、蕊制茶、瓣提露,為了助力一朵花長成一條產業鏈,山東省菏澤市專門印發優化營商環境文件,出臺23條具體措施,涵蓋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全鏈條,推動措施落地落實。

一頭大蒜從成熟到蒜農賣蒜款落袋為安,需要多少守護?在素有“中國大蒜之鄉”之稱的濟寧市金鄉縣,大蒜法庭法官一年審結、調解大蒜產業鏈案件及糾紛200多件,追回蒜款1000多萬元。

一朵牡丹花、一頭大蒜,關系到群眾生活的幸福感,而這些幸福感背后是平安和法治建設的磅礴力量。

“近年來,山東省政法機關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擔當,不斷探索創新工作的方法和載體,進一步提升平安山東、法治山東建設水平,努力以政法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各種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以政法工作的主動性轉化各類風險疊加帶來的被動性,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確保全省社會大局持續安全穩定,讓群眾感受到平安和法治帶來的安全感幸福感。”山東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宇燕近日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平安可見可感可觸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事關事業興旺發達、事關人民美好生活、事關國家長治久安。

山東堅持干字當頭,把平安山東建設推向更高水平。

一組數字反映出山東社會治安環境的持續向好:2024年,全省刑事立案數同比下降30.2%,命案數同比下降16.5%,信訪總量同比下降18.9%。

數字是客觀的,群眾的感受是鮮活的。在聊城市,市民們注意到,全市1314所重點學校,學生白天上學放學時段和晚自習時間,都有民警執行“高峰勤務”,確保校園及周邊“見警燈、見警車、見警察”。在棗莊市,群眾發現,民警在線下“脫口秀”中成為“段子手”,把反詐、交通法規、法治宣傳講得比追劇還“上頭”。

近年來,山東全面壓實維護社會穩定責任,以深化矛盾風險排查化解為抓手,以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為支撐,以健全平安建設制度機制為保障,打擊、治理、防范、管控一體推進,不斷提升平安山東建設水平。

2024年,山東制定貫徹落實維護社會穩定責任制規定若干措施以及責任督導和追究實施辦法,構建從源頭到末端的責任鏈條;聚焦重點領域,保持對電信網絡詐騙的嚴打高壓態勢,全省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案數、損失數同比分別下降23.1%、27.5%;開展社會穩定風險隱患專項整治,打出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和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綜合治理、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救助“組合拳”。

為營造良好社會治安環境,山東政法機關制定加強全省校園安全、農村社會治安等具體工作舉措,推動設立村治保組織,組建義務巡邏隊,規范設置“護學崗”,治安重點區域人防、物防、技防水平顯著提升。

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群眾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規范起來,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

山東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以下簡稱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將綜治中心打造成群眾情緒的“疏導站”,矛盾糾紛化解的“終點站”。

“山東把綜治中心建設納入全省‘十四五’規劃,連續三年納入省委常委會工作要點,形成了‘黨委政府領導、政法委牽頭主抓、各部門單位分工負責’的良好格局。”山東省委政法委副書記劉啟超介紹,目前全省136個縣級、1825個鄉鎮(街道)綜治中心實現實體化運作,構筑了維護和諧穩定“首道防線”。

如何細化綜治中心規范化操作指引,讓規范化建設有“章”可循?山東出臺網格化服務管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等配套文件,不斷完善工作制度。同時,推動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訴訟服務中心、信訪接待中心等集中進駐綜治中心,推動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相關部門、單位進駐,對常駐和派駐人員實行統一管理調配。據了解,目前全省綜治中心共整合政法單位、信訪部門、調解組織等5.6萬名工作人員入駐,為規范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省“一盤棋”統籌,各地因地制宜創新。泰安市綜治中心建立“訪訴調”三位一體融合聯動機制,對矛盾糾紛聯合受理、研判、化解;濱州市綜治中心發動網格員等群防群治力量,提高矛盾風險主動防控化解水平;青島萊西市綜治中心明確首接負責、聯合督辦等機制,實現訴求辦理一鍵直達、一單到底;濰坊市奎文區綜治中心研發“平安導航”系統,智能分析各類矛盾糾紛及訴求情況,精準預警處置隱患苗頭。

據了解,2024年,山東基層綜治中心共受理各類矛盾糾紛163.3萬件,化解146.2萬件,推動矛盾糾紛解決在前端,化解在基層。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在淄博市八大局便民市場,放心吃遍所有想吃的小吃,只需要幾十元;在店家實誠、環境安全的燒烤城,人均幾十元就能大快朵頤;在博山陶瓷琉璃大觀園,漂亮手串物美價廉不會被坑……

這些觸手可及的幸福背后,是公平公正的經營和交易環境,是一個城市不斷燃旺的“法治爐火”。

以法治之力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保障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山東制定加強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法治保障的若干措施,積極為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實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提供法治保障;制定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和備案審查工作規范,全年審查省重大決策、合作協議、規范性文件等371件,同比增長53%。

好政策,落到實處才是真的好。今年3月26日,在東營高鐵站前廣場項目現場,330名務工人員在東營市公安局東營分局“項目警長”專班服務下,只用20分鐘就完成了居住證辦理。

“‘項目警長’將戶政、車管等184項高頻業務整合成‘助企禮包’,不僅服務熱情還高效便捷。”項目負責人說。據了解,目前山東共設立運行“項目警長”5935名,為8592個重點項目和企業提供服務保障。

2024年,為推動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修復工程,山東組建2030名法學咨詢專家隊伍參與50多個重大項目咨詢服務工作;創新“刑事打擊+公益訴訟+警示教育+生態修復”四位一體辦案模式,加強檢察公益訴訟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銜接。

政法改革全面深化

2024年,濟南法院通過不動產處置“帶封過戶”新模式成功處置128套房產,最快7天完成交易并結案,將查封財產處置效率提升50%以上。

以改革破題,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山東把2024年確定為“執法司法規范化建設提升年”,開展長期“掛案”、案件移送不規范等4個“小專項”監督,進一步提升執法司法質效。

為有效支撐執法司法實戰,山東規范完善合議庭運行、案件質量評查、審判數據會商等機制,開展檢察監督事項案件化辦理試點,修訂完善三級檢察院檢察官辦案職權清單,推進公安機關機構編制管理改革;創新“府院聯動”“府檢聯動”工作機制,將調解和解貫穿行政復議全過程,加快推進行政爭議化解;優化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完善法官檢察官遴選、懲戒工作機制,推動辦案力量向一線傾斜。

數據顯示,2024年,山東全省法院審判執行案件收案249.5萬件、結案241.8萬件,審判執行質效持續走在全國法院第一梯隊。檢察機關有40件案例獲評全國檢察機關指導性案例和典型案例,辦案質效持續走在全國前列。全省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同比分別下降34.7%、6.6%,安全穩定形勢持續向好。司法行政工作中,政府立法、行政執法監督、公共法律服務、人民調解等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政法隊伍素質過硬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政法機關黨的政治建設,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新時代政法鐵軍。

山東把過硬隊伍建設作為政法工作的永恒主題,強化政治統領、嚴明紀律規矩、樹立實干導向,確保政法隊伍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威海市委政法委每年開展“時代政法先鋒”選樹宣傳活動,每年年初修訂業績考評辦法,年底公開科室、干部考核成績,讓“有為”者“有位”,有效激發隊伍的主動性。日照市全面加強黨委政法委自身建設,健全完善全體會議議事規則,常態化開展培訓,努力在提高干部素質上實現新突破。煙臺市公安局實施“強基礎、礪精兵、提素質”全警實戰練兵工程,加強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不斷提升隊伍職業素養和實戰能力。

山東牢牢把握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這一根本原則,2024年省委常委會九次研究部署政法工作重大事項,修訂省委政法委員會工作規則,完善請示報告規定,推動政法機關在黨的領導下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相互制約。

為強化思想政治建設,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新時代政法鐵軍,山東省委政法委建立政法隊伍狀況定期分析研判機制,督導調研16市政法隊伍建設情況,推動各市開展政治督察,建立全省政法干警政治檔案,做深做實干部政治素質考察。

在縱深推進全面從嚴管黨治警方面,山東政法機關將2024年確定為“隊伍建設提升年”,舉辦典型案例剖析、警示教育大會、廉政談話、庭審觀摩等系列活動,推動政法干警做到學紀、知紀、明紀、守紀;印發《全省政法領域職務犯罪突出風險隱患清單(典型案例)》,加強日常教育、監督和管理,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措施。

如何提高政法隊伍業務能力?山東持續推動政法干警“同堂培訓”,舉辦全省政法系統隊伍建設、政法英模、新任縣級黨委政法委書記、鄉鎮(街道)政法委員等系列培訓班,常態化推動市縣政法領導干部交流任職,通過舉辦山東政法青年講堂、青年干部成長沙龍等活動加強年輕干部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政法隊伍專業素質。

堅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擔當,以高水平安全高水平法治護航高質量發展。山東政法機關正以昂揚的姿態推動更高水平的平安山東法治山東建設,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提供堅強保障。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