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檢察藍”融入綜治中心 巧解“豌豆尖斗氣案”
時間:2025-05-09 12:54來源:四川長安網責任編輯: 陳言

綜治中心多元解紛機制高效運轉,“驛和”工作室成功促成鄰里糾紛實質性化解,彰顯基層治理法理情理相融新氣象。2025年4月18日,一起因豌豆尖引發的刑事糾紛案在四川省隆昌市綜治中心圓滿化解。該案生動展現了隆昌市人民檢察院“驛和”工作室融入綜治中心后,推動基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實效,也是隆昌市檢察院依托綜治中心把矛盾糾紛化解在一線、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的生動縮影。


小事不小,豌豆尖掀起“大波瀾”

“她打傷了我,還不承認,我寧愿不要賠償,也要讓法院判她刑。”林某氣憤地說道。

2024年10月的一個上午,鄒某發現自家種在路邊的豌豆尖被人踩踏,邊清掃邊抱怨,鄰居林某誤認為鄒某口中的辱罵對象是自己,頓覺憤懣,隨即雙方爆發激烈口角。沖突中鄒某之女王某持甩棍從家中沖出擊打林某的左肩,林某遂返回家中取鋤頭反擊,情急之下,鄒某用掃把柄擊打林某頭部,致其左額葉蛛網膜下腔出血構成輕傷二級。原本僅是幾根小小豌豆尖,卻因逞一時口舌之快升級成了刑事案件。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后,將該案移送至隆昌市檢察院審查起訴。

同理共情,“三步疏導法”化解矛盾糾紛

“雙方當事人系鄰居,本應守望相助,但這次糾紛卻使兩家的關系變得劍拔弩張,若僅是簡單地依法起訴,則很可能導致兩家積怨成疾,埋下禍根。”考慮到此,檢察官決定依托“綜治中心”,由“驛和”工作室牽頭,聯合當地派出所、村社干部等相關工作人員組成調解組,以“三步疏導法”從情理法理事理三個方面入手,開展釋法說理工作。

情緒降溫:鄒某解釋“掃把系誤傷”,林某堅持“醫藥費全額自理”,案件當事人各執一詞,情緒激動,互不相讓。檢察官與調解組成員迅速找準“癥結”,分別對兩名當事人做思想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同時通過以案釋法,列舉類似鄰里糾紛案例,闡明輕傷二級可能面臨的法律后果,從法理層面讓鄒某意識到其行為的危害性,給沖突“降溫”,引導雙方理性表達訴求。

利益平衡:找到背后的矛盾癥結,為案件調解奠定了良好基礎。但林某表示需鄒某賠償66000元,才不再追究其責任,而鄒某表示能力有限,只能賠償一萬元,雙方在賠償問題上再次出現了分歧,讓調解工作再起“波瀾”。為確定合理的賠償金額,檢察官和調解組成員以法為據核算出林某醫療費、誤工費、營養費等損失,并向其告知鄒某家庭收入不高的經濟困境,調解工作取得實效。賠償方案確定了,當事人雙方表面上可以達成和解,但心里的梗還在,如何消除隔閡仍然是個問題。

情感共鳴:檢察官在多次走訪調查中了解到,當事人雙方中間還存在一個關鍵人物。原來,二十多年前林某的兒子上小學時,差點被人販子拐走,是鄒某及時發現,出手將其兒子解救下來,沖突發生前,兩家人的關系一直很不錯。這是促成雙方再次坐在一起的契機,檢察官決定以此為突破口。2025年4月9日,“驛和”工作室再次牽頭調解組,以兩家是多年鄰居,感情深厚為基礎,通過拉家常、講案例、析利弊的方式打開雙方“話匣子”,積極引導雙方換位思考,幫助回憶彼此相互扶持、互幫互助的鄰里往事,消除雙方隔閡,解開了心結。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4月10日,經公開聽證,聽證員一致同意檢察機關對鄒某酌定不起訴決定意見。4月11日,鄒某履行了協議,林某出具了諒解書。至此,這場因幾根“豌豆尖”引發的鄰里糾紛得到了妥善化解。

小案大為,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由鄰里糾紛、民間矛盾引發的輕傷害案件數量多,占比重,案雖小但事不小。基層治理關乎民生福祉,若處理不當,極易激化矛盾,影響社會和諧穩定。隆昌市檢察院在辦理輕傷害案件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充分履行檢察職能,避免“一捕了之”“一訴了之”,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實現辦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情緒疏導優于剛性裁判。本案通過多輪“背對背調解”化解對抗情緒,以當事人小孩“被拐”事件為突破口成功促成和解,消除隱患,有效避免了“程序空轉”。據統計,隆昌市檢察院2024年以來辦理鄰里傷害案件9件,通過檢調對接機制成功化解7件。

合成作戰更勝單打獨斗。綜治中心作為基層治理“樞紐站”,整合多方資源,構建“前端預警-中端調解-末端跟蹤”的全鏈條解紛體系,以“方言土話”、同理共情,化解對抗情緒;以類案對比、風險預判,消除互信危機;以多方互動、同向發力,有效破解調解難題。

公開聽證提升司法公信。邀請人大代表、律師等組成聽證團,通過“事實陳述-證據展示-閉門評議”三階段,讓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司法辦案過程中,提升了檢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讓公平正義可見可感。

這起“豌豆尖糾紛”的圓滿化解,彰顯了基層治理體系從“單兵作戰”向“合成作戰”的轉型升級。隆昌市通過綜治中心統籌協調、檢察機關專業支撐、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真正實現“案結事了人和”的治理目標,為新時代“楓橋經驗”注入法治新內涵。

(羅英紅、王雪)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