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派出所民警暑假前夕走進校園,為學生講解暑期安全
時間:2025-07-11 15:45來源:法治時報責任編輯: 陳言


海南省開展為期三年的未成年人護苗專項行動以來,全省政法系統及有關單位、部門,為持續開展護苗專項行動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今年是護苗專項行動收官之年,從6月20日起,海南省組織開展2025年護苗專項行動主題宣傳月活動,并在暑期持續開展。在省委政法委指導下,本報今起推出“攜手護苗行動護航青春逐夢”欄目,記者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廣泛報道護苗工作感人事跡,凝聚社會正能量,敬請關注。

7月3日晚,海口民警劉平為學生上暑期安全法治課。高凌攝

“同學們,美好的假期即將開始,但是放假回家前,有些重要的安全事項需要我們共同探討。”7月3日晚上21時許,在海口市第二中學高一五班內,海口市公安局美蘭分局海甸派出所民警劉平與學生們談心。

課堂上,民警針對反電信網絡詐騙、網絡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開展普法,一堂守護青少年暑期安全的法治課在夏夜中有序展開。

反詐知識藏在故事里

“哥哥給人家刷個火箭嘛。”課堂伊始,劉平以不同的音調扮演著“美女主播”,讓全場學生“炸開了鍋”。

一名學生驚嘆說:“這跟我表哥遇到的話術一模一樣!”

“對!這就是俗稱的‘殺豬盤’。除此之外,還有什么游戲代充、兼職刷單等等,都是詐騙。”劉平立即向學生們介紹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手段。

隨后,劉平打開了手機屏幕,屏幕上是一起真實案件的微信對話截圖。

“大家看清楚,這不是普通的聊天記錄,這上面對方說自己是教育局工作人員,要給你發‘暑假補貼’,但需要先交200元手續費。這時候,你們該怎么應對?”隨著劉平拋出的問題,學生們踴躍舉手回答。

“不理會”“和爸媽說”“當作沒看到”……

“大家說得都對,但是又不太完整。同學們記住三個步驟,就是核身份、查官網、問家長,如果是其他的疑似電詐的事情,那我們可以核實身份(要求視頻通話)、聯系其他親屬、撥打110報警。”劉平講解的這套標準化流程贏得全場掌聲。

其間,他還見縫插針式地強調:“公安部推出的‘國家反詐中心’APP具備來電預警功能,建議同學們協助家長完成安裝。”

交通安全知識進課堂

針對暑期出行增多的特點,劉平采用“法規講解+案例剖析+技能實訓”的三維教學模式。

“騎行電動車需年滿16周歲!頭盔不是可有可無的裝備,而是生命的保護罩。”劉平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與青少年相關的條款,并分析近期在海口發生的真實案例。

“同學們見過發生事故的現場嗎?”劉平打開了一段行車記錄儀視頻,畫面里電動車闖紅燈撞上轎車的瞬間讓全班學生倒吸冷氣。

“同學們仔細看,這起事故中電動車車主戴了安全頭盔,所以事故并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如果反之,那后果就不堪設想了。”劉平說道。

“戴安全頭盔真的很重要,我有時候會因為距離短或者圖方便不戴安全頭盔,以后真的不敢不戴頭盔了。”學生小西說。

課堂還特別傳輸了“被看見才安全”的理念,“海甸島部分路段夜間照明條件有限,騎行必須開啟車燈,穿戴反光衣物。”劉平通過轄區的真實案例,讓抽象的交通規則轉化為可操作的安全細節。

網絡安全知識要謹記

“同學們放假最期待的事情是什么?手機?旅游?游戲?”課堂進入尾聲時,劉平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相關條款,通過互動問答形式講解網絡安全、個人信息保護要點。

“那大家在社交平臺曬暑假旅行照時,不能暴露哪些信息?”

當學生們回答出“家庭住址”“學校名稱”等關鍵詞時,他進一步延伸:“定位功能、校服標識、家門鑰匙照片等,都可能成為不法分子的‘信息拼圖’。”

劉平現場演示某社交平臺公開信息還原“從昵稱推斷真實姓名——從打卡定位鎖定居住小區——從相冊照片獲取家庭成員信息”的全過程,讓學生直觀感受信息泄露的風險。

“看似分享生活,實則可能為不法分子提供‘作案地圖’。”課堂的最后,劉平向學生們發放了安全知識宣傳手冊。

當晚22時,學生們離開教室,劉平回到所里,將當日課堂情況記錄在工作日志中。月光透過窗戶映在辦公桌上攤開的《青少年暑期安全手冊》上,那些用波浪線標出的“暑期安全注意事項”,在夜色里泛著微光。

“青少年安全防護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環節,我們將通過系統化、專業化的安全教育,提升青少年的安全素養和防護能力,為構建平安暑期、和諧社會奠定堅實基礎。”劉平說。(黃君 何海東)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