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地區噶爾縣公安局“努增石榴籽工作室”:
同跳鍋莊舞厚植團結情
“我是一名小學生,我要當民族團結的傳播者”“石榴籽工作室的阿姨幫助了我們家很多”……
載歌載舞,共慶佳節。6月6日,恰逢古爾邦節,在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各族群眾歡聚在加木紅柳濕地公園,共同參加民族團結一家親聯誼活動。聯誼活動中,維吾爾族小朋友買買提·木塔力講述了“努增石榴籽工作室”如何幫助自己解決轉學上學的困難,深深地打動了每一名觀眾。
舞臺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噶爾縣公安局濱河派出所輔警努增眼含笑意。作為“努增石榴籽工作室”負責人,她拉起買買提·木塔力的手,走上了聯誼活動的舞臺。
隨著音樂響起,歡快的鍋莊舞、動人的維吾爾族舞蹈……各族群眾共同起舞,將聯誼活動推向高潮,生動演繹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團結景象。
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云上阿里”,包括藏族、維吾爾族、漢族在內的各族群眾,用實際行動繪就一幅民族團結的美麗畫卷。
努增介紹,阿里地處西藏自治區西部,北與新疆毗鄰,吸引了眾多維吾爾族群眾來定居、經商和旅游。2020年,為更好地服務轄區各族群眾,濱河派出所建成“努增石榴籽工作室”,通過設立少數民族群眾便民服務窗口,精細化做好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等工作。
“深化推進‘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我們始終堅持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努增石榴籽工作室’成了最好的抓手之一。”聯誼活動后,記者一行跟隨濱河派出所副所長梁謀宏到“努增石榴籽工作室”實地探訪。
“努增石榴籽工作室”位于濱河派出所二樓,在極具藏族特色的裝飾下,工作室墻上“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字樣非常醒目,民族團結文化長廊、民族團結活動室等功能區廣受歡迎。
梁謀宏介紹,依托“努增石榴籽工作室”,濱河派出所全力打造一體化黨建中心,健全完善走訪交流機制,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把派出所打造成民族團結的窗口、促進各民族交流交往的窗口、化解矛盾糾紛的窗口以及服務各族群眾的窗口。
“努增,我有個親戚要來,想辦理一下邊境通行證”“努增,我的銀行卡停用了,和銀行工作人員說不清楚,你能幫幫我嗎”……每天都有很多群眾前來求助,努增都會熱情地回應。面對不同民族群眾時,努增還會隨時切換語言模式。
努增介紹,每當有群眾來辦證或咨詢時,自己都會熱情接待并和他們嘮家常,既練了語言,也拉近了和群眾的距離。久而久之,大家都愿意把心里話告訴自己。
記者了解到,正是這樣的工作模式,讓努增能在日常接待以及走訪中及時掌握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也讓很多急需幫助的群眾第一時間得到回應。
和維吾爾族小朋友買買提·木塔力一樣,艾麗菲熱·阿卜來提曾因家中困難面臨上學難題,同樣是努增給了他們最大的幫助。不久前,努增在走訪中發現,跟隨父母來到當地的艾麗菲熱·阿卜來提因患有先天性疾病急需肝移植治療,手術費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不小的經濟壓力。努增馬上聯系同事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為艾麗菲熱·阿卜來提籌集了部分醫藥費,在幫助她順利完成手術的同時,為她辦理了轉學手續。
“艾麗菲熱·阿卜來提曾說努增阿姨是這個世界上除了爸媽以外對她最好的人,這讓我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眼淚也奪眶而出。”努增表示,群眾認可就是自己一直以來最大的動力。
今年年初,西藏定日發生6.8級地震,老家在定日的努增忙于在醫院照顧困難群眾而無法趕回家,所幸其父母被平安轉移至安置點。
“努增的事跡激勵著我們進一步做好服務群眾和民族團結工作。”梁謀宏介紹,2024年,濱河派出所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