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勞動關系事關企業發展和職工利益
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證
近年來,濱海新區積極創新構建
新時代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系的
體制、機制、方式、方法
探索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
勞動關系公共服務平臺
讓和諧勞動關系真正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
“穩定器”和“助推器”
濱海新區建設勞動關系公共服務平臺的創新實踐得到了人社部的充分肯定,并作為全國勞動關系領域的經典案例,被中組部列入干部在線視頻課程。目前,該課程已在“中國干部網絡學院平臺”中的“干部履職通識課程專區”正式上線。
“和諧驛站”服務主導產業發展
“以前咨詢勞動關系問題需要到人社局、勞動仲裁機構,現在有了‘和諧驛站’,太便捷了。驛站就在公司樓下,現場就可以為我們做專業的解答。”麒麟軟件公司員工張凱新說。
遇到勞動關系問題,需要企業和員工坐下來認真溝通,濱海新區依托產業(人才)聯盟成立勞動關系“和諧驛站”,打造集協調勞動關系、行業交流、人才引育、政企互動于一體的“共建共治共享”平臺,服務區域主導產業發展。在高新區信創產業(人才)聯盟勞動關系“和諧驛站”,每月都會舉辦法律法規及政策咨詢服務活動,并會對復雜、疑難勞動爭議案件開展調解。此外,“和諧驛站”建立了信創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等重點行業薪酬調查和定期發布制度,指導企業了解行業薪酬水平,建立內部工資增長機制,保持市場競爭力,有力促進盟內企業發展,幫助產業鏈真正成為“合規鏈”“和諧鏈”。
“‘和諧驛站’讓政府、企業、員工結合得更加緊密,企業可以積極主動地去完善勞動關系,給予員工認同感,歸屬感,可以充分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為企業發展增添活力,創造價值,也為行業發展做出貢獻。”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李琰說。
目前,濱海新區已陸續成立信創產業、海洋裝備制造、融資租賃、智慧城市、人力資源產業園、華科孵化器6家勞動關系“和諧驛站”,平均每家驛站服務企業500余家。
健康體檢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很多中小微企業在成長初期會把精力和財力放在企業發展上,而忽視了勞動用工風險的預防和化解,導致勞動爭議問題出現,增加企業成本。濱海新區依托公共服務平臺,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專業研究機構等社會組織作用,加強勞動關系風險的“事前預防診斷”“事中教育培訓”和“事后規范運行”公共服務供給,進一步規范中小微企業勞動關系管理,降低了勞動糾紛發生率。
濱海新區綜合運用公益服務、政府購買服務和市場化服務等3種服務模式,為存在問題較多的企業提供健康體檢、守法援助、制定完善計劃等公益服務。開設守法“培訓班”,幫助企業規范管理程序、完善規章制度、重塑企業文化,提升勞動關系管理水平,參與企業的勞動爭議案件發生率下降40%。
在服務好中小微企業的同時,濱海新區針對不同企業需求,提供不同服務。對中小微企業建立托管服務中心,對中型企業提供勞動關系健康服務體檢,對大型企業依托產業鏈構建上下游企業一體的和諧勞動關系,實現全區勞動用工和諧穩定。
圖書專區打造和諧文化宣傳陣地
濱海新區堅持打造“和合共生”的和諧勞動關系理念,主動將和諧文化融入區域公共文化建設,在濱海新區“網紅”圖書館打造“濱海新區和諧勞動關系圖書專區暨調解員仲裁員知識充電站”,搭建宣傳培訓載體。圖書專區購置了企業管理、勞動維權、就業創業、社會保險相關圖書2000余冊,報紙刊物20余種,每年圖書借閱量達1萬人次,成為轄區勞動者就業維權、學習提高的文化“主陣地”。
同時通過“和諧勞動關系大講堂”“企業HR沙龍”“微課堂”“微法觀”等普法品牌,新區每年參加宣傳培訓的勞動者、人力資源負責人、企業負責人、各級工會組織工作人員等超過10000人次。此外,專區作為協調勞動關系知識充電站,為轄區150余家基層調解組織800余名調解員、勞動關系協調員提供學習交流平臺。
今后,濱海新區將持續推進勞動關系領域改革創新,加強源頭治理,完善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推動構建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系,結合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瞞準企業需求,探索更多個性化勞動關系解決方案,形成“企業點單、政府接單”的勞動關系協調處理機制,匯聚行業、律所、研究機構多方智慧,為加強基層社會治理貢獻更多人社力量,形成職工得實惠、企業得效益、經濟得發展、社會得穩定的共進局面,推動“濱城”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