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當叛逆少年遇上警察媽媽:17年,她摸索出一套特殊"拆彈術"
時間:2025-07-16 16:32來源:黔南長安網責任編輯: 陳言

“今天我特別想對您說聲謝謝!祝您生日快樂!”

一早,韋昌慧就收到了小萱的來信,她輕輕摩挲著帶著淡淡墨香的信紙。這個曾經逃學、厭家,整天無所事事,讓家人頭疼、老師無奈的“問題少女”,從初到啟程學校時的滿心抵觸到主動敞開了心扉,字里行間是滿滿回憶:“您為我梳好蓬亂的頭發、愿意傾聽我的煩惱、教會我做手工編織,紅色的草莓、黃色的玉米還有我最喜歡的向日葵……”一路來,韋昌慧看著她站軍姿時的咬牙堅持,做美食時的歡聲笑語,學唱歌跳舞時的點滴進步……“您鼓勵著我、照顧著我、陪伴著我,像媽媽一樣帶給我溫暖。”看著孩子的質樸話語如暖流,韋昌慧的眼眶也漸漸濕潤了……

從警17年,現任貴州省三都縣公安局網安大隊大隊長的韋昌慧自2023年3月被選派到三都啟程學校擔任法治副校長,這是一所針對家庭難管、學校難教的青少年學生,開辦封閉式、準軍事化的特殊學校。在這里,她無數次地家訪、勸解、宣教……耐心開導遭遇家庭變故、情感挫折的學生,成功勸返過厭學逃學的學生,也教育感化有暴力傾向的學生,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心理隱患問題等,讓法治教育有了愛的溫度,還有母親般的溫暖。如今,看著大多數孩子走出學校后均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或求學,或務工,成為了自食其力、對家庭社會有擔當的人,這是她日夜堅守最好的饋贈。

幫助“迷途少年”找到學習與生活的意義

“為什么當警察?又如何理解‘警察’二字?”

面對這個問題,韋昌慧回憶起父親作為一名退伍軍人,用半生堅守詮釋的忠誠與擔當,讓在她年幼時就種下了守護正義的種子。雖未能穿上軍裝,但她始終以軍人般的擔當,踐行著人民警察的誓言。

她說:“這個‘警’字,上是敬,下是言,我有責任和義務用敬畏之心守護青春,用溫暖之言照亮迷途。”現在的韋昌慧以“警察媽媽”的身份守護迷途少年,她的眼里沉淀出了更溫潤的力量。

“沒有‘問題少年’,只有‘受傷的孩子’。”韋昌慧的辦公室就在教室旁邊,學生上課有問題,她能及時干預處理;下課后,她也和學生一起運動、游戲,既陪伴著學生,也能保證學生的安全。她總說自己不僅是一名人民警察,也是一位母親,孩子們需要有人去給予關愛、引導,護航,幫助他們找到學習與生活的意義。

“其實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很敏感,但一點小小的善意,就可能觸動、改變他們。”一旦聊起孩子們,韋昌慧便滔滔不絕。在她看來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不能粗暴地加以干預。有的學生犯了錯,家長想讓她用警察的身份嚇嚇孩子,但她總是笑瞇瞇地和他們談心。

回憶起前不久來到啟程學校的小潘,性格偏激,無法正確表達情緒,總是高昂著頭,滿臉倔強,像隨時易燃的火藥,都是“用拳頭來解決問題”。面對這類型的孩子,韋昌慧卻有套獨特的“拆彈密碼”——得耐著性子慢慢哄著教。

“有什么事先冷靜下來,好好說。”

“能用嘴巴說出自己的感受,比用拳頭厲害多了!”

“今天沒有生氣,有糖果獎勵哦!”

……

在日常相處中,韋昌慧和老師們格外關注小潘的點滴進步,她堅信,給的這顆“糖”會慢慢甜進他的心里,溫暖并軟化那股“小唳氣”。

經過漫長而艱辛的努力,小潘終于迎來了蛻變。從蠻橫無理到彬彬有禮,從好勇斗狠到謙遜溫和,漸漸地他的臉上也洋溢著友善的笑容……“原來被夸獎,比去打架更讓人開心。”他說記得“警察媽媽”告訴過他,雙手是要用來創造美好生活的。

在“法育”的同時貫穿“德育”

在韋昌慧看來,她作為一名法治副校長,想拉回走錯路的孩子,必須走進孩子內心、重塑孩子“三觀”,把法律條文轉化為孩子內心的道德準則。

那么一堂法治教育課上講什么,怎么講?是她經常思考的事。她翻閱了大量與青少年相關違法犯罪案例,以及未成年人保護相關法律知識,再結合學生上學、生活實際,圍繞盜竊、幫信、打架以及防詐騙、防性侵、防欺凌等學生經常遇到的問題開展法治教育,告訴他們一旦觸碰法律紅線,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加強學生對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理解。此外,通過精準普法,還積極引導家長履行好家庭教育主體責任,重視家庭教育,帶頭遵紀守法,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

“看到韋校長和老師們都如此用心、細致教導,作為家長也開始懂得了如何配合引導孩子明理守法。”一位家長說起孩子這段時間的變化感覺很欣慰,并表示也要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樹立榜樣。

“懲罰一個孩子簡單,但挽救一個孩子不容易。學校和家庭、社會都應該要積極幫助孩子回歸正軌。”韋昌慧說學校也很重視在“法育”的同時貫穿“德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15歲的小張由于缺少家庭關懷且長時間疏于管教,行為舉止松散,這是他第三次來到啟程學校。

面對這位“老熟人”,韋昌慧雖有些無奈,但她和老師們并沒有放棄去教育挽救,反而在小張的身上捕捉到了點點微光。

“學生的改變往往來自于他‘會’,那就想盡辦法讓他們‘會’點什么。”韋昌慧驚訝的發現,當有學生逃避內務檢查時,小張總是能按標準完成全套流程,韋昌慧就會特意讓他教教新同學疊被子的技巧;當老師教會他理發后,他剪出的板寸利落有型,碎發也會清理得干干凈凈,此時韋昌慧也會告訴他“靠自己的雙手是能創造出美好的。”隨著夸贊聲越來越多,小張也很樂在其中,他原本浮躁的內心得到了很大滿足,開始學會了平靜表達自己的想法。

“每個孩子都是待雕的璞玉,當我們不再盯著他們的瑕疵,而是發現獨特的光澤時,教育就發生了……”相較于生硬的命令與刻板的說教,韋昌慧相信言傳身教的教育方式有著更好的感染力。在日常點滴相處中,她也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不會洗衣服的,韋昌慧手把手教;衣服襪子破洞了的,她幫他們補;鞋子開膠了的,她給他們粘;想重拾課本重新學習的,她給他們找書、打印測試題……她以言為引、以行為范,于無聲處播撒著愛的種子。

在學校通過心理和行為矯正,讓很多即將被放棄的孩子又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來。漸漸地,當曾經迷途的少年在課上主動記筆記,當封閉的心靈在操場上露出笑容,當叛逆的言語在老師的耐心引導下化作真誠的道歉……這正是德育之花綻放的最好見證。

“自從她擔任啟程學校法治副校長以來,她始終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在一遍又一遍的開解、一次又一次的工作中做通家長和學生的工作,在我們回訪時也發現,家長對韋昌慧同志的評價很高。”三都縣公安局黨委委員、指揮中心主任張仁可說。

每當下課鈴聲響起,看著孩子們紛紛從課堂、操場跑過來,有的蹭到韋昌慧身邊,和她閑話家常;有的雖全程不說話,但緊緊挨著她的手臂,陪她走了一路,直到上課鈴響了才揮手道別……她以真心陪伴暖童心,孩子們信任喜歡、親昵相伴,也讓愛與關懷如暖陽般感染眾人。

“警察媽媽”要付諸更多行動、時間和精力

“如果心中沒有對孩子們的愛,很難想象她能一路堅持下來。”老師們都說,韋昌慧幾乎“隨時在線”,她與學生待在一起的時間,比自己的孩子都多。

“我看她時常把學生的衣服、鋪蓋拿去洗,還從家里帶了很多東西給學生用,學生都愿意叫她“媽媽”,我們老師都說她是學生的“寶媽”,非常優秀的一個同志。”三都啟程學校老師周忠云說。

翻開韋昌慧的工作日記,字里行間隨沒有驚心動魄的警營傳奇,唯有密密麻麻的溫情注腳。

“2025年4月19日,今天和兩位同學開展了談話,他們的心態都平穩了很多,接受了在學校學習的現實,愿意和老師溝通了,也不再有沖動行為了,是個好的開始。”

“2025年5月30日,下午帶10個學生到賽馬城參加了‘六一’活動,孩子們平安出去,平安歸來,體驗了警營文化,還參加了騎馬、游戲、燒烤活動,一個個可開心了!要是她們回家了還能這么乖就好啦!沒得去的孩子們有點‘灰貓貓’的,希望以后能帶他們參加。”

“2025年6月4日,和新生小胡談話,是個性格爽朗的‘假小子’,問題不大,力爭三個月結業回家!”

……

她用心記錄下每一個孩子的家庭背景、行為表現、心理狀態,也記錄下了他們內心深處的脆弱,這一筆一劃是她作為“警察媽媽”沉甸甸的關愛。她說寫日記既是記錄,也是提醒:“警察媽媽”不光是拿來喊的,更多是付諸行動、時間和精力的。

近年來,韋昌慧先后多次獲記個人嘉獎、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先后榮獲貴州省“成績突出黨員民警”、黔南州公安局“成績突出女民警”、三都縣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母愛如水,潤澤無聲,她把愛融入教育,將他孩視如己出,在平凡崗位上,踐行初心使命。她也將繼續發揮好法治副校長的職能作用,用“警察媽媽”這個光榮的稱呼用心用情呵護青少年在陽光下健康成長,為構建平安校園、法治校園貢獻力量。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