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百色市田陽區:說理有地方?解紛有門路
時間:2025-07-18 17:53來源:平安廣西網責任編輯: 李鴿

說理有地方 解紛有門路

百色市田陽區“四維驅動”推進三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


日前,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陽區綜治中心,隨著廣東某建筑安裝工程公司與田陽某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代表在人民調解協議書上簽字,一起歷時4年、涉及3000多萬元工程款的合同糾紛,經綜治中心調解員周繁茂訴前調解,最終得到解決。這起糾紛的成功化解,正是田陽區深化城區、鄉鎮、村三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打造群眾“說理地”、解紛“終點站”的生動縮影。

今年以來,田陽區以三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為抓手,通過“場所重構、機制創新、流程優化、文化浸潤”四維驅動,實現綜治中心從“矛盾中轉站”向“治理樞紐”的轉型升級,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提質增效。截至目前,田陽區共排查矛盾糾紛1293件,化解1096件,化解率84.8%;無命案發生,未出現重大刑事案件和個人極端案事件,群眾安全感與政法隊伍執法滿意度顯著提升。

場所集成化重構,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田陽區綜治中心選址在交通便利的城區主干道上,整合信訪接訪中心場所資源,實現“多中心”合一的功能,規范設置引導受理區、多元化解區、指揮調度區等辦公區域,讓群眾化解糾紛“最多跑一地”。

10個鄉鎮因地制宜整合場地資源,建成高質量的綜治中心。162個村(社區)統一設置接待區,打造群眾接訪、綜治視聯網、矛盾糾紛調解等功能室。群眾遇到矛盾糾紛時,不再需要往返多個部門,而是在一個集成化的空間內就能獲得專業化、全流程服務。

機制協同化創新,構建多元解紛體系。田陽區綜治中心建立“1+N”聯調機制,高效化解矛盾糾紛。“1”是建立輪值指揮長制度,每日一名指揮長當值,負責統籌各部門資源。“N”是建立聯動化處置機制,政法、信訪、人社、住建等23名職能部門工作人員采取常駐、輪駐等方式入駐綜治中心;建立調解專家庫,在庫專家39名;建立心理咨詢師庫,在庫咨詢師42名。轄區的10個鄉鎮綜治中心均由政法委員擔任主任,平安法治辦干部常駐開展工作。引入第三方機構開展“法律+心理”雙干預調解,復雜案件推行“一案一專家”包案化解。

今年高考前夕,田陽區綜治中心接到一起在校生矛盾糾紛事件,當值指揮長迅速調度教育部門、學校及心理咨詢師、人民調解員聯合介入,快速調解并達成協議,確保兩名面臨高考的學生放下心理包袱,安心走入考場。

同時,田陽區培育“兵良說理工作室”“忠錄工作室”等特色品牌,探索個性化、專業化的調解模式。其中頭塘鎮的“人民調解員兵良個人工作室”成功調解轄區企業拖欠群眾芒果地流轉承包金糾紛,讓群眾全額收到被拖欠的2900余萬元,贏得一致贊譽。

流程智慧化升級,實現全周期管理。田陽區三級綜治中心將“廣西社會治理信息平臺、綜治視聯網、雪亮工程”合一,實現矛盾糾紛網上監督、網上指揮調度,提升了矛盾糾紛排查發現和多元化解質效。城區、鄉鎮兩級綜治中心開發運用“矛盾糾紛碼上辦”小程序,將綜治中心的二維碼公示在各級綜治中心的場所標識牌上和宣傳資料中,讓群眾不出門也可以反映訴求,線上訴求受理率達100%。

文化浸潤式普法,激發全民參與活力。通過多元化立體宣傳,推動綜治中心從“后臺”走向“前臺”。田陽區創新“民俗+法治”宣傳模式,依托花炮節、歌圩等開展普法活動86場次,大大提升群眾對綜治中心的知曉率。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推送“有矛盾找綜治中心”宣傳視頻,制作“調解故事”短視頻,播放量超1.5萬次。評選“平安家庭”“最美調解員”等典型,推動“有矛盾找綜治中心”成為群眾共識,增強群眾認同感,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廣西法治日報)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