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三色”警務繪就北疆和諧新畫卷
時間:2025-05-07 15:55來源:平安興安盟責任編輯: 陳言

五月的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積雪尚未消融。在這片北疆邊陲土地上,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邊境管理大隊伊爾施邊境派出所民警、護邊員以及“雪城義警”的隊員們早已整裝出發。巡邏車穿梭于街巷之間,警務工作站的紅藍警燈與游客服務中心飄揚的國旗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獨特的平安圖景。這支由“警察藍”“義警紅”“生態綠”三色力量編織的隊伍,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楓橋經驗為筆,在平安建設、民生服務、生態守護的長卷上,繪就出新時代邊疆治理的壯美篇章。

圖片

忠誠守護,警察“藍”筑牢平安防線

“群眾平安無小事,警徽閃耀映初心。”這是伊爾施邊境派出所全體民警的信念。五一假期來臨,阿爾山景區也迎來了旅游高峰,日均游客量突破萬人。對此,派出所創新推出“五快機制”,即涉旅警情快處、失物尋找快辦、消費糾紛快調、緊急救助快達、安全隱患快排。移動警務工作站化身“景區服務驛站”,民警們不僅要處理警情,還兼職“導游”和“調解員”工作。

今年3月,游客王女士在游覽時不慎將裝有護照、銀行卡的背包遺失,焦急萬分她向民警進行了求助。民警迅速調取監控視頻,發現背包是被一名游客誤拿。通過逐戶走訪周邊民宿,僅用3小時便尋回失物。這樣的故事在派出所屢見不鮮。近5年,民警累計幫助群眾找回失物658件,收到感謝信43封。

圖片

反詐宣傳是派出所的另一項硬核任務。民警深入社區,將反詐課堂搬進民宿、商戶。他們用方言講解“刷單返利”“冒充公檢法”等騙局,手把手教老人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

今年3月,一位七旬老人接到“孫子車禍需轉賬”的詐騙電話,正欲匯款時被民警及時攔截。事后,老人握著民警的手連聲道謝:“要不是你們及時趕到和天天宣傳,我這養老錢就沒了!”據統計,派出所近3年破獲電詐案件18起,挽回經濟損失160余萬元,轄區電詐發案率同比下降65%。

多元共治,義警“紅”織密和諧網絡

在伊爾施鎮鴻旭小區,退休老黨員張玉紅是家喻戶曉的“明星調解員”。五一前夕,群眾李先生與陳先生因門前菜園地界問題爭執不下,沖突一觸即發。民警到場后,張玉紅緊隨其后。她搬來小板凳,招呼兩人坐下,從“遠親不如近鄰”的老話聊到《民法典》的相鄰權條款,又提起兩家孩子曾是同桌的往事。兩小時后,李先生主動退讓半米地界,陳先生則承諾幫忙修繕籬笆。一場劍拔弩張的糾紛,在張玉紅和民警的“溫情戰術”下化為鄰里佳話。

張玉紅的故事,是“雪城義警”的縮影。這支由退休黨員、網格員、商戶店主組成的隊伍,憑借“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成為社區矛盾的“解壓閥”。義警隊員老趙是一家五金店的老板,平日里熱心助人。一次,他發現樓上住戶因漏水問題與樓下的鄰居激烈爭吵,立即聯系民警并參與調解工作。從檢查水管到分攤維修費用,老趙用“生意人的精明”算了一筆賬,最終促成了雙方和解。他常說:“街坊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能幫一把是一把。”6年來,義警隊伍累計調處矛盾糾紛1500余起,化解重大社會矛盾38起,調解成功率高達98.8%,15面錦旗掛滿了派出所的榮譽墻。

圖片

更令人稱道的是,義警隊伍還是風險隱患的“預警器”。2022年冬天,義警隊員在走訪時,發現一名獨居老人多日未出門,情急之下破門而入,發現老人因突發疾病倒在了地上。民警和醫護人員迅速趕到,因搶救及時,老人轉危為安。這樣的“早發現、早介入”,讓轄區實現了“民轉刑”“刑轉命”案件零發生,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街道”。

攜手同行,生態“綠”守護邊境生靈

阿爾山的夏季草木蔥蘢,游客絡繹不絕,生態保護壓力陡增。派出所聯合解放軍邊防部隊,構建“邊境一線安防圈”,推行“民警+護邊員+義警”的立體管邊模式。護邊員巴特爾是土生土長的蒙古族漢子,精通蒙漢雙語。去年8月,他在巡邏時發現一只狍子幼崽蜷縮在草叢中,腿部有擦傷。他立即聯系民警,將狍子帶回派出所,喂食牛奶并包扎傷口。次日,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趕到,在確認幼崽健康后,眾人驅車至密林深處將其放歸自然。巴特爾說:“這里的每一只動物,都是草原的孩子。”6年來,民警和護邊員累計救助馬鹿、蓑羽鶴等野生動物100余只,放歸直播視頻點擊量超10萬次,網友紛紛點贊:“這才是人與自然最美的相遇!”

圖片

針對邊境采摘、盜挖藥材等行為,伊爾施邊境派出所推出“生態普法套餐”。在檢查站發放《邊境生態保護手冊》,用漫畫形式圖解法律條文;通過短視頻平臺直播“救治受傷蓑羽鶴”“清理草原垃圾”等行動,吸引了上千名網友“云參與”。2023年夏季,一名游客在社交平臺發布“采摘野生芍藥”視頻,護邊員發現后迅速聯系當事人,民警結合《草原法》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該游客不僅刪除了視頻,還主動加入了環保志愿隊。如今,轄區采摘人員同比下降45%,群眾主動報告野生動物受困情況增長60%,北疆草原重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詩意景象。

圖片

榮譽與傳承,三色力量照亮北疆“楓”情

寒來暑往,這支扎根邊疆的隊伍用實干鑄就榮譽。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一級公安派出所、集體二等功2次、三等功8次……榮譽墻上,16枚獎牌熠熠生輝。然而,比獎牌更珍貴的是百姓的口碑。轄區民宿老板劉大姐說:“五一假期到了,這生意從現在開始就忙活起來了,不過有他們在,我們夜里睡覺都很踏實。”游客李先生則在留言簿上寫道:“這里的警察不僅維護秩序,更傳遞溫暖。”

圖片

夜幕降臨,警務工作站的警燈依舊明亮。民警、護邊員與義警的身影融于星光之下,他們用“警察藍”守護平安,用“義警紅”凝聚人心,用“生態綠”滋潤家園。在這片被“三色力量”浸潤的土地上,北疆的和諧新畫卷正由他們一筆一畫、細細描摹……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