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創意VLOG丨何以解憂?“喜”看荊楚
時間:2025-05-22 18:10來源:湖北長安網責任編輯: 李鴿

日前,由湖北省委政法委主辦、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承辦的以“聚力建支點解紛在一線”為主題的“荊楚政法基層行”第三期采訪宣傳活動啟動,組織央省媒體前往10個地市的綜治中心、社區、鄉村等一線進行集中采訪,并在全省全面開展綜治中心規范化宣傳,用群眾身邊的一個個真實案例,講述綜治中心在法治軌道上定分止爭、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的鮮活故事,不斷提高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工作的知曉率、滿意度,讓“有矛盾糾紛找綜治中心”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特推出創意VLOG《何以解憂?“喜”看荊楚》。用AI“喚醒”湖北云夢縣睡虎地秦簡主人“喜”,加入荊楚政法基層行的行列。讓我們跟隨“喜”的腳步,看兩千年前的法治智慧持續潤澤荊楚基層治理,看湖北各級綜治中心如何發揮“解紛超市”作用,為民解憂。


諸位網友,大家好!我是“喜”,一位來自秦朝的小吏、法律工作者。

我在湖北省云夢縣睡虎地沉睡了兩千多年,在這個充滿科技與智慧的世界“醒來”。我身邊的這1000多枚竹簡是我的“工作筆記”,包含官員從政準則、基層治理、環境保護、見義勇為等律令,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較為完整的法典。

治道運行,皆有法式。而今,我驚喜地發現,這方土地上,各級綜治中心為老百姓“一站式”解紛,法治之光照亮每個角落。請大家跟我一起來看看!

云夢縣:

你們看,這里是我老家云夢縣的綜治中心,兩千年前,百姓為田界紛爭要跑去縣衙打官司,如今,在這道門里就能握手言和。

云夢縣建立首問負責、協作配合等9類13項工作制度,設立“一個窗口”統一受理群眾反映的各類事項,分類流轉導入辦事程序,讓群眾解紛“最多跑一門”。

鄂州市:

有煩惱,找巧巧。在鄂州市梁子湖區,巧巧是鄉親們的貼心人。

余巧:村里的老人買米、買肉都要跑十幾公里,事兒是真的小,可就是這些小事難住了他們。

網格員余巧用“巧法心橋”化解家長里短,讓法治服務像鄰里互助一樣貼心。

隨州市:

在隨州市隨縣柳林鎮院子河村,百姓每月“逢四議事”,村規民約成為村民共識。

通過“網格+調解”模式,隨州將“民為邦本”的古訓轉化為“民事民議民決”的生動實踐。

荊州市:

眼前的這40多面錦旗,是姚明華近年來解紛成果的見證。

姚明華:化解矛盾不能只講法條,還要講透情理。一直以來,我們采用“五心調解法+速裁快審”的方式,累計化解糾紛5000余件,以“如我在訴”的情懷對待群眾,用心用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切實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溫暖。

恩施州:

“遇見麻煩不用慌,‘幫理郎’上門幫。”

在恩施州宣恩縣椒園鎮黃坪村,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幫理郎”。

恩施州以“有理大家評”推進村(社區)綜治中心實體化,調解員在群眾家門口管事、疏怨、解結、幫困。

兩千載星移斗轉,荊楚大地終究把“治于未亂”的秦簡真義,化作了屋檐下百姓的一盞暖茶。

從云夢竹簡到《民法典》,法治思想潤澤人心。湖北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下移,全省建成省、市、縣、鄉四級綜治中心1470個,實現了全覆蓋,各級綜治中心真正成了老百姓的“解紛超市”。

逛了這一大圈,我終于放心啦,這盛世,如我所愿!謝謝你們!

(策劃:黃元新張芙蓉統籌:陳俊旺邱玲鵬王淳AI視頻:童湛李峻張靜敏記者:周光潔)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