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接待、糾紛調解、法律咨詢、公證服務、訴調對接……走進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綜治中心,明亮的大廳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張清晰展現中心功能布局的平面圖,兩側有序擺放著入駐單位的值班表、辦事指南等展板,窗口工作人員正在電腦前熟練地操作綜治信息平臺,墻面上“讓群眾訴求最多跑一地”的標語異常醒目。
進一扇門,解百家難。近年來,蚌埠市將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作為深化平安建設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常抓不懈,在2021年通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國家標準驗收后,堅持自我加壓,持續提檔升級,致力于將綜治中心打造成為矛盾糾紛的“終點站”、社會治理的“指揮部”、社會平安的“守護者”。
群眾訴求“一站式”受理
辦事不知道去哪、辦一件事要多地跑、辦事程序繁瑣……隨著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的順利推進,曾經這些困擾群眾的難題已經迎刃而解,“有事就找綜治中心”已逐漸成為蚌埠老百姓的共識。
“沒想到只用了一天就解決了我的心結,最終的結果我們雙方都很滿意。”4月15日,固鎮縣石湖鄉劉元村村民李某在接受回訪時表示。
4月14日,李某帶著滿腹的委屈和憤懣,向村“一站式”矛調中心反映,稱自己準備在老宅基地建房,鄰居劉某卻以侵占自家宅基地為由多番阻攔。糾紛迅速被流轉給石湖鄉黨委委員薛兆坤和劉元村黨組織書記黃楠楠辦理。薛兆坤、黃楠楠趕至現場后,發現李某家的老宅已經坍塌,無法確定宅基地界限。次日,薛兆坤、黃楠楠前往鄉自然資源所查閱原始資料,并聯合鄉經管站、城鄉建設規劃所負責人以及村兩委干部共同到現場,找到了原始老宅基地界限,促使雙方握手言和。
該糾紛從受理到辦結,僅用時一天。這得益于固鎮縣率先實施的“四個當天”制度,即矛盾糾紛和信訪事項當天受理、當天交辦、當天辦理、當天回訪。該制度落實率超90%,目前已在全市推廣。
近年來,蚌埠市各縣區、鄉鎮(街道)因地制宜推動綜治中心、群眾來訪接待中心、訴訟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融合發展,建設集調解、信訪、仲裁、訴訟、法律援助、困難幫扶、司法救助、心理安撫等功能于一體的社會綜合治理平臺。
“蚌埠市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為契機,整合資源、凝聚合力,確保群眾訴求有人辦、依法辦,真正實現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蚌埠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郭家滿告訴記者,目前,蚌埠市依托綜治中心,全覆蓋完成78個鄉鎮(街道)、9個縣(區)和市本級“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信訪超市)建設,初步實現對群眾矛盾糾紛和信訪事項“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
疑難雜癥“專業化”攻堅
“我想咨詢一下有關贍養的法律問題。”2024年11月26日,固鎮縣谷陽鎮河東村村民洪某來到縣綜治中心法律援助窗口,向值班律師詢問道。
洪某兄弟四人因贍養母親一事發生糾紛。因該糾紛產生時間較長、涉及矛盾點較多,且當事人情緒激動,固鎮縣綜治中心立即組織縣法學會首席專家、谷陽鎮相關人員到河東村詳細了解洪某家庭情況,并分別給出兄弟協商、鄉村調解、司法幫助三種遞進方案。后縣綜治中心通過信息平臺及時關注該事項辦理進展,了解到在1個月的期限內未能調解成功,隨即召集縣法學會、法院、公安局、司法局、谷陽鎮相關人員和村居法律顧問,召開研判會,并上門反復做工作,最終于2025年2月9日達成贍養協議。經回訪,兄弟4人對調解結果表示非常滿意。
蚌埠市各級綜治中心按照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路線圖,制定“一站式”解紛流程圖,實行“簡單矛盾現場處理、復雜矛盾中心聯調、疑難矛盾領導包案、調解不成功的引導依法解決”遞進式化解模式,推動村級化解不低于70%、鄉級不低于20%、縣區級不超過10%的工作格局。
同時,明確由綜治中心統籌調度各類解紛力量,向群眾提供“派單、點單、預約、幫辦”四項便民服務。全市共推動190余個調解組織、420余名專兼職調解人員常駐,230余名法律援助和110余名心理服務人員隨駐。
蚌山區綜治中心以優秀矛調員為骨干建設個人品牌調解室,以品牌帶動綜治中心知曉率提升,目前已打造“段鳳寶”“陳西敏”等多個市級個人品牌調解室。“我們還利用‘居民議事亭’‘紅色物業’等方式搭建聯絡網,廣泛發動新鄉賢、網格員、樓棟長、‘五老’人員、平安志愿者等群體熟悉情況的優勢,鼓勵他們參與具體矛盾化解。”蚌山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簡家賢介紹。
社會治理“一張網”調度
“請勝利街道跟進雙方矛盾糾紛化解情況,及時介入調處。”4月17日12時13分,蚌山區綜治中心工作人員萬臻禎通過“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信息平臺,針對一起因裝修糾紛引起的非警務類糾紛警情輸入交辦意見。隨后,蚌山區勝利街道平安辦將該糾紛流轉給社區工作人員崔海群辦理,經其調解,當天下午3時8分,雙方就已達成和解。
這場糾紛快速處置的背后,是蚌埠市強化智慧治理的成果。蚌埠市建設矛盾糾紛調解信息系統,全面取消紙質登記,全流程線上閉環管理矛盾糾紛,并打通公安警情數據,涉矛盾糾紛警情可一鍵流轉至縣鄉綜治中心。同時開通短信提醒和小程序功能,流轉審批從‘以天計時’向‘秒級響應’轉變,平均辦結周期壓縮至10.94天。
綜治中心是基層治理的“前沿陣地”,也是平安建設的“大腦中樞”。
在蚌埠市綜治中心指揮調度大廳內,大屏幕上跳動著各類社會治理的數據和信息。開發家暴聯動處置系統,實現警情流轉、處置、調解、回訪無縫對接,有效預防民轉刑案件發生,2025年已聯動處置家暴警情559起,家暴警情同比下降29.94%。
“我們依托綜治中心信息化平臺,縱向推動各層級綜治中心有序銜接、高效指揮,橫向促進綜治中心與本地區各相關部門聯防聯控、協調一致。”蚌埠市綜治中心主任孫躍介紹,2024年,蚌埠市矛盾糾紛排查量同比增長61.78%,化解率99.37%,刑事警情數同比下降24.14%,命案數同比下降18.18%。全市信訪總量同比下降26.02%,進京訪總量降幅全省第1,法院新收民事一審案件數降幅全省第2。
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的成效,最終體現在基層治理質效上。2021年至2024年,蚌埠市連續獲評“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全國法學會系統先進集體”等四項“國字號”榮譽。
(吳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