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秒預警都是沖鋒號,每一次攔截都是生死戰。
在與電詐分子的激烈較量中,聊城公安始終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將百姓“錢袋子”視為不可觸碰的紅線,綜合運用“生死戰”“咆哮戰”“伏擊戰”“全民戰”等多種打法,在線上與線下、臺前幕后,用跑贏時間的腳力、拆穿騙局的腦力、磨破嘴皮的耐力,與騙子們展開了驚心動魄的“硬剛”。
“生死戰”
上門“搶”出百姓血汗錢
“別碰屏幕!正在對接銀聯系統!”
今年5月2日,東阿縣公安局反詐中心工作人員使用96110反詐專線多次撥打預警對象李先生的電話,卻均遭拒接。憑借豐富經驗,民輔警敏銳判斷這極有可能是詐騙分子正在實施詐騙,隨即安排工作人員迅速驅車前往。
當新城派出所反詐專班輔警仇公慶等人沖進李先生家時,眼前場景令人心驚。李先生的手機正被騙子遠程操控,屏幕上閃爍著刺眼的轉賬提示,里面還傳出詐騙分子虛張聲勢的“怒吼”:“敢關機就扣你2000塊!”千鈞一發之際,仇公慶等人發現手機黑屏無反應,他們果斷上前拔卡、斷網,硬生生讓手機“罷工”,成功保住李先生的18萬元血汗錢。
無獨有偶。今年4月17日,冠縣萬善派出所系統警報血紅閃爍:任女士與詐騙號碼通話已超1小時!電話持續占線,民輔警心頭一緊:“正在轉賬!”工作人員立即驅車前往家中見面勸阻。然而,當到達任女士家中時,卻不見其人。
“任女士在服裝廠!快!”民輔警又帶著家屬迅速趕到廠房。當他們氣喘吁吁趕到時,任女士手機頁面正停留在手機銀行輸入驗證碼界面。千鈞一發間,民警一把搶過手機,屏幕上“確認轉賬7萬元”的按鈕只差一步就被點擊。
快一秒,就多一份安寧。在與時間賽跑、同騙術博弈的無聲戰場,聊城公安以“科技利劍”精準制導,用“鐵腳板”丈量民情,以不厭其煩的預警呼叫織就天羅地網,憑“再快一分鐘”的信念穿梭大街小巷。從果斷拔卡的雷霆瞬間,到飛身奪機的驚險剎那,民輔警用行動詮釋:反詐,是滾燙的民生守護。
“咆哮戰”
吼啞了喉嚨守住了民心
反詐不僅是技術戰,更是對民輔警意志的考驗。
最艱難的戰斗在臨清康莊派出所上演。去年5月,派出所接預警稱吳女士疑似遭遇電詐。民輔警火速電話勸阻并上門,卻見她深陷騙局——堅信“投資好友”能帶其炒股暴富,只要交10萬“保證金”就能提現14萬,甚至怒斥民警“耽誤賺錢要控告”。面對被騙子深度洗腦的吳女士,民輔警擔心其繼續操作轉賬,暫時將其手機沒收,并帶回派出所喚醒勸阻。“你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你醒醒!”臨清康莊派出所的喚醒室里,民警劉興航拍著桌子“大吼”。“你們耽誤我賺錢,我要告你們!”吳女士一點也不“示弱”。
接下來4天,吳女士天天來派出所鬧,民警輪流“話聊”:“不給我手機,我就去告你!”“俺這是心疼你的錢才管你嘞!”“我三天不吃不喝,瘦了十幾斤了!”“俺整個派出所因為你都沒睡好……”民輔警輪番上陣,苦口婆心進行“咆哮式”勸解。直到第5天,她突然沖進派出所鞠躬認錯——原來“好友”已將其拉黑,而被凍結的10萬元,則成了民警執著最好的勛章。
吼啞了喉嚨,守住了民心。從揚言控告到鞠躬致謝,民警的“咆哮”是最硬的理:騙子用話術洗腦,聊城公安民輔警用“不拋棄”醒腦。每一個被守住的“10萬元”背后,都是一個家庭的安穩,更是反詐戰場上最硬核的民心守護。
“伏擊戰”
關鍵時刻直接“拼刺刀”
“謝謝警察同志!多虧你們,我這血汗錢保住了!”近日,市民王先生緊握聊城市公安局東昌府分局反詐中心民警的手,聲音激動。就在幾個月前,他險些被騙走整整100萬元。
1月21日,聊城市公安局東昌府分局反詐中心接到預警指令:轄區居民王先生可能正遭遇詐騙,且已將100萬元現金裝箱,交給了詐騙分子指定的“跑腿”騎手!
千鈞一發!民警火速行動,化身“追蹤者”,緊盯騎手路線一路排查,最終在一個路口精準攔截,成功“截獲”了這兩個裝著巨款的紙箱。隨后,民警順藤摸瓜,將前來取錢的嫌疑人王某抓獲。
原來,王先生是名“包工頭”,輕信了網上“高收益、低風險”的投資廣告。他下載APP后,初嘗模擬交易“甜頭”,便投入小錢試水。看到賬戶“盈利”可觀后,他放松了警惕。在“客服”誘導下,王先生竟從銀行取出100萬元現金,謊稱發工資,并按指示裝箱交給“跑腿”騎手。萬幸,反詐民警保住了這筆巨款。
“站住!把包放下!”
去年11月21日19時56分,陽谷縣公安局壽張派出所接群眾報警稱被網絡詐騙,目前正在壽張鎮信用社附近。民輔警與報警人在不同方向,同時鎖定了被騙人與嫌疑人共乘的車輛。詐騙分子背著裝有30萬元現金的背包跳車逃竄,報警人開車緊追,民警從前方包抄——20時01分,成功將逃跑中的犯罪嫌疑人抓獲。這場街頭上演的“圍堵大戰”,從接警到抓獲僅用5分鐘。報警人是位農民工,攢了十年的血汗錢剛轉入騙子賬戶,就被反詐系統預警。“要不是他們跑得比騙子快,我這輩子就完了!”報警人蹲在地上,攥著民警的手直發抖。
反詐場場都是硬仗,關鍵時刻甚至得直接“拼刺刀”。在聊城,反詐民輔警既是與時間賽跑的“追風者”,更是用科技織網、以熱血筑堤的“守夜人”。他們用24小時不眠的研判專班激活“最強大腦”,以分秒必爭的雷霆出擊淬煉“閃電利劍”,讓每聲預警響鈴都化作護民安瀾的沖鋒號角,使每場街頭追逐都成為守衛百姓幸福的安全屏障。這,正是新時代人民警察的忠誠注腳。
“全民戰”
每個人都是反詐哨崗
在聊城,每個人都是移動的反詐哨崗。
“轉賬截圖是個人賬戶,語音咋還有變聲器?”今年3月21日,茌平某金店店員小林盯著手機突然冒冷汗。自稱“老顧客”的人要把4.5萬元換成金條,催得比熱鍋上的螞蟻還急,可轉賬截圖里收款方竟是個人名,微信語音里的男聲像含著玻璃球說話。“這跟民警培訓時說的洗錢招兒一模一樣!”
小林沒慌著打包,反手就給反詐中心打電話。14時10分發現異常,14時25分民警就鎖定了“張先生”的AI換臉身份證,原來這是詐騙分子想通過黃金交易“洗白”贓款!眼看騙子改口“錢不買金了,快退到陌生賬戶”,小林早按民警叮囑,啟動警銀協作機制凍住了賬戶。從報警到凍結資金,48分鐘!小林拍著胸脯說:“平時派出所教的‘三核三問’沒白學,現在咱金店就是反詐前哨站!”
“兩箱牛奶水果,運費160?騙鬼呢!”去年12月,臨清網約車司機閆師傅越開車越覺得后腦勺發涼。發貨的馬女士催著把東西送河北衡水,可貨值撐死50塊,運費比貨貴三倍。“小區群里剛說過,騙子用網約車運贓款!”閆師傅方向盤一打,直奔新華路派出所。
民警開箱一看,牛奶箱底藏著兩捆現金——整整2萬!原來馬女士掃了“掃碼領紅包”的二維碼,掉進刷單詐騙陷阱,騙子讓她把現金藏箱子里寄到外地。“要不是閆師傅多留個心眼,這錢就喂了騙子!”馬女士捏著失而復得的鈔票直哆嗦。閆師傅撓頭笑:“掙運費事小,幫人守錢事大,以后接單先琢磨琢磨‘運費合不合理’!”
從金店柜臺到網約車后座,聊城百姓用“多問一句”“多瞅一眼”的自覺,織起了比代碼更靈活的反詐網。當店員敢攔可疑訂單,司機敢送“問題包裹”,這就是對“全民反詐”最鮮活的注解,也是聊城警民聯手寫下的“全民反詐”最佳答案,正如那48分鐘和一箱牛奶守住的6.5萬:反詐從來不是一個人的戰斗,而是整座城市的心跳同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