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仫佬山鄉編譯“520”平安密碼
時間:2025-05-07 09:29來源:平安廣西網責任編輯: 陳言
仫佬山鄉編譯“520”平安密碼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創新工作法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
2024年1月12日,羅城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開展“520”糾紛化解新平臺調研。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一組充滿溫情的數字“520”,成為平安建設的生動注腳。近年來,該縣創新推出“520”工作法,通過整合5個平臺、融合2項機制、設定“0創”目標,全力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該縣連續兩年獲評“平安廣西建設先進縣(區)”。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扎實推進人民群眾來信來訪接待(服務)中心、12345政府熱線及110警務指揮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綜合治理中心、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5個平臺”建設,實現綜治中心功能集成、服務升級。

龍岸鎮整合縣、鄉、村、屯四級資源,打造集矛盾調處、群眾接待于一體的“一站式”綜治中心。同時,組建由政法委員牽頭,司法行政、公安、法庭、信訪等部門協同的17人專業化調解團隊,形成“一窗受理、全鏈條解決”的高效模式。2023年以來,該鎮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8.6%,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同比分別下降90%、200%,實現命案、群體性事件、進京非訪事件“零發生”。該鎮先后獲評“建設平安廣西先進鄉鎮”“自治區群防群治工作突出集體”。

這是該縣創新推進由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統一調度、監督各部門實施,有效實現矛盾糾紛快速響應、快速處理、快速解決的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的一個縮影。2024年以來,該縣綜治中心受理并處置矛盾糾紛1239件,分流辦理各類非矛盾糾紛事項693件,受理率、調處率和流轉率均達100%。

2024年8月29日,龍岸鎮北源村甘源屯多戶農戶反映,他們養殖的桑蠶疑似因食用農藥污染的桑葉中毒死亡,矛頭指向桉樹種植戶林某某。龍岸鎮綜治中心接報后,啟動“321+N”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機制,聯動司法行政、農業等部門及老黨員、“法律明白人”等力量,經過三級多輪調解,最終促成簽訂賠償協議,化解群體性風險。

“綜治中心迅速啟動‘321+N’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機制,即村(社區)發生矛盾糾紛,需經過村(社區)、鄉(鎮)、縣三級逐級調解,村(社區)調解不少于3次,鄉(鎮)調解不少于2次,縣調解不少于1次;N為糾紛發生地的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經濟能人、“法律明白人”和“三官一律”等人才資源開展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收到良好效果。”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盧永甲介紹,通過該機制,這起糾紛得以圓滿解決,受損失的農戶獲賠1萬多元到100多元不等,雙方握手言和。

該縣將“321+N”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機制和法治警示教育機制融會貫通,運用于矛盾糾紛化解全過程,即在實施調處過程中組織涉事村(社區)“兩委”干部和群眾代表等到警示教育基地開展警示教育活動,增強村屯干部及群眾的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提升化解實效。此外,該縣專門出臺《人民調解員調解矛盾糾紛案件補貼實施方案(試行)》,各鄉鎮依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獎勵補貼措施,參與調解的老黨員、經濟能人、村民小組長等均獲得相應獎勵,充分調動人民調解員的積極性,助力糾紛化解。

除此之外,羅城還以“服務群眾零距離、參與調解零障礙、訴求處理零延遲、民轉刑案件零發生”為“0創”目標,配套出臺《平安建設工作問責實施辦法》,對存在隱患排查、工作推動、履行職責、防范處理不到位行為的相關人員和單位予以通報、約談、掛牌督辦、一票否決、組織處理等,有效治理鄉鎮、部門之間推諉扯皮現象。截至目前,該縣已問責10名開展命案防范治理工作不力的黨員干部,起到震懾一批、警示一片的效果。

“520”不僅是一組數字,更成為仫佬山鄉守護平安和諧的密碼,推動法治羅城、平安羅城建設邁向新高度。

(廣西法治日報)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