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重慶市檢察院第一分院、璧山區檢察院高效履職促萬畝永久基本農田恢復整改
時間:2025-03-26 16:19來源:重慶長安網責任編輯: 陳言


檢察官和市人大代表開展“回頭看”


正值春耕“黃金期”,重慶市璧山區七塘鎮喜觀村的農業基地內,兩臺大型農機在水稻田中來回穿梭,留下一道道平整松軟的地貌。放眼望去,農田內還配備了高科技溫室大棚、遠程噴淋滴灌、無人機飛防……這座智慧農業基地的誕生,正是源于重慶市檢察院第一分院、璧山區檢察院辦理的系列占用耕地種植草皮公益訴訟案。

萬畝農田被占用種植草皮

2023年2月,璧山區檢察院收到線索稱,七塘鎮大面積耕地被用于種植草皮。該院立即組織檢察官進行了實地調查,發現不少園林種植公司在七塘鎮、大興鎮等地承包土地用于種植草皮,共有9個鎮(街)存在不同程度占用耕地種植草皮的情形,種植面積近萬畝。

依據有關規定,永久基本農田應重點用于糧食生產,不能被隨意改變用途,更不能進行“非糧化”“非農化”建設。園林種植企業的行為嚴重損害了國家耕地資源,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在重慶市檢察院第一分院的指導下,璧山區檢察院依法立案,并在厘清土地監管職責后,向區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農業農村部門及相關鄉鎮制發檢察建議、磋商意見書,督促各單位依法履行耕地保護監管職責,做好耕地的退草還耕、恢復基本農田生產條件工作。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統籌協調參與耕地“非糧化”專項整治工作。

解決“復耕難”背后的癥結

違法占用耕地是個例還是普遍問題?對此,重慶市檢察院第一分院成立辦案組,在轄區內開展農田保護專項監督,經摸排核實,轄區共有1.26萬畝基本農田被占用種植草皮。

2024年5月,重慶市檢察院第一分院向重慶市土地監管部門制發了社會治理檢察建議,建議進一步開展全市耕地種草皮行政監管工作,強化源頭治理,加大宣傳教育營造良好耕地保護氛圍。

在跟進監督中,檢察機關又發現,不少耕地普遍存在“案結地荒”的尷尬處境,于是主動聯合行政職能部門,多次協商,嘗試借助外力引進有技術有資質的農企,以企業效益喚醒沉睡的土地。

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推動下,七塘鎮率先通過整治轉產引進一家農業科技公司。該公司計劃以七塘鎮案涉1000余畝草皮地為基礎,打造一座機械化的“農業基地”,用于種植糧食、蔬菜等作物,并在五年內逐步實現生產流程自動化,最終完成基地的“全智慧化”。同時,重慶市土地監管部門協調6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獎勵耕地保護有突出成效的鄉鎮街道。這一耕地保護獎勵激勵政策的出臺,從源頭上減少了耕地種草皮的違法行為。截至2024年底,1.26萬畝農田已全部完成整改。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