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國西南某地,一群青少年在教練吳勇(化名)的帶領下開始日常操練。吳勇身材壯實、肌肉線條分明,曾是一名職業泰拳手,在國際賽事中斬獲過多項榮譽。如今,他在家鄉開設了一家拳館,用專業技能幫助家鄉的孩子。這一幕仿佛電影《八角籠中》的現實版……
與影片主人公相似,吳勇也有一段不愿回首的過往。在軍天湖監獄服刑期間,他曾多次因暴力行為成為民警的重點關注對象。因沖動觸犯法律而入獄后,這位曾將拳擊視為人生重心的職業拳手,經歷了從擂臺上的勝利者到失去自由的服刑人員的身份轉變。悔恨、羞愧、迷茫、焦慮交織,這些復雜情緒的積累加上他曾經的職業身份,讓他在別人眼中成為“暴躁易怒”的人。
他多次違反監規在監舍內違規“鍛煉身體”;入獄半年間,他兩次打架,被列為“高危分子”。面對這顆“不定時炸彈”,誰來承擔“拆彈”重任?又能否成功化解危機?軍天湖監獄的民警化身“排爆手”,展開了一場特殊的改造行動……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