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為春游踏青的學生們講解交通知識。
遇到矛盾糾紛不知該找哪個部門、尋求專業法律指導找不到門路、調解糾紛難以匹配專業資源……這些曾困擾群眾的難題,在重慶市梁平區已通過構建“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得到解決。
近年來,梁平區持續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以下簡稱“綜治中心”)建設,以綜治中心為重要工作平臺,立足政法職能,推動各部門依法履職、形成合力,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和協助推動社會治安風險防控等各類工作。
目前,1個區綜治中心已掛牌成立,33個鄉鎮(街道)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正在穩步推進。
整合資源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
群眾有了糾紛,需要一個“說理的地方”。過去,老百姓常常不知道去哪個部門解決,跑來跑去就跑出了“火氣”。如今,走進集平安建設、矛盾糾紛化解、公共法律服務、法治宣傳、網格化服務于一體的綜治中心,實現了“一站式”解決。
“一個中心”如何調動各方資源?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調解?梁平區把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實事來抓,聚焦群眾滿意,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為契機,強力推進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建強矛盾糾紛化解和社會治安防控“主陣地”,全力打造基層高效能治理的“橋頭堡”。
今年2月初,家住雙桂街道大河壩社區居民李先生因鄰里糾紛多次投訴未果,最終找到區綜治中心。工作人員通過“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迅速聯動公安、司法、社區等部門,僅用3天時間就成功調解了這起長達半年的糾紛。李先生感慨地說:“一站就搞定了問題,真是省心又省力!”
據了解,早在2022年,梁平區便開始整合各類資源,打破部門之間的壁壘,依托綜治中心,整合矛盾糾紛調解中心、信訪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等多個部門的資源力量,實現群眾化解矛盾糾紛“只進一扇門、一次辦成事”。
近幾年來,通過這些集多種服務于一體的“一站式”平臺,一批“骨頭案”“釘子案”有效化解,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妥善解決,矛盾糾紛案件實現“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全區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水平全面提升。
截至今年4月21日,梁平區綜治中心已辦結715起矛盾糾紛,化解效率顯著提升。
規范建設創新矛盾糾紛調解機制
梁平區綜治中心以法院、公安、司法、信訪、檢察等核心部門為“常駐基石”,以人社、衛健、住建等民生關聯部門及工會、婦聯等群團組織為“輪駐矩陣”,形成了動態協同架構,確保綜治中心能夠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工作合力,高效處理各類社會矛盾糾紛。
同時,梁平區還在區法院建成了區矛盾糾紛調解中心,推動訴訟服務、公共法律等資源整合,建立“統一登記、全程跟蹤”機制,實現了矛盾糾紛“分級分類化解”。
與區級綜治中心相比,鄉鎮(街道)級綜治中心更注重在群防群治上下功夫,通過積極發動專兼職網格員、樓棟長、“五老”人員、物業人員、志愿者等力量,立足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在社情民意收集、治安巡防、矛盾排查、事件報告、特殊人群服務管理、法律宣傳等方面均發揮重要補充作用。
特別是區綜治中心還與公安110指揮中心平臺無縫對接,形成“網格吹哨、部門報到”的快速響應機制。如梁山街道網格員在巡查中發現一起勞資糾紛隱患,立即通過平臺上報。區綜治中心即可迅速協調勞動監察、司法調解等部門介入,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避免了事態升級。
此外,區綜治中心對辦理程序、進度、結果等進行實時跟蹤、動態掌握,建立提示、催辦、反饋等一整套工作機制,推動相關部門加大化解力度,確保群眾訴求得到妥善解決。
科技賦能提升社會治理精細化水平
綜治中心是服務群眾的窗口、化解矛盾的前沿。在綜治中心建設過程中,梁平積極借助科技手段,推進“互聯網+基層治理”,完善基礎數據,推進信息互通共享、風險及時預警、工作高效運轉。
據悉,梁平區綜治中心已在全市率先建成區、鎮街、村三級視聯網會議系統,設備已接入區三級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實現區、鎮街、村三級視頻調度。與此同時,梁平區還通過“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實現基層社會矛盾態勢“一圖掌控”,為科學、精準決策提供支撐。
前不久,屏錦鎮綜治中心通過平臺數據分析,發現近期可能出現農民工欠薪問題,于是立即組織人員專項排查,提前介入化解了2起潛在矛盾糾紛。“智能化平臺不僅提升了矛盾化解的精準度,還增強了風險防控的前瞻性,快速、高效掌握各項情況,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屏錦鎮綜治中心負責人說道。
今年,梁平區將加速推進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現全域覆蓋,通過提升“網格吹哨、部門報到”的上門服務意識,推動基層治理由被動變主動。
從制度標準到科技應用,從資源整合到隊伍建設,梁平區正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書寫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