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墻子派出所:以文明之名續寫人民滿意的答卷
時間:2025-07-18 15:26來源: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分局責任編輯: 李鴿

?晨光穿透紗窗,灑在墻子派出所的榮譽室內,玻璃展柜里“人民滿意的派出所”“全國文明單位”獎牌和證書映出倒影。走廊上展示的泛黃老照片里,一輛老舊的三輪車停在斑駁的墻根下,這是上個世紀80年代社區民警給轄區孤老戶送糧,送煤,送菜用的“雷鋒車”。隔著時光長河,新獎牌和老照片交疊成畫。

今年5月,中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公布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名單,墻子派出所榜上有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這不是偶然的榮光,是從建所第一聲警鈴響起時,就種下的為民初心,在一代代民警的血脈生根、發芽、綻放。

圖片

初心不變 典型引路傳承為民深情


    走進墻子派出所二樓的黨建活動室,墻上展示的民警照片榮譽墻格外醒目,訴說著這只英雄輩出隊伍的故事。“人人都是先進典型,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相互比著為群眾辦好事。”這是墻子隊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典型引領,激發了整個隊伍的奮斗基因,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素質過硬、戰斗力強的公安中堅力量。

60f17fe6159a57dc6bc9db2ee184230a.jpg

圖片

走進墻子派出所二樓的黨建活動室,墻上展示的民警照片榮譽墻格外醒目,訴說著這只英雄輩出隊伍的故事。“人人都是先進典型,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相互比著為群眾辦好事。”這是墻子隊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典型引領,激發了整個隊伍的奮斗基因,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素質過硬、戰斗力強的公安中堅力量。

八十年代,墻子派出所的社區民警和班里的同事捐款購置了一輛三輪車,接送患病的殘疾老人看病,為轄區孤老戶送物資。如果說“雷鋒車”是墻子人用腳步丈量民心的起點,那么九十年代的“連群信箱”就是把“民有所呼”寫進了日常。當時金東里社區民警在管片車棚處掛了一個鐵皮信箱,承諾“當天開箱,當日回應。”從此,這成了社區民警的“第二辦公室”,一封封拆,一件件辦,不敞亮的車棚卻照見了警民魚水深情。

圖片

2025年,退休民警——天津市勞動模范李國平的社區里,居民仍念叨著“國平當年幫咱們修防盜門,找工作,現在樓下遛彎兒看到新來穿警服的年輕警官,心里就踏實。”如今,薪火相傳的誓言,寫在“95后”新警的行動里,“連群信箱”換成了“基礎警務平臺”“社區通”,群眾在群里的問題“秒回應”。一代代墻子民警的奉獻,在時間的沉淀凝結成“民安為本,奉獻為榮”的墻子精神,在時間的洗禮中綻放榮光。

圖片

黨建引領  基層融合共治煥發新“楓”景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楓橋經驗”,在新時代有了更生動的注腳。近年來,墻子派出所堅持黨建引領,探索建立“三心”群眾工作法,打造基層治理新“楓”景。

圖片

織密平安防護網,讓群眾安心。依托“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模式,整合社會面視頻圖像信息、物聯感知設備等資源,推動“智能安防小區”建設。依靠“社區通”建立收集社情民意,發動群防群治等場景,讓群眾找民警從“面對面”到“鍵對鍵”,用“警察常在”換群眾“安心常在”。架起矛盾化解橋,讓群眾舒心。強化“三所聯動”和“三室聯建”,推動社區民警立足本警格風險要素,就近解決矛盾糾紛類警情,用小事快辦贏群眾“舒心一笑”。搭建服務連心橋,讓群眾“暖心”。當煥玉里社區民警接到警務平臺為殘疾老人辦理社保卡相關證件的任務推送,民警連同居委會多次往返檔案部門查找資料,完善檔案,幫助老人辦理戶口本,順利拿到社保卡。今年以來,已累計開展上門服務60余項,用“服務升溫”換群眾“暖心長留”。

圖片

針對轄區老舊非物業小區多、人口密度高、老齡化等特點,墻子派出所與網格員、公益律師、“王串場好街坊”志愿者、保安等力量建立線上線下社區警務協同團隊,解決樓道堆積雜物、路燈損壞等問題40余件。最讓群眾點贊的,是“驛警隊”的故事——這只由騎手、快遞員組成的“流動哨兵”,在送餐途中反饋一條線索,兩名女青年購買了高度白酒和壁紙刀,民警第一時間趕到酒店,成功勸阻了一起輕生事件,“驛警隊”的舉動挽救了兩條年輕的生命。

固本增效 閉環管理規范守護公平正義 

圖片

在墻子派出所綜合指揮室,智慧大屏實時跳動著轄區警情、人員等數據。2024年中秋夜,值班民警接到一起緊急報警:“患有抑郁癥的女兒離家出走!”綜合指揮室立即啟動協同機制,10分鐘內匯集全局提供的信息線索,最終在市局指揮中心協調下,聯系并成功勸說乘車離津的女孩中途下車,與趕來的家人團聚。從接警到成功處置,再到社區民警跟進回訪,是綜合指揮室的全鏈條支撐。近年來,墻子派出所圍繞“發案少、治安好、群眾滿意”的目標,全面統籌數據支援力量,通過抓牢“五長坐鎮”“三長清零”制度,切實將綜合指揮室打造成支撐社區警務隊和案件辦理隊的指揮部和參謀部,實現從“人海戰術”到“智慧警務”的跨越式提升。

執法辦案的源頭,是風險防范的關口。墻子派出所依托“日清零、周分析、月總結”的工作機制,對警情、案件“兩個全量”執法全要素,開展“七盯一看”式閉環監督管理支撐,形成了由辦案民警、法制員、所領導層層把關的案件審核制度。當警情發生建立協同群后,案管組和所領導進群坐鎮,線上線下齊發聲,對接處警過程中現場證據固定、案件性質甄別偏差等風險隱患進行實時監督提示,通過制度剛性約束實現執法質量的“螺旋上升”。同時,每周選取典型執法案例,復盤開展培訓,建立執法問題熱力圖,系統分析執法數據,挖掘執法工作中的潛在規律與問題趨勢,用精準滴灌式練兵鍛造執法“尖兵連”。

圖片

從“雷鋒車”的吱呀作響,到“社區通”的實時跳動,從“驛警隊”的暖心救援到“日清零”的監督臺賬,變的是工具,不變的是信仰,這座老所正以科技為筆,制度為墨,用文明規范在新時代續寫“人民滿意”的公安答卷。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