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調解員多次耐心細致地溝通,成功解開了兄弟倆的“心結”......
時間:2025-08-25 11:43來源:法治時報責任編輯: 李鴿

“感謝綜治中心及時調解,讓我們兩家人冰釋前嫌、重歸于好!”近日,在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以下簡稱那大鎮綜治中心)工作人員的主持下,那大鎮頭譚村村民符某甲與符某乙當場簽訂調解協議書,握手言和,對工作人員用心用情幫助他們化解矛盾糾紛連聲道謝。

那大鎮綜治中心工作人員為來訪群眾答疑解惑。記者許光偉攝

群眾的“關鍵小事”就是“頭等大事”。儋州市那大鎮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整合各方資源、優化流程服務,全力把那大鎮綜治中心打造成老百姓有事“找個說法”的地方,便捷高效地服務群眾,努力實現群眾反映訴求“最多跑一地”,矛盾糾紛“一站式”解決。轄區群眾逐漸形成了有糾紛就找綜治中心的氛圍和思想共識。

解心結化解一起宅基地糾紛

符某甲與符某乙系堂兄弟。6月9日,符某乙向村委會反映,稱其堂哥符某甲在建房時占用了他家的地,他家的舊羊舍被符某甲拆除整平并占用,他多次與堂哥協商,但問題均未得到有效解決。

接到反映后,村委會干部立即趕到現場了解情況,組織雙方進行調解。調解過程中,符某乙對符某甲在未提前告知的情況下擅自拆除其舊羊舍心存芥蒂,認為符某甲故意侵占。符某甲表示拆除舊羊舍是為了不影響美觀,且方便出行,自己并未多占。雙方爭執激烈,調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之后,村委會相關工作人員多次到現場調解均未成功。

近日,符某乙到那大鎮綜治中心尋求幫助。訴求受理后,那大鎮綜治中心迅速組織司法所、資規所等部門到現場和入戶走訪調查,厘清土地權屬問題。調解員以法律為依據、以親情為紐帶,用“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話語喚醒兄弟情分,讓雙方逐漸放下成見。

“都是一家人,別讓這事寒了大家的心,不值當!”調解員通過擺事實、講法律,多次耐心細致地溝通,成功解開了兄弟倆的“心結”,促成兩人就宅基地界線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并簽訂調解協議書,重歸于好。

“群眾事無小事,事事關乎自身切身利益,處理不好可能會演變成‘大事’。所以,那大鎮綜治中心受理的每一起糾紛,我們只有當作‘大事’來辦,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才能有效解開他們的心結,理順他們的情緒,才能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真正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那大鎮綜治中心負責人說。

聯動化解一起裝修款糾紛

紓困解難是推進矛盾糾紛徹底化解的落腳點。那大鎮綜治中心著力推進運行機制規范化,信訪辦、政法辦、直通聯辦、資規所、綜合行政執法中隊等24個職能部門采取常駐、輪駐等方式入駐綜治中心,整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行業調解等調解力量,通過“一窗式”受理分流、“一站式”調處辦理,形成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整體合力,高效解決矛盾糾紛和回應群眾訴求,實現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

“感謝你們的理解,特別感謝綜治中心工作人員為我設身處地著想,讓我緩解經濟壓力,我一定按時支付相關款項。”近日,施某向被其拖欠裝修款項的對方表達歉意,并承諾支付相關款項,同時對那大鎮綜治中心工作人員表達誠摯的謝意。

原來,施某是儋州市某會所裝修工程的甲方,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未能嚴格依照與乙方鄧某某、丙方蔡某某、丁方朱某某所簽訂合同的具體規定,及時且足額向三方支付相應款項,導致糾紛產生。

接到調解申請后,那大鎮綜治中心迅速啟動調解工作程序,協調司法所相關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與施某聯系,詳細了解其未支付款項的原因。經調查發現,施某因工程資金周轉出現暫時困難,導致無法按時履行付款義務。

為確保調解工作的公正性和權威性,司法所聯合法院、檢察院等部門,制定針對性的法律意見和調解策略,為下一步調解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最終,在司法所及相關部門高效聯動、多輪耐心調解下,糾紛四方當事人本著互諒互讓、平等自愿的原則,自愿達成相關調解協議,施某承諾支付相關款項,該起糾紛被成功化解。

上述糾紛的高效、圓滿解決,正是那大鎮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發揮實效的生動例證。該中心成立以來,已經成功接訪并調處矛盾糾紛10起,充分展現了在整合資源、聯動部門、高效化解基層矛盾、服務民生方面的顯著作用,用實踐詮釋了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深刻內涵。(許光偉 馬宏新)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