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雪域蒼穹下的檢察印記
時間:2025-09-02 11:16來源:檢察日報要聞版責任編輯: 安羽

布達拉宮,這座神圣的宮殿跨越千年,依然矗立在西藏拉薩的紅山之巔。

8月21日上午,布達拉宮廣場,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率中央代表團到西藏出席慶祝活動,在黨和國家歷史上是第一次,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視、對西藏各族干部群眾的親切關懷。

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璀璨星河中,60年仿如彈指一瞬;但對于生活在西藏的各族人民而言,這60年,承載著刻骨銘心的巨變,是不可磨滅的偉大歷程。


今年6月,拉薩市檢察院檢察干警在八廓古城實地辦案。

聽黨話、跟黨走

——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證

2009年3月26日,西藏民主改革的見證者熱地在《人民日報》撰文提到:“我是從舊西藏過來的人,我個人和家庭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證”“吃不飽、穿不暖,過著饑寒交迫、暗無天日的悲慘生活”。

1959年,西藏實行民主改革,徹底廢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權。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成立,全面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自此,西藏社會制度實現了歷史性跨越,西藏民主改革取得了偉大成果,西藏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西藏各族人民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西藏滄桑巨變的背后,有一抹“中國紅”凝聚的強大力量貫穿始終。60年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西藏發展進步、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證。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選舉產生了西藏自治區自治機關及其領導人。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發來祝賀電報,鼓勵勤勞勇敢的西藏各族人民“進一步發展和鞏固各民族的團結,保衛祖國的邊疆,建設繁榮幸福的社會主義的新西藏”。

此次會議上,最高人民檢察院西藏分院被宣布撤銷,成立了西藏自治區檢察院。人民檢察制度在西藏開啟新篇章。

“批捕的案件,必須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這些質樸的辦案要求,是當時西藏自治區檢察院第一任檢察長楊忠文提出的。彼時,雪域高原第一代檢察人工作重心鮮明:堅決打擊分裂國家、破壞統一的反革命活動。據統計,1965年,西藏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犯罪分子近470人,其中涉及反革命罪357人,其他刑事犯罪113人。

西藏工作座談會是中央專門研究和謀劃西藏工作的一種有效形式。

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1980年3月,中央召開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提出“要發展西藏經濟”。西藏實現了工作重心的轉移。

時任西藏自治區檢察院檢察長的江村羅布提出,“把檢察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保衛自治區現代化建設上來。”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查辦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案件,成為西藏檢察機關的重要新課題。

1999年初,中共中央作出《關于進一步加強政法干部隊伍建設的決定》。隨后,中央政法委向全國政法機關發出《關于開展爭創人民滿意政法干警(單位)活動的通知》。在最高檢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基層檢察院建設的意見》后,西藏檢察機關結合實際,積極組織開展爭創“五好”基層檢察院活動,有61個基層檢察院首批進入“五好”建設序列。

自此,西藏檢察機關開啟了一場更加注重依法規范履職,更加注重提升業務能力的“長跑接力賽”——

2004年,開展人民監督員制度試點工作,加強對檢察辦案的外部監督;

2005年,開展“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專項活動,強化檢察官辦案責任制落實;

2006年,設立國家檢察官學院西藏分院,檢察業務培訓邁出關鍵一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被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緊跟中央部署,落實最高檢黨組要求,人員分類管理、司法責任制、檢察官員額制等改革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

2023年以來,認真落實新一屆最高檢黨組提出的“三個善于”司法理念,持續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這一新時代新征程檢察履職辦案的基本價值追求,成為西藏檢察人員的履職自覺;

…………

不以山海為遠,唯將法治為念。回望60年崢嶸歲月,西藏檢察機關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從民主改革的星火中誕生,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成長,于新時代的浪潮里壯大。每一次工作重心的調整與深化,都緊扣國家大局與西藏實際,鐫刻下鮮明的烙印。

平安西藏

——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

緊鄰318國道的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因每年三四月間漫山桃花盛開,被稱為西藏“桃花第一村”。

今年6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嘎拉村全體村民回信:“希望你們在黨的興邊富民好政策引領下,切實維護好民族團結,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字里行間飽含著習近平總書記對西藏人民的深切關懷。

這封如春風化雨般的回信,成為巴宜區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磅礴動力:100余家市(區)直單位以黨員“雙報到”、共建共駐形式,構建了“人人入網、事事入格、一網運行”治理新格局,實現將矛盾糾紛調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層。

“2024年9月,我們村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我代表全村群眾到北京參會,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我授牌,這讓全村人都倍感自豪。”嘎拉村黨支部書記邊巴說,村民們一定會呵護好民族團結之花。

西藏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除藏族外,還有漢族、回族、門巴族、珞巴族、納西族等多個民族。目前,有近50個民族在此生活。

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對于這片雪域高原來說,處理好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是關系祖國統一、邊疆鞏固、社會穩定的大事。

2001年,中央召開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將西藏的穩定與發展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明確提出“促進西藏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此后不久,西藏自治區檢察院研究制定《關于服務西藏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意見》,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打擊、預防、監督、保護等職能作用,為西藏長治久安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2006年,青藏鐵路全線通車,西藏徹底告別沒有鐵路的日子。中外游人可以一路坐著火車,翻越巍巍昆侖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越過楚瑪爾河、沱沱河,在可可西里與“高原精靈”藏羚羊結伴而行,在羌塘高原上與錯那湖邂逅。

青藏鐵路剛建成不久,西藏自治區鐵路沿線檢察機關共派出200余名檢察人員參加護路活動。2006年至2007年,檢察機關依法批準逮捕破壞鐵路運營、偷搶鐵路器材的犯罪嫌疑人67人,提起公訴48人。

隨著平安西藏建設的成效逐漸顯現,時間很快來到2008年,全世界人民都在期待著北京奧運會的到來。西藏自治區檢察院黨組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并先后抽調300余名檢察人員下沉重點地段執行值勤任務,參與維護穩定工作。

“央宗”在藏語中寓意美好。在西藏自治區檢察院采訪期間,記者現場觀摩了“央宗熱線”辦理群眾訴求的過程。其運行原理充分彰顯出:來訪群眾像是“考官”,反映訴求就是“考題”,群眾滿意就是“答案”。

西藏地域遼闊,高寒缺氧,如何更好回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治需求?2023年以來,西藏自治區檢察院改變過去信訪熱線由各地各級檢察院單獨設立的狀況,升級改造為由西藏自治區檢察院歸口管理,采用“全時接聽、統一派單、精準答復”的全新服務模式,達到“百姓想找檢察院,撥打12309就不愁”的效果,被認為是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典型范例。

2024年9月初,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應勇在深入西藏三級檢察機關調研時,對“央宗熱線”給予肯定,并叮囑“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把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作為西藏檢察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切實履行好拱衛祖國西南邊陲的政治責任、法治責任、檢察責任”。

“央宗熱線”高效化解矛盾,已逐漸成為預防社會風險、消弭不穩定因素的“前哨站”,正不斷夯實平安西藏的根基。

六十載櫛風沐雨,雪域高原檢察人以點亮雪域高原公平正義之火的努力,書寫著踐行“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生動注腳。他們的辦案足跡遍布高山峽谷、草原牧場,他們的身影與高原的藍天白云融為一體,切實轉化為守護高原和諧安定的法治力量。

因地制宜

——推動高質量發展

回望過去,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實踐,譜寫了西藏人民從翻身解放到當家作主的歷史鴻篇。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高度部署和謀劃西藏工作,確立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帶領西藏各族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征程上奮力前行。

從作出“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重要指示,到出席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再到前往西藏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并進行考察,特別是率中央代表團出席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并對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作出重要指示……每逢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都親自把舵定向,“謀長久之策,行固本之舉”的戰略思維貫穿其中。

西藏的高質量發展,既體現在事關全局戰略部署的宏大敘事上,亦有具體而微的民生關切與執著堅守。

這是一個守護歷史文化名街的故事——

行走在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八廓街,不僅可以看到獨具特色的藏式建筑,還可以沉浸式感受西藏古老文化的魅力。

1949年出生在西藏拉薩的旺久多吉,見證了數次對八廓街的翻新和改造。“一直以來,八廓街的改造堅持老城區的整體街巷不能改變,具有較高歷史價值的傳統建筑的外觀風貌不能改變。”

拉薩市檢察院發現,位于八廓街的多家店鋪外觀破壞古城風貌,兩座古建大院未經審批擅自改變使用用途,于是向有關部門制發檢察建議督促整改。有關部門組織專家論證,積極完成修繕。

此外,該院還聚焦古建保護開展調研,向拉薩市人大常委會提交有關立法建議。目前,這一建議已作為備選建議正在被研究。

這是一個跨越30余年初心未改的故事——

一個月前,應勇檢察長與5位最高檢選派的第十一批援藏和第六批援青干部座談。他勉勵大家:“對口支援西藏和青海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大家作為新一批援藏援青干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與當地干部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充分運用法治力量服務保障西藏、青海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1994年召開的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作出了全國支援西藏的重大戰略決策。從1995年開始,承擔對口援藏的17個省市、17家中央企業、70余家中央和國家機關,先后選派十一批次萬余名干部人才進藏工作。

最高檢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主動將檢察對口援藏融入中央對口援藏戰略,特別是新一屆黨組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精準援藏、系統援藏、長期援藏,全面提升西藏檢察機關“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能力水平。

檢察機關對口援藏工作的重點是業務,根本是隊伍,關鍵是基層。自1999年起,最高檢連續16年組織全國檢察教育培訓講師團進藏巡講,緊盯司法辦案的難點、痛點、堵點,創新形成“培訓+指導”模式,推動辦案難題在一線解決。

在最高檢的統籌安排下,全國檢察機關牢固樹立“一盤棋”意識,選派1000余名業務骨干赴西藏開展“傳幫帶”工作。至今,檢察機關對口援藏工作走過了31年的崢嶸歲月。

令人欣慰的是,新時代的西藏檢察工作,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最高檢黨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檢察機關的共同推動下,迎難而上、奮起直追,實現一個又一個的新突破:以民事檢察為突破口,找準制約發展的瓶頸,從最基礎、最薄弱的地方抓起,堅持“在監督中學習,在學習中監督”,堅持建強隊伍與提升辦案質效同步推進,不但迅速摘掉了薄弱的帽子,也夯實了“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根基;無人機取證、大數據輔助辦案不再是新鮮事,科技手段有效破解辦案難題;檢察隊伍專業素質顯著提升,全國模范檢察官、個人一等功、全國優秀公訴人等相繼涌現……

這是一個守護雪域高原生態的故事——

當前,“十四五”規劃收官在即,“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西藏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與黨中央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部署緊密相連。

在念青唐古拉山與喜馬拉雅山交界處的波密,針對嘎朗湖大量放生魚種打破生態平衡的情形,波密縣檢察院督促相關行政部門規范放生活動,保護當地魚類資源的多樣性,在帕隆藏布增殖放流魚苗45萬尾;

在地處雅魯藏布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墨脫,當發現養殖戶養殖外來物種意蜂,可能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危害時,墨脫縣檢察院依法履職,及時消除外來蜂種入侵帶來的生態安全隱患;

…………

從守護生物多樣性到保護珍稀動植物,從督促整治礦山污染到督促治理城鄉垃圾……近年來,西藏檢察機關督促修復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土地行政公益訴訟案等20多個案例,被最高檢評為典型案例。這些蘊含高質效辦案理念的案例,折射出一代代西藏檢察人守護雪域高原的執著努力。

六十載滄桑巨變,這段鐫刻于世界屋脊上的奇跡,是我國發展成就的一個生動縮影,展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六十載光陰流轉,不變的是那一抹檢察藍對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堅如磐石的捍衛,是雪域高原之上以公平正義為墨書寫的檢察承諾,更是新征程上續寫雪域蒼穹新傳奇的不變初心與檢察實踐。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