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他們,在法治陽光下走向新生
時間:2025-08-19 08:07來源:遼寧長安網責任編輯: 李鴿

“我鄰居家孩子好像就是社區矯正對象,他還能找工作嗎?”在遼寧省北鎮市“十字街”廣場,檢察院、司法局組成的宣傳隊被群眾圍住。“當然能!”北鎮市司法局工作人員一邊遞上宣傳冊,一邊指著“就業幫扶”板塊解釋:“您看,咱們還幫他們找工作、學技能呢。”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施行五周年,遼寧省司法廳以此為契機,統籌部署開展社區矯正法宣傳系列活動,通過“廣覆蓋、多維度、深融合”的宣傳模式,推動社區矯正從“小眾認知”向“大眾認同”跨越,營造社會支持理解的良好氛圍。


盤錦市興隆臺區司法局社區矯正執法大隊與各司法所開展社區矯正法普法活動

機制賦能

凝聚法治“同心圓”

“檢察官講的案例讓我后背發涼,再不敢碰法律紅線!”在莊河市司法局與市人民檢察院聯合開展的警示教育會上,社區矯正對象張某坦言。這場以“預防再犯罪”為主題的宣講,是遼寧省司法廳推動“檢+矯”聯動機制的典型實踐。

遼寧省司法廳創新構建三大協同機制:依托“聯合檢查”機制,強化社區矯正對象法律意識。依托“刑事執行一體化”機制,推動“監+矯”融合。遼陽市司法局邀請監獄民警分別赴燈塔市、宏偉區、弓長嶺區社區矯正中心為140名社區矯正對象開展巡回授課,授課著重強調社區矯正的嚴肅性和規范性。依托“統籌推進五項工作”機制,推動“戒+矯”契合。義縣司法局邀請錦州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民警為轄區內近百名社區矯正對象開展禁毒宣傳教育,告誡社區矯正對象要時刻保持警惕,堅決抵制毒品誘惑。

“過去各部門單打獨斗,現在通過機制聯動形成了1+1>2的效應。”遼寧省司法廳社區矯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多元普法

打通宣傳“最后一公里”

“社區矯正對象應當遵守哪些規定?A.按時報到B.未經批準不得離開居住地C.以上都是……”營口市司法局微信公眾號的社區矯正法線上知識競答正在火熱進行。市民李小姐盯著手機屏幕,飛快點擊:“我已經答到第18題了。”據統計,這場線上競答吸引了3000余人參與,在全市掀起社區矯正法宣傳熱潮。

“要讓法律從紙上走進心里,必須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在遼沈大地,社區矯正法的普法熱潮撲面而來。在盤山縣“口袋公園”,印有社區矯正標語的環保手提袋成為居民“新時尚”;鞍山市鐵東區司法局推出的社區矯正紀實宣傳片《同行》《回歸》,觀看量近萬次。

網友紛紛留言:“原來社區矯正工作者這么不容易,為他們點贊!”

“我們構建‘三位一體’普法宣傳矩陣,通過‘五進’‘零距離’向群眾普及法律常識。通過‘線上+普法’宣傳模式,讓普法宣傳更接地氣、更具吸引力。通過系列‘特色主題’形式,多措并舉,推進宣傳活動走深走實。”遼寧省司法廳社區矯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剛柔并濟

警示與溫情的雙重奏

“高墻內的生活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自由的珍貴。”參觀完盤錦監獄的社區矯正對象陳某在心得體會上寫道。這場由司法行政機關與監獄聯合開展的警示教育活動,讓社矯對象親身了解監獄管理和罪犯生活,深刻體會違法犯罪將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

“就因為一次違規外出,現在要回監獄服刑兩年……”在開原市司法局集體教育會上,被撤銷緩刑的社區矯正對象王某哽咽的講述讓現場鴉雀無聲。“用身邊案例敲警鐘,比單純說教更震撼。”開原市司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在彰顯法律剛性的同時,精準幫扶教育同樣不可或缺。建平縣司法局聯合縣人社局舉辦“春暖遼沈興業護航”專場招聘會,精準對接社區矯正對象就業需求,邀請12家本地企業提供物流、家政等80余個崗位。社區矯正機構及司法所工作人員現場指導簡歷填寫和面試技巧,50余名社區矯正對象參與現場招聘。本次活動為社矯對象順利融入社會起到橋梁紐帶作用。

從高墻內的警示教育,到街頭巷尾的普法宣傳,再到融媒體里的互動傳播,遼寧司法行政系統讓尋常百了解了“社區矯正”這個曾經陌生的詞匯,厚植潤心矯行土壤。“我們要讓法治陽光照亮每一個社區矯正對象的回歸之路,也讓全社會明白:幫助他們改過自新,就是守護我們共同的平安。”遼寧省司法廳社區矯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說。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